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改善虚弱的身体,小建中汤与补中益气汤,有什么区别呢?
在我们的认知中,小建中汤与补中益气汤,是纯补之剂,都有健脾益气,鼓舞胃气的药物,又有黄芪,桂枝等药物引领胃气滋补全身,面对的都是中焦有虚的局面,都能改善人的形神憔悴,所以都能改善全身虚弱的状态。
那么这两个方的区别又在哪儿呢?
总的来说,因为柴胡,升麻,陈皮的存在,补中益气汤的药势明显是向上升的;而因为重用芍药,小建中汤的药势明显向下沉降,这便是两者最大的区别。为什么呢?
在这两个方中,补中益气汤有黄芪,小建中汤有桂枝。
黄芪和桂枝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它们的药力都能向上走,向外走,都能使胃气外达于肌部,都能补皮部的卫气,都有助于宣散肺气,当然,它们也有差别,黄芪补气敛疮的力量要强一些,而桂枝助阳通络的力量要强一些。
补中益气汤中有三员大将:升麻,柴胡,陈皮。李东垣自己是这样解释这三味药的: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上升,能补卫气之散结,而实表也;有缓带脉之缩急。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
而小建中汤中重用白芍,白芍主从心下到大小肠,膀胱肃降,有很强的降下之力,能够解除腹部虚满,在改善便秘时,经常使用这个药,既能柔肝止痛,解除腹满,又不伤正气。
应用上的区别
虽然两者都能补益全身,但补中益气汤主升,擅长改善面色萎黄,自汗恶风,内脏下垂,它还有一个特长,就是改善内伤发热,因为这个方子可以升举清阳,透表泻热(在柴胡不再煎的情况下);小建中汤主降,所以擅长改善虚劳里急,痉挛腹痛,由于其药势向下沉降,所以常被用来改善胃以下肠道系统的疾病。
另外,在临床上,判断虚劳患者属于补中益气汤,还是小建中汤,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腹诊,补中益气汤证倾向于腹肌松弛,而小建中汤证倾向于腹肌紧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