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谁说了算?有的是父母,有的是自己,其实应该是它说了算
最近,很多考生都在忙着准备填报高考志愿的事情,了解大学信息及历年录取分数线,了解专业内容以及未来就业等。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件让人非常纠结的事情,毕竟目前国内大学数量多,专业种类也很多。
一个有高考生的家庭,很多为了填报好高考志愿,简直就是全家总动员,一家人一起上,甚至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人多力量大,人多有人多的好处,可以了解到更加全面的信息,但同时也容易产生意见分歧,最后造成高考填报志愿不知道听谁的?
而目前高考填报志愿中,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完全听父母的
在很多家庭里,父母属于比较强势的那种,在他们眼里,总觉得孩子没有长大,懂得东西太少,阅历不足。平时也习惯了替孩子包办一切,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也是如此。他们希望自己孩子听自己的,包括大学和专业。
比如我们经常见到很多当老师或医生的父母,要么强迫自己学医或学师范,要么阻止孩子学医或学师范。还有的父母,喜欢听别人说哪个专业热门就报哪个,学金融来钱,就报金融,学人工智能有前途就让孩子报人工智能。
这些父母填报志愿时,完全不顾孩子的孩子兴趣爱好,或者听从孩子的意见,全程包办。而很多孩子由于还只是一个高中生,人生阅历确实也不多,在父母的干预下,完全没了主意,最后也只能听从了父母意见。
这种情况容易造成最后出现考生不喜欢报考的大学或专业,到了大学后,会出现一定的低迷甚至厌学情绪。
第二种、完全听自己的
很多考生属于比较独立型性格,上学以来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选择。高考填报志愿也是如此,他们有自己理想的大学,也有自己想学的专业。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完全自己做主,不喜欢被父母安排,甚至觉得父母思想过于传统或落后,根据听不进去意见。
这种类型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毕竟现在中学生平时学业过于繁重,对大学或专业的了解也是来自于网络,对未来的认知也未必会有正确的判断,看待问题有局限性。
第三种、父母与考生一起商量
一般来说,很多考生的志愿填报都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商量,才定下最终的志愿。而父母在志愿填报时,只是起到了助手参谋作用,他们愿意将更多的选择交给孩子。他们也愿意为孩子提供很多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帮助分析利弊。
一般这种类型最后志愿填报会更加理想,最后哪怕是出现问题,也不会出现互相抱怨的情绪。
高考志愿填报确实是一门技术活,而且谁的认识和建议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想要做到完美是很有难度。不管是最后听父母的,还是听自己的,最后还得听高考成绩的。高考成绩高的,怎么都好选;高考成绩越不好的,越难选,也越容易出问题。
不知道,你们高考填报志愿时,主要是听谁的?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