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张际才:画山水无需笔笔讲来历,处处讲师承
(以下文字整理自张际才中国写意山水画训练营第1–5期教学现场,图片为张际才作品)
一、什么是中国画的“雅”和“俗”?
真正的好作品,难在雅俗共赏。
所谓“雅”,郑玄《周礼注》中说“雅,正也。”在古代文人画论中有“五雅”之说:高雅,典雅,隽雅,和雅,大雅。“雅”追求的是古朴天真,天人合一,无法而有法,意境神恬气静,韵味无穷。
所谓“俗”,通常是指“匠气”“俗气”,是“雅”的反面。清邹一桂《小山画谱》中,有“画忌六气”之说,一曰俗气,也叫庸俗气;二曰匠气,也叫江湖气;三曰火气,笔墨剑拔弩张,着色艳丽;四曰草气,就是草率气,笔墨漂浮,粗而不精;五曰闺阁气,笔墨软弱无力;六曰蹴黑气,即污胀气,不讲画理,远近不分,层次不明。
人们对“雅”和“俗”的理解是随时代变化的,当代我们理解的“雅”,就是作品要有书卷气,有格调品质,有思想和审美穿透力,有正大气象和时代气息;现在的“俗”,就是媚俗,画家没有自已的个性风格,艺术主张,审美追求,随波逐流,市场喜欢什么就画什么,流行什么就画什么,作品充斥江湖气、酸腐气、铜臭气,画面甜俗陈旧,千篇一律,意境空洞,格调低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俗”,仅指“庸俗”,而非“世俗”“通俗”。生活的精华就是诗,一些生活的、民间的、乡俚的、民族的看似平常,实有“大雅”。齐白石刚出道时,为什么不被当时的文人画家所接受,就是因为说他“俗”,没有文化,把萝卜白菜入画;实则他的作品非常接地气,非常淳朴,他的画都是对生活自然而然地流露,给当时的画坛带来了一股清风,一扫清代以来仿古摹古的陈旧之风,最后得到大家普遍的承认,到后来,他的作品由“俗”变成“雅”了。所以“雅”和“俗”是相对的,在审美上有“大俗则大雅”的说法,真正的好作品,难在雅俗共赏。
二、学中国山水画为什么要多读书?
中国山水画实则是中国文学、哲学、智慧在绘画上的美学体现,以画寓情、以画言志、以画载“道”,所以潘天寿说:“中国画的基础是哲学”,提倡画家多读书,特别是文学、哲学方面的书,这是有道理的。
先说山水画的基础--笔墨。笔墨不单是媒介技法,还有它自身的格调,这个格调就体现在画家的艺术修养上,为什么同样的勾、皴、擦、点、染,同样的破墨、积墨、泼墨,有的人画出来就混沌不分,轻飘泛力,而有的人画出来则笔墨灵动,形神兼备?这就是画家艺术修养的不同,而修养来自于对笔墨的理解,对画理的认识,这些都是要读书的。
再说气韵。前人都视气韵为至高境界,清方薰《山静居画论》中说:“气韵生动为第一义”。黄宾虹在《古画微》中载:“气韵生动,全关笔墨。”中国画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标准都体现在气韵之中,而要气韵生动,功夫在画外,“诵古今之书,睹古人之迹”“精神所到,气韵以生,本于规矩准绳之中,超乎形状迹象之外”“夫理法人于笔墨,气韵出于精神”。正如程大利先生所说:“气韵生动不是谈画的,而是谈人的”。不读书,何立人?
再说意境。山水画特别讲究诗情画意,情景交融,“意”是画家的思想情感、审美诉求,而“境”是画面的物象构成。没有“意”,何来“境”?画什么?表达什么?如何表达?这其实是最考验画家的,为什么行画商品画不耐看?没有艺术价值?就是因为行画甜俗、没有思想、没有审美追求,千遍一律;而艺术水平高的作品,不仅意境美,思想格调也高,引人遐想和思考。
现代画家不仅要读传统文化经典,同时也要读现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方面的书,要跟上时代步伐,思想观念不能陈旧,审美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农耕时代。
三、画画无需笔笔讲来历,处处讲师承。
绘画是情感的表达,技法是为情感服务的,世上技法千变万化,开放包容,融通中外,灵活运用才是王道。
拿山水画中最重要的皴法为例,古典山水已经形成了一套以芥子园画谱为核心的完整体系,加上近现代大家的实践,皴法创新几无可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山水画创作的推陈出新,这就需要我们不拘成法,灵活运用;创作切忌按步就班,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笔笔讲来历,处处讲师承,那画出来的东西必然是死山假山,概念化,呆板无趣,更不必说风格个性了。
正如张大千所说,画山最重皴法,古人有种种名称,只不过就其所见的山水而体会出来的。应该用哪一种皴法传出,那所见的形状如何,遂名叫作某某皴,并非勉强非用此皴法不可。所以我的意思,山水皴法不必拘泥,只要看适于某一种,就用某一种皴法。
何海霞也曾说,对待外来的东西,不能闭关自守。没有借鉴,作品难于提高。不能只以为传统就是祖传秘方,如果有这种想法,这将阻碍你的艺术之路向前拓展。在我的绘画中,油画、水彩、水粉技法我统统都吸收,我是老传统的“叛徒”。当然,我不是完全否定优秀传统,我在老传统的路子上走了几十年,到后来为什么我在技法上中西兼收呢?因为艺术是发展的,笔墨当随时代。
四、看画气韵第一
如何欣赏一幅中国画?古人有六个方法。
我们常说,看画要“远观其势,近取其质”,所谓“势”,就是气势、气韵,所谓“质”,就是技巧功夫,表现方法。这句话源自宋代郭熙画论《林泉高致》,原文是:“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说的是画家观察真山真水的一种方法,要求画家深入观察大自然,抓住山水的主要特征(势),这种中国文人画家独特的对自然的观照方式,后来逐步成为欣赏中国山水画的一种重要审美依据。
元代学者汤垕(hòu)的《画论》,是一部系统提出绘画鉴赏方法的著作,如何欣赏、读懂一幅画?他提出了“六法”:“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傅染,然后形似,此六法也“。六法可以说是对“远观其势,近取其质”作了具体的阐述,看画气韵第一,然后才是笔墨、章法,最后才是形似,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所说“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汤垕《画论》所说“先观天真,次观笔意,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之”,看画、观画的最高境界,是观者已经不在意画家创作用了什么技巧,用了什么方法,只被画面整体呈现出的那种天然之意境、意趣、气韵所感染,沉浸其中而忘乎所以。
当然,作为创作者,可不能只取其“势”,不取其“质”,没有“质”,则“势”难成矣。这是另话。
今人观画,则看人第一,身份第一,头衔第一,如是友人、领导、“名人”之作,按“六法”观画,虽明知惨不忍睹,却也拍手称赞,甚至脸不红心不跳赞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云云;观者如确实属于不懂画的,尚可理解,如属于艺术界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权威人士,则危矣。
文字整理/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