《人生》

在学习强国上看电影,学习娱乐两不误,还节省了几十元的视频会员费用,唯一不够完美的,就是无法拉动内需,在经济要发展的眼下,不能给国家经济增长做贡献了。

还是第一次看《人生》。以前只是听说,里面有一句巧珍的话:你家的母猪生了12只小猪,被母猪压死了一只,还剩11只。给一个文艺青年汇报关于母猪的事情,大概是想突出不同文化水准的人,没有共同语言。

人这一生,到底该忠诚于爱情,还是忠诚于梦想?

高中毕业的高加林,是一个有文学梦的人,在本村做了三年代课老师,被大队书记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儿子顶替,成了刨地挣工分的社员。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巧珍,一个大字不识的漂亮女孩,一直都爱慕有知识的人,所以,对加林倾慕已久,因为自知和代课老师的加林差距过大,所以,不敢表白,直到加林成了社员,和巧珍平起平坐的地位,才开始接近、表白。

有些心高气傲的高加林,不愿意和文盲巧珍结合,所以,不冷不热。巧珍一度陷入痛苦之中。

但,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高加林,思来想去,感觉自己出头之日遥遥无期,而且,巧珍父亲不同意这门婚事,似乎为了和巧珍父亲对着干,证明如若两人结合,非但自己不是高攀,倒反是巧珍高攀自己,所以,高加林故意在巧珍父亲面前,骑着自行车带着巧珍到城里……

这一次两人同骑一辆自行车,不只是引起了父亲的极大愤怒,而且还引起了整个村子的轰动,他们用行动证明,恋爱了……

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这是巧珍最甜蜜的一段时光。他对高加林的爱无法掩饰,付出多的一方兀自甜蜜着,接受的一方麻木的接受着,但是,隐隐感觉高加林始终无法真正将巧珍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也许,在不甘寂寞心有所想的加林心目中,人从来都不重要,父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在城里,是拥有光鲜的生活,是驰骋在自己喜欢的文学世界里,得到更多人的褒扬……

这样的人生观,也许就注定了恋爱婚姻,只能成为达成他目的的某种跳板。

甜蜜的恋爱没有持续多久,高加林的叔叔军队复原到本地劳动局做局长,善于办事的副局长,主动给高加林安排了工作,自此,离开了农村的高加林,如鱼得水般到了城里,开始了记者生涯。

他高中同学亚萍,在同一个院子的广播站上班,尤其是加林的几篇新闻稿,让亚萍再次心起波澜,她直接否定了高加林和不识字的巧珍结合的观点,她给加林写了信,表白了自高中时对加林就有爱意,并且说,自己父母打算去回老家南京,问高加林是否愿意去更大的城市?

欲望,从来没有止境,高加林,同意了给亚萍一起生活,在一个寒冷冬天的桥头边,巧珍给高加林带来了自己的羊皮褥子,却被高加林狠心的分了手……

谁爱得深,谁受到的伤害就大,巧珍的痛苦如天大。可是,在巧珍心中,被分手的结局也许想过很多遍,同为社员时,平等,到了城里后,巧珍自知配不上加林,但是一直卑微的爱着,甚至为了和加林写信交流,开始跟妹妹学习识字写字。写满了“高加林”三个字的纸片,在寒风里抖着,仿佛是巧珍因爱而破碎的心……

亚萍和高加林好了,让亚萍男友克难的妈妈气急败坏,他检举了高加林的工作是走后门安排的,结果,加林和劳动局副局长都丢了工作,而此时的巧珍,已经和始终爱着她的马栓结婚了。

巧珍,不是嫁给了她爱的人,而是嫁给了爱她的人。

高加林站在村头,这是离开村子去城里时和巧珍分别的地方,如今,回到村里,物是人非,只有高加林自己一个人背着铺盖卷儿,伫立良久……

巧珍,即使嫁给了马栓,心里依然有高加林的位置,不允许姐姐伤害他。

也许,高加林只是代表了有知识的人群,是巧珍对知识的向往。一个有着书生气的干净大男孩,大概都很容易成为那个文化并不普及时代的漂亮女孩的美好初恋吧。

高加林,代表的是有追求有欲望的人,他忠诚于他的理想,即便是和亚平结合后,如果再遇到一个能够提供更高更优越条件的喜欢文学的女孩,他会不会动心?一定会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亚萍呢,明显将克难当作备胎的样子,高加林去了农村,她和门当户对的克难要好,高加林到了城市工作,她又打算嫁给爱情。

巧珍爱得纯粹,马栓爱得执着……

最澄澈最绵长的爱情是德顺叔的,如今他单身几十年,但是始终不忘当年旅店老板的女儿,那个同样也钟情于他、却被父亲硬生生分开、嫁到了天津、几十年再未谋面的初恋女友,爱情,不会因为时间久长而褪色的。

德顺叔的爱情,浓烈而绵长,某种程度上,巧珍,就是德顺叔叔的灵转,灵转的生活,大概就是以后巧珍和马栓的日子……

爱情阴差阳错,但人们依然生活,个中滋味,恐怕只有置身其中的人能够品咂,我想,能够代表此中深意的的,恐怕只能是“天凉好个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