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英国之行6:博物馆
一、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有一个硕大的中国馆。里边的展品从史前到现代,不同时期和朝代,琳琅满目,件件精品!如果把这个展厅移到中国,估计没几个博物馆能与之媲美。这里也是中国人最多参观的地方之一。我相信,很多中国人参观时都会想:英国人抢了我们多少好东西啊!
可是,我以为,英国人干了一件好事,这些东西如果留在中国,很可能大多都已经消失了!文革时期,多少好东西被砸烂,烧毁!五十年代,彭真一声令下,北京城墙就没了!本来北京全城都可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况且,英国人从中国“拿”走这些东西的时候,靠武力抢的少,更多是中国人不要,人家捡走,或者中国人开个可怜的价钱,人家高高兴兴地付款买走的。
这一组展品,是河南农民无意间在地下发现的。发现者以为他们撞到了邪气,恨不得赶紧把这些东西清走!附近的英国人知道了,赶来一看,双方不用谈,一方愿意给,一方愿意要,一组国宝就这样丢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地球上的宝贝是地球人共有的。“国家”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相当长时间以后才出现的一个组织形式。很多唐朝的瑰宝,在我们国家早已消失殆尽,在日本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能是一件坏事吗?
二、奴隶博物馆
英国任何城市都有博物馆,大城市有大博物馆,而且数量多,小城市博物馆小一点,就连几千人的小镇子也有博物馆。利物浦位居英国西海岸,面向大西洋,是靠国际贸易和海运发达起来的英国第四大城市,博物馆自然不会少。其中最著名的是海事博物馆,馆内有个常设分馆——奴隶博物馆。
这个展览是根据Ray Costello博士写的书《Black Salt》以及他为写书而作的大量研究而创办。Costello 查阅和搜集了大量资料,采访了很多相关人士,甚至收集了一些实物,使这个展览的内容非常丰富和有说服力。
展览主要关于过去500年间,非洲黑人特别是西非大西洋沿岸一带的黑人,为英国海运事业、海上霸权事业以及两次世界大战都做出巨大贡献,但他们从没得到相应回报和认可,实际上长期处于奴隶的地位。
这张画很有名,我在伦敦国家美术馆见过,这里展出了复制件。这张画生动体现了英国人和非洲黑奴之间的关系,而且和水相关。
Costella的调查显示,西非黑人很早就熟悉海上谋生,比英国人还早。这使得英国人从都铎王朝时代就开始招募非洲黑人从事海上运输,再后来让他们参加英国海军和战争。
这张画也很有名。右边第二个是黑人。他受到主人的宠爱,被带上白人社交场合露了下脸。但在旁边的主人面前,仍然是下人的样子。
我特意讲到奴隶博物馆,是想说,英国人对检讨曾经在历史上犯下的罪恶十分坦诚。他们甚至出书、办展览,告诉今天的英国人以及络绎不绝来参观的外国人,他们在历史上做过什么。这让我想到德国人在检讨屠杀犹太人的罪恶时,也不遗余力,在德国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二战纪念馆和大屠杀纪念馆。他们常常做的很张扬,特别强调是旅游者必看的一景。
西方人本主义的核心是人权。他们在这条路上走到了极端,开始在移民问题上吃到苦头,已经有人在反省。但反省自己做过的错事总是好事,说明了一个国家发达之后会有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