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今年“双十一”最大折扣商品
要想继续在医疗器械,尤其是高值耗材领域获得高额收益,最好的出路就是自主创新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刘雨辰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即将到来,国人都在摩拳擦掌希望在购物狂欢节买到折扣商品,而就在此时,医疗领域传来重磅消息,今年打折力度最大的商品似乎已经提前诞生了,它就是心脏支架。
11月5日,首次国家级医疗器械集采结果公布:共计10款冠脉支架产品中标,涉及8家企业。蓝帆医疗旗下吉威的心脏支架EXCROSSAL从之前的省标1.35万直接降价了96%,报出了469元的价格,拔得头筹;外企的美敦力也不示弱,将手里的Resolute Integrity从之前的1.9万降价97%,报出648元的超低价。
根据最终中标结果,中选产品中位价只有700元,均价从1.3万降到700元,降价幅度之大让人瞠目结舌。上市公司层面,微创医疗中选两个产品,合计拿到接近1/4的采购量;乐普医疗一个产品中标,拿到11.2%的采购量;蓝帆的吉威拿到9.4%的采购量,而信立泰未在中选之列。
《每日财报》注意到,消息一经传出,医疗器械公司的股价应声大跌,港股微创医疗盘中一度大跌逾9%,A股乐普医疗亦急跌7%。事实上,早在今年10月16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就发布了《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资本先知先觉,从那之后,相关公司的股价就进入下跌通道中。
1
自开展带量采购以来,很多药品已经进入采购名单,但很多人不明白冠脉支架为什么会成为国家启动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后进行的首个品种。这里面其实有众多的因素,但本质上还要从带量采购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的急迫性上寻找答案。
目前全国耗材带量试点方案涉及 17 个品种,主要归属于心血管类、骨科类、眼科类、补片类、手术耗材类、其他类耗材等。由于产品规格众多、分类不清、组套复杂、部分需手术跟台服务、缺乏一致性标准等问题,使得耗材难以像药品一样大规模复制化开展带量采购,因此只能有选择的进行带量采购。
需求量大,控费需求比较迫切的品种是首选,心脏支架为什么是首个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对象主要就是基于这一因素。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达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人数超过1000万。
公开资料还显示,当前国内冠心病介入治疗约92万例/年,平均每位患者置入支架1.46个。也就是说,大概只有1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相当一部分病人,没能及时进行治疗,而价格高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开数据显示,国产冠脉支架品牌价格在7500元-18500元,进口品牌价格11400元-23300元,而同代支架在巴西只要2183元,美国患者则需要支付6403元-18507元,2020年3月,印度政府甚至规定药物洗脱支架天花板价,将其调整为756元。
综合比较下来,心脏支架在中国是非常昂贵的,中国庞大的患者群体迫切需要国家进行控费。心血管类耗材是控费的第一主战场,当前参与心血管耗材带量采购的试点品种主要为介入球囊、起搏器、冠脉支架,参与省份数量(含四川7省联盟)分别为14、3、2,随着全国冠脉支架集采的推进,心血管类产品耗材集采的参与度会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有一定的国产化率也是带量采购的一个前提,原因也不复杂,国产产品少、国化率很低的品种由于议价权基本由海外企业把持,比较难以推行耗材带量采购,即便执行带量采购,国产企业也缺乏足够的产品进行进口替代。而当国产化率达到一定程度,不仅价格容易谈,本土企业也可以在进入采购名单后迅速抢占市场,推动国内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临床使用成熟也是带量采购的一个重要基础,如果有能力开展相关手术的医生很少,需要企业进行学术推广,那么这就比较难以开展耗材的带量采购。最后,和配套设备容易形成较强粘性的耗材是不容易开展带量采购的,因为如果粘性较强,那么更换耗材会带来较大的重置成本,相当于无形中形成了壁垒。
明白了以上这些问题,大家对于后期参与集采的耗材品种就会有一个初步的判断了,投资者也可以提前规避一下相关的上市公司。
2
此次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的降价不仅压缩了渠道利益,拟中标产品的价格也远低于之前的出厂价格,价格降幅丝毫不比仿制药带量采购温和,同时外资企业也没有立即放弃这块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的业务。
经过此次不分组、价格主导的冠脉支架带量采购,国家降低高值耗材价格的决心已经非常明显,客观的来说,市场不应对后续其他高值耗材产品的降幅抱有太高预期。那么相关企业还有出路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如果带量采购价格降幅过大而量的增加有限,那么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压力。但目前我国高值耗材除了冠脉支架、骨科创伤类、人工硬脑(脊)膜等少数品种,其他产品的国产化率不高,过去中国高值耗材有80%依赖进口,最近几年有了明显改善,但进口份额仍然占据60%以上的比重。而带量采购往往约定70%的采购量,如果分给3家企业,那么每家企业量在20%以上,而很多高值耗材产品国产龙头市占率往往在10%以内,中选则大概率带来较大的量。
中国心脏支架市场市占率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24%的乐普医疗、23%的微创医疗和20%的吉威医疗,经过这一轮集采之后,冠状支架领域只会剩下几个头部企业了。带量采购给中小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风险,但对于研发创新能力强的头部企业可能是扩大市场的机会。
其次,参考4+7药品带量采购,由于终端价格的下降,终端使用率提升较多,品种总销量提升45%,其中带量采购入选品种量提升225%。高值耗材降价以后,国产中选企业的量提升空间极大,同时中选以后,厂商入院工作、货款结算、规模化成本下降等利好因素较多,耗材带量采购对厂商的影响大体可以看成“低降价中选>高降价中选>不中选,即便大幅降价,但中选是最好的结果,不中选反而是噩梦。
带量采购模式下渠道价值被压缩,而生产商的生存空间则与产品竞争格局息息相关。要想继续在医疗器械,尤其是高值耗材领域获得高额收益,最好的出路就是自主创新。技术含量高、参与者有限的产品无论定价模式是否改变,都能享受局部蓝海市场。
从现实角度出发,在带量采购的大背景下,降价已经是大势所趋,相关企业的利润空间势必会被压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终归还要有企业从事这一领域,而且必然是赚钱的,这一点应该也是可以肯定的。
投资者在配置相关标的时候要抓住两条主线,首先便是综合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这些企业有望“以量代价”抢占市场;其次,备选标的公司的产品最好是国产化率低而且同质化竞争较弱、更换难度高的品种,这种公司可以尽可能的延缓受到带量采购的影响。最后提醒一下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些前期被错杀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