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胜丨在保安寺听梵音
每次来中卫,高庙保安寺是必不可少的去处,还未踏入院内,就能听见悠悠的梵音。我喜欢那种声音。当生命迷茫无助的时候,你会极力去寻觅思绪沉淀的地方。当你走近香烟飘渺禅音飞扬的清静之地时,顿感心境豁达清新,所有的纷繁芜杂都会忘却在风尘里。
高庙保安寺的正门在东,门楣的上面镶嵌着“高庙保安寺”的鎏金大字。门前是一条繁华的街道。拾级而登,大门永远为每一位到此的客人敞开,但是站在门外想窥见院内的一草半木,那绝对是不能的。一堵佛法高墙挡住了所有,也许佛门清净,怕世俗惊扰了神灵静养吧。绕过佛墙,还要穿过参天古木自然形成的天然树洞,浓密的树叶遮光挡阳,即使炎热的夏天,走在里面也会有丝丝凉意,通道的两边,古玩佛珠和各种工艺品将原本幽暗的树洞,装饰的五光十色。慢慢的走,细细的品味,别有一番情致。
穿过树洞,保安寺赫然现于眼前,寺院坐北朝南,保安寺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寺庙,寺院砖雕牌坊上有一副对联“儒释道之度我度他皆从这里、天地人之自造自化尽在此间”阐述的很清楚。里面供奉着佛道儒三教的偶像,五百罗汉,形态各异,出神入化,栩栩如生,各路神仙佛祖济济一堂,为艺术奇葩。十八层地狱,鬼哭狼嚎,惊心动魄,是全国四大地狱之一。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600多年,保安寺几经风雨,几经重建。后来把瑶池金母和十二仙女之像供於最顶之层,所以谓之“高庙”。
保安寺是择日开放,我每次来都是红漆大门紧闭,但每次都要驻足观望香烟缠绕的古刹,我与佛只是一门之隔,我始终没有勇气叩响那紧闭的佛门。害怕无意间的闯入,打扰了仙女们的一帘幽梦,但冥冥之中我能感觉到她们的温情善目,正在注视着每一位来去匆匆的善男信女。大概来这里的人们都想接受灵慧之光的洗礼,要不怎么所有来这里的人都这样慢条斯理呢?
保安寺正面对着佛光阁,里面陈列着各种姿态未开光的佛像,工艺精湛堪称一绝。要抵达佛光阁,需穿过石门登上一座三孔拱形石桥。这座桥与别的桥不同。拱形很高,没有台阶,桥面溜光圆滑,通过此桥必须扶住桥栏小心翼翼慢上慢下。也许这座桥是按佛的旨意而造。提醒虔诚的香客,做人不要张扬,做事不能莽撞,凡事三思而行。桥下碧水潺潺,这股细水从何而来,又流往何处,我无从知晓,也不去探究。
佛光阁两边是长长的回廊,回廊里到处是悠闲的人,有唱戏的,有打牌的,有低眉静坐的,有谈情说爱的……穿过回廊,又上亭台,花香鸟语,目染耳濡。抬眼望那水中巨石堆砌的假山,悠然度日,无意春秋,是你看风景,还是风景看你,你都会为它的厚重而赞叹不已。真可谓:九曲回廊间素面不识各有各的心思;亭台楼阁中清雅脱俗谁有谁的空间。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平凡的过客,平凡的在佛前只是一粒尘埃,无需让谁记起你来过。过客是风,风过无痕,不能像山水那般真实,但人情百态,尽在其中。
西边是德林书院,二层楼阁,典藏经文,诗书六艺,彰显文化韵味。
黄河卵石铺就各种图案的石径,将高庙里各个地方紧密地联在一起,所有的道路都有一个向心力,那就是保安寺。走在禅意的石径上,生命里仿佛承载着空灵的记忆,这里的一切都被梵音冲洗了无数次,所以院子里的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都被人们抚摸过。生命的始终,一路向前,不能回头,没有一个季节可以丢弃,没有一段往事可以忘记。
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古旧的高墙下,仰望古刹的勾心斗角,错落有致,慨叹能工巧匠的雕梁画栋,鬼斧神工。我想在风景中寻觅故事,始终未能如愿,暮色中的高庙,逐渐归于宁静,显示那种与世无争的高雅。踏出高庙的门槛,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遗憾,正是这种遗憾,才有一种尘世的守望。离别的脚步越走越远,但是禅意梵音如云烟萦绕在身边此起彼伏,三日不绝……
作 者 简 介
张成胜,业余文学爱好者,1973年1月生于宁夏南部山区小镇。高中阶段开始发表作品,高中毕业后在家种地,但始终没有放弃写作,主要热衷于抒情诗歌和抒情散文创作,抒情诗《相逢的季节》刊登在《中国当代情诗精选》里面。2006年海原县兴仁镇姚岗小学聘用为代课教师,作品散见于《宁夏教育》《固原日报》等刊物。2012年姚岗小学被废弃,依旧回家务农,由于出版费用过高,多年创作的诗集《追梦人》至今未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