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目的是“寻找自己”,育儿中有一种“通透”是接纳孩子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她发现女儿不但不肯开口说话,并且不爱与人交流,起初她和老公只是觉得女儿性格内向,于是给她报了早教班,希望能多跟人接触。然而一切并没有改变。小姑娘快两岁了,依然只是和父母沟通。虽然也有人偶尔跟她提起过:“去检查一下,别是自闭症。”

闺蜜一直不愿意相信,直到一年前,来北京检查的评估报告出炉,她才真正必须面对:女儿可能是自闭症p(谱)系。那天她打来电话哭诉,一半是因为心疼女儿,一半则是自责。她说:“什么我就那么不愿意承认,内心是不是隐隐觉得她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很丢人?”

育儿中的通透:接纳孩子

从那时起,闺蜜开始带着孩子去参加训练课程,也加入了好几个自闭症谱系的互助群。现在女儿已经三岁了,虽然说话有点“奇怪”,但是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能像正常孩子一样交流,而且顺利地进入了幼儿园

前段时间,我们又见面了,她对我说:“这一年以来,感觉自己活得通透了,也接纳了孩子不同,自闭p系只是神经多y(样)性,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帮助,她有自己的人生,不用瞎操心。”

闺蜜的一席话,我让想起了私信里@我的粉丝,有一位妈妈总是在问我各种问题,有时候是女儿总喜欢男孩游戏怎么办?有时候是女儿不肯上她给报的兴趣班怎么办,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她的焦虑以及对女儿的不认同。有一天我对她说:“你的所有焦虑,都来自一个理想孩子的模板,用这个形象去套自家女儿,就会觉得哪里也不对。因此有问题的并不是孩子,而是我们大人。

正如著名主持人倪萍在短片《活得通透》中所说,成熟的标志就是看到更大的世界,也懂得接受复杂性。

其实为人父母又何尝不是一次通向成熟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成为父母就意味着学习着去全然接受一个或几个不同的灵魂。与其说,父母的修行就是接受孩子是个平凡的人,不如说做父母的修行就是接受孩子作为凡人的复杂性,他们可能性格敏感沉默,也可能充满活力动个没完。既有可能展现人性最光辉无私的一面,也可能为了研究冷酷无情地肢解虫子。

“接纳孩子”就是接纳童年的自己

一位朋友对我说,她当妈妈这几年,完成了和童年的和解,也原谅了自己的母亲。原来,她的母亲是中学教师,从小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但要求她的学习成绩,甚至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要去改造。因此,她一面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无法让母亲满意;一面也如是要求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她带女儿去参加一个活动,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提前跟孩子约定好规则。但没想到,整个活动中女儿都在不断把自己的卡子从头发上拽下来。回家的路上,她终于抑制不住怒火,训斥女儿:“根本没有教养!”女儿哭着拍着车窗要找爸爸。平静下来,这位朋友才发现,她就是在重复妈妈对她的教育。

我的心理咨询师对我说,如果我们没有接纳“内在的小孩”,那个内心的孩子就没办法长大,他们无法承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没有被接纳。

而作为父母去接纳孩子,是我们接纳自己接受世界复杂性,并且走向成熟的契机。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做自己”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会说,难道接纳孩子就意味着对他们不正确的举止视而不见,跟溺爱孩子有什么区别,我们会不会把他们惯坏?其实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了。接纳孩子并不是说他们做什么都是对的,而是基于对复杂性的认同,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比如我带哥哥第一次去上足球课时,看到很多男孩子在场上争抢一个足球,他吓得哇哇大哭,闹着要我抱。当时已经三四岁的大男孩,在别人眼中一定很怂

我虽然有点生气,但是站在他的角度上想,可能是担心自己上场后抢不到球,可能是害怕这种“争抢”的局面,又或者他干脆不喜欢这种运动。

后面的训练中,他依然总是会被吓哭,他对我说:“妈妈我真的不喜欢抢球。”结果是无论家人如何鼓励,我都暂时叫停了足球课。并不是每个男生都应该喜欢球类运动,他有权选择自己的兴趣

我们总问孩子,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反问:为什么我要成为别人,我难道不能成为自己吗?

在人文主义心理学中,成为自己是一个人可以实现的最高价值。因此,允许孩子成为自己也是最好的教育。成为自己有两层含义:

1、 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儿

2、 孩子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我们想让他成为的人。

美国有位女科学家,直到81岁时才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站在领奖台上,她说:“我是一朵秋天的雏菊,我相信,并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开放。”生命如同一粒粒种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节奏,这就要求爸爸妈妈们能尊重孩子的内在自我,去发现他们的特点,给予爱和引导,帮助他们成为“自己”。

枕边育儿寄语:

有人说活得通透是学会独立思考不盲从,有人说活得通透是回归赤诚初心,但是对于养育孩子的父母来说,能够从心里认同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就是成熟和通透的表现。

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