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这部纪录片比《我在故宫修文物》更好看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电影派
Vol.1024

说起雪,派爷总是第一时间想到故宫。

鎏瓦红墙,尚未枯黄的翠竹,窸窸窣窣扑下来白色的雪。

景致错落,意境宁静而悠远。

婊婊们爱故宫的雪,当然不止爱它的美。

更多的是来自于中国人和故宫之间天然的联系。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故宫也变成了紫禁城。

这座古老的宫城里,根植着我们和这个国家、民族与历史之间的血缘关系。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总喜欢看故宫纪录片的原因。

我们看《我在故宫修文物》:

看的是中国人本性里的甘于寂寞的长久守护;

是几千年中传承而来,又在渐渐消亡的工匠精神。

我们看《故宫》:

是在看这座曾经辉煌的古城背后承载的兴亡苦难和岁月变迁下的历久弥新。

每一面的故宫,都让人动情。

派爷今天要带婊婊们看的故宫来自于这——

《故宫100》

一共100集,每集只有5分钟,节奏明快但气韵十足。

豆瓣9.3,和《我在故宫修文物》打成平手。

区别在哪儿?

《故宫100》的重点不在于具象的形,而在神韵。

通过每一个小物件,一座门楼,一幅画来展现故宫和皇权历史、天地自然之间的联系。

建筑的本质是界定生命活动的空间,正如杯子的意义是虚空的部分;

而建筑物最重要的,正是没有建筑的部分。

简单的日晷,背后却是皇权的代表和新旧的更迭。

1669年,康熙15岁,朝政大权被鳌拜掌握。

人们只知康熙生擒鳌拜,不知此前曲折。

清朝是近现代碰撞交替的时期。

鳌拜作为守旧派支持传统历法,而康熙则代表西洋计时方式。

借着传统历法频频出错,康熙邀鳌拜用不同历法来计算日影的长度。

最终传统历法果然出错,康熙大胜。

听起来闲得蛋疼的事,实际上是康熙巩固政权的方式。

因为古代只有国家的统治者才有授时权利。

有一集介绍午门前皇上专用的御道。

除了皇帝之外只有4个人一辈子能走一次——

一次是皇后大婚之时,婚轿仪仗从中间的门进入,预示着阴阳相合,子孙繁衍;

另一次是殿试之后,状元、榜眼、探花从御道走出皇宫,意味着天下交付的重托。

这些组成故宫的每一个部件都对应了封建皇权的象征。

而故宫建筑本身,也有着自己的道法自然。

故宫四角分别有一座角楼,对应天上星宿。

600年间伫立不倒,承担着观察、守卫的职责。

其建造复杂为故宫之最。

完全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科学与美。

如今它们轻松立在四角,卸下600年来的巍峨庄严,供游人赏玩,更衬出时间的力量。

派爷最喜欢的七十六集,呈现的是不同时令下的故宫原貌。

人、景、物,看似寂静无声。

但风、雨、雪,四季更迭之间全是与自然的对话。

构图精巧,画面漂亮,气氛拿捏得及其到位。

没说话,意境已经到了。

通篇看下来,发现摄制组最擅长的就是给故宫加戏。

门口的雄狮子说自己守卫皇城,兢兢业业,幸好有隔壁的母狮子相伴。

里头的每一片瓦,每一块砖,仿佛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所有的东西背后都有讲究,这也正是古人们世代信奉并践行的理念——

天地万物皆有迹可循,人与天命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规则。

《故宫100》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把中国文化里虚与实巧妙地表现了出来。

开篇第一集,一辆三轮板车上驮了一块镜子。

缓缓从故宫红色城墙外骑过,一副平头百姓的市井生活。

而后镜头转入院内,摄制组在摄像机下卡了一面镜子。

镜像和实景交相辉映,湖光楼阁干净又迷离,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景物交代完毕,镜头转向人潮。

摄制组又利用了一面小镜子拍摄了在故宫工作、游玩的人。

一开始就给这片子定了调。

虚实转换,道出的是皇权与市井、历史与人、古与今的冲突和联系。

这是我们独有的文化内涵。

所以很多人说,虽然咱们什么都拍不好,唯独纪录片拿得出手。

派爷还想加一句,自然纪录片与BBC这等大拿相去甚远,但人文纪录片我们绝对不输。

因为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美学意蕴和文明风骨,放之世界都是最为瑰丽绚烂的。

只是时间太久,世界太浮躁,我们有时会暂时忘记了它们。

人在天地间,也在历史与现实间。

光影奔涌,虚实之间,总该有些坚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