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状最惨帝师,惨状被杜牧写进诗里,苏轼殿试题目就是他的名字
河湟
作者: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这个是杜牧的著名诗歌《河湟》。其中第三句最出名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说一句题外话,我曾经看过一张照片,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沦陷区进行日化教育的时候,就有人在街头贴这句诗的小字报,告诉百姓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宗。本文的主人公是这首诗的第二局第一段 “旋见衣冠就东市”,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晁错。
帝师晁错
晁错作为老师是非常优秀的,他的学生就是同样大名鼎鼎的汉景帝刘启。古代尊师重教,认为天地君亲师是最尊贵的人,被称为五尊。每个人都要对这五个人下跪表示敬意。古代作为皇帝的老师更是享有非常高的待遇和礼遇。有无数的特殊待遇和礼遇。
成为帝师的人 “见官大三级”,就算是皇帝、太后也对帝师客客气气的。基本上无论犯了多大的错误都不会被杀,清朝末年翁同龢出了那么大的昏招,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并且直接参与了戊戌变法。就算是这样,也没有被杀,就是罢官了事。以杀大臣著称的朱元璋,那么爱杀人,也罕见的放过了帝师宋濂,而是流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对帝师的礼遇。
但是同样是帝师的晁错则不是,他死的惨,死的悲,死的冤。
晁错死得惨
晁错死得惨。晁错他是被汉景帝杀掉的,并且是当街腰斩。所谓“旋见衣冠就东市”的意思就是描写晁错的死状。这种待遇不要说帝师,连普通的大臣都不如。这个是晁错非常悲惨的地方,连基本的礼遇都没有。
要有一个小科普,在汉代尤其是西汉,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现在的董事长和下面的雇员,彼此之间还是平等和客气的。大臣需要向皇帝长跪行礼,皇帝也需要向大臣长跪行礼。彼此之间有尊卑,但是还是大致平等。皇帝杀大臣,本身就很罕见,而直接像晁错这种拖出去腰斩更是极为罕见。
当时的模式是,皇帝要杀大臣,皇帝会对大臣有一个暗示,大臣自杀,然后皇帝派使臣送去礼物和一定的钱安葬。大臣和皇帝保留彼此的面子和尊严。如果这个大臣不懂事,不自杀,皇帝会认真地对大臣说:做人要有礼貌,我非常有礼貌的对先生,希望先生一定要非常礼貌地对我。要是大臣还是不自杀,皇帝会用一个绝招,会派使臣去大臣家去吊孝和哭丧,到这个程度大臣也就再也不好意思不自杀了。皇帝派大臣去哭丧还不自杀的例子我还没有听说过。
但是大名鼎鼎的晁错连基本的面子和尊严都没有,连给晁错自杀的待遇都没有,穿着朝服,直接被拉出去当街腰斩。这种死法,在整个汉初的文臣中,几乎是特例。按照当时的礼法看,可以说死状非常惨,因为就算是最差的文臣,至少不会当街腰斩,总要有一个遮挡物,不要让老百姓看到。
晁错死得悲
晁错不但死得惨,死得还悲。晁错有优秀老师一个最大的通病,就是“善为人谋不善为己谋”。晁错一生对自己的学生汉景帝刘启忠心耿耿,对自己的学生奉献了自己所有的才华和心智,没有丝毫的私心。一心想让自己的学生成就一番了不起的霸业。他把学生刘启的成功当成自己的成功。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削藩。但是晁错为了自己的学生汉景帝刘启的政权的稳固,几乎是力排众议,坚持削藩。在这个过程中晁错几乎遭遇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晁错的父亲从家乡跑到晁错家,苦苦哀求晁错不要做得罪人削藩的事情。晁错坚决不同意,最后晁错的父亲对晁错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倒是安稳了,但是咱们晁家有灭门之祸,回到家乡就立刻服毒自杀了。但是就算是这样也没有打消晁错削藩的决心。晁错作为大臣,作为老师对汉景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赤胆忠心。但是他就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处境已经很危险了。
但是晁错的所有的赤胆忠心全部喂了狗。汉景帝对晁错可是一点点也没有温情。汉景帝刘启并没有像电视剧里面有一段温情的告别,而是把晁错骗出去杀掉的。晁错以为是开会,所以还穿着商朝的衣服和帽子,所以才有“旋见衣冠就东市”这个说法。
并且真的被晁错的父亲说对了,汉景帝对晁错绝情的是不仅仅杀了晁错一个人,而是把晁错家满门抄斩。就算是需要杀晁错安抚反叛的七国,晁错作为一个多年悉心教导汉景帝刘启的老师,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真的佩服汉景帝刘启怎么能够下得了这种手,就算是下决心要杀,难道不可以给一点礼遇吗?让晁错自杀,至少没有必要杀晁错一家吧。晁错的忠心和勤奋换来的是欺骗和背叛。为晁错的遭遇感到可悲,可能真的是无情最是帝王家,帝王无情起来真的可怕。
晁错死得冤
晁错不但死得惨、死得悲还死得冤,这是晁错之死最大的标签。晁错没有判断错,并且晁错的死没有任何价值,纯正的死的白死。晁错没有判断错,七国的确是早已经做好了造反的准备,削藩不削藩七国都会造反。更为可悲的是汉景帝刘启把晁错杀掉以后并没有平息七国的反叛,晁错的死对于平息叛乱没有任何帮助。但是作为汉初最为杰出的政治家晁错的生命却没了。
晁错的冤案不仅是后世,就算是当时也被认为是一个大冤案。晁错的被冤杀和贾谊的早死,被认为是汉初的两大憾事。他俩都有王佐之才,但是都死的一点价值都没有。但是相比较而言,晁错更为遗憾。毕竟贾谊算是自然死亡而晁错是被自己的学生所杀。
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大臣,晁错都是一个很大的悲剧。因为自己其实的政治主张都被实现了,但是都和他没有什么关系,而自己的死却没有什么价值。后代无数的文人都对晁错的死进行过评价。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苏东坡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殿试的论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晁错论》,苏东坡因为这篇文章考上了进士。因为文章太长,在这最后一段的这句话非常有意味。
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
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想要建立伟大的功绩就不要顾及更多的后果。而无论是晁错还是我们大家,都很难奋顾身,不顾一切的去做一件事,都会有犹豫,这让本来可以成功的事情最终走向了失败。
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但是人却重复一个又一个历史,重复一个又一个悲剧。苏轼说晁错是悲剧,但是对于苏轼来说,他的人生不也是悲剧吗?自己一生的政治抱负都化为乌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成为空谈。但是看看历史还是可以避免一些错误的。
最后,希望所有的老师能够好好善待自己,也希望被老师好好照顾的学生,不要像汉景帝一样,良心喂了狗。明人不说暗话,你都看完了,麻烦点个赞,要是加一个关注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