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碑学”与“帖学”的区别?

这个系列已经写到第三十篇了,也觉得需要交待一下,为什么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会有“碑学”和“帖学”的区别?

(欧阳询书《皇甫诞碑》)

最初学习书法,家人就交待我说,你先老老实实地把唐楷好好练上一个遍,而且最好以欧、颜、柳的碑刻入手,为什么要从碑刻入手当时不明白,就只管照着临。到看了上两节中启功老先生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大致有了点眉目。学碑大致更利于掌握结构,学帖则更利于掌握运笔,结构不立,再好的笔画也写不出来好字。但这并不是“碑学”和“帖学”真正区别的原因。真正有这两种分野的原因启功老先生另有一诗作注解,就是《论书绝句》的第三十首,原诗如下:

铭石庄严简札遒,方圆水乳费探求。萧梁元魏先河在,结穴遥归大小欧。

我们逐句解释一下。

第一句,铭石庄严,铭刻和石碑上的字非常庄严端正。简札遒,来往书简和书札上的字非常遒劲放纵。

第二句,方圆水乳,字画的平直方正与圆融贯通,费探求,花费力气去探求。

第三句,萧梁元魏,萧梁,代指南朝,元魏,代指北朝,先河在,指已有能将方圆笔势交融在一起的书法家,比如南朝的萧憺,北方的刁遵、敬显君等在刻成方笔的时代中,就属于刻法圆美者,其实这是指南北朝时期,书法已经有了方圆的过渡。

第四句,结穴,风水学用语,其实是指龙脉所在,这里指事情的源头或归结处,遥归大小欧,最终归结到大小欧阳(欧阳询、欧阳通父子)。

结论很清楚,六朝书法,直到大小欧阳,就是父亲欧阳询,儿子欧阳通,这两个唐楷大家手里,才真正融会贯通。

(欧阳通书《道因法师碑》)

碑刻、墓志铭且不说,一定是端正庄严的,就算门额、对联、手板、名刺这些书法应用的具体场合,大都以楷书为宜,为什么呢,就是使看这些字的人,一望就能认识,并且能明白他的意思,收到昭告的效果。

启功老先生在注释里举例说:如果有人在自家的门前贴个纸条,上书“闲人免进”,如果用甲骨文,或者今草章草书写,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也就收不到效果了。这也就是碑刻、铭文这一类书法应用为什么要庄严的原因。

文人交往的书札简帖呢,对,只需要互相看到的两个人明白就可以了,甚至还有的故意加点密码,为了保密,因此,就不需要那么庄重端正,于是,有了简札书帖与碑刻的区别。

当然了,唐太宗曾以行书入碑,这是因为他不管别人识得识不得。武则天以草书入碑(指的是缑山《升仙太子碑》),碑文因为是说张宗昌乃是仙人王子乔的后代,张宗昌是谁,是武则天的面首,啥是面首,面首是供贵夫人玩弄的美男子。因此,那样的碑文内容并不需要更多的人知晓,因此是草书。

由上大致可知,碑铭所以端正庄严是为了更多的让人知道内容,帖札之所以遒劲放纵是因为传递的内容不需要更多的人知晓。而同一个人,是可以写出来碑刻一样的方正字,也可以写出来书札一样的行草字的。不必一定要区别“碑学”与“帖学”。

(《启功论书法》原图及诗解30)

(0)

相关推荐

  • 西安一位农民,挖出隋朝楷书中的极品,欧阳...

    西安一位农民,挖出隋朝楷书中的极品,欧阳询.褚遂良都学过它   自从隋灭南北朝之后,不仅建立起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就连艺术界也开始逐渐转变风格,就拿书法来说,隋朝的书法摒弃了南北朝书法中的华而不实,保 ...

  • 启功 : 为什么有“碑学”与“帖学”的区别?

    2017-07-07 21:31 来源: 月雅书画 (欧阳询书<皇甫诞碑>) 最初学习书法,家人就交待我说,你先老老实实地把唐楷好好练上一个遍,而且最好以欧.颜.柳的碑刻入手,为什么要从碑 ...

  • “碑学”与“帖学”的区别

    (欧阳询书<皇甫诞碑>) 最初学习书法,家人就交待我说,你先老老实实地把唐楷好好练上一个遍,而且最好以欧.颜.柳的碑刻入手,为什么要从碑刻入手当时不明白,就只管照着临.到看了上两节中启功老 ...

  • 中国书法的正脉是什么?碑学还是帖学?

    中国书法的正脉是什么?碑学还是帖学? 2019-06-26 09:09 中国书法的正脉是什么?碑学还是帖学? 碑学?那学帖学会不同意,而碑学也创造了很多书法大家,比如郭沫若,沙孟海等. 贴学?又有学碑 ...

  • 碑学与帖学——前者以骨胜,后者以韵胜,笔法不同

    发布时间: 19-06-0514:54北京华星成汇文化官方账号 明以前的绘画,如『唐画』『宋画』『元画』,其材料主要是硬毫与熟性纸(绢).明代以后,使用柔毫.生宣者渐多,至清代则普遍使用.我们临习一幅 ...

  • 书法里常说的“碑学”和“帖学”到底有何区别?

    简单来说,名词需要解释一下. 碑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帖就是直接写在.纸.绢等材料上的. 先来讲碑 最开始大户人家有人死了,会修一座坟,普通人家是不可以有坟的. 这人一旦有权.有钱了,总希望死后能在世上留 ...

  • 【大愚书论】碑学与帖学

    书法中的碑学初兴于明清易代之际,士人痛思时弊与亡国之因,书法一反元明以来的姿媚平淡,提倡雄强.刚健.质朴.苍浑,明末赵崡和郭宗昌较早的在各自的金石学著作中表达出尊崇碑学的思想,认为书帖几经临摹,风神已 ...

  • 清朝人为什么要倡导碑学而不是帖学?学会用笔的方法都在这里

    古代书法史上,以汉字书写的载体大致有这么几种:兽骨(甲骨文).竹简(主要是汉简一类).摩崖.石碑(主要是汉代隶书和北魏墓志)以及纸.娟等,人们一般把存放在纸娟上的书迹叫帖学,把刻记在摩崖和石碑上的叫碑 ...

  • 书法“三过笔”丨帖学碑学,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原则

    文/一者 汉字的任何点画,不论长短,都必须经过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书写者通过控制毛笔的轻重.急缓,表现这个运动过程和时间,通过提按顿挫,写完一个完整的汉字,这个字即造型和占据的空间,通过时间和空 ...

  • 3分钟图说中国美术史:碑学帖学之争,争出个海上画派和西泠印社

    上回说到清朝文字狱迫使文人学者转做考据. 考据考啥呢? 一是研究书籍版本.经学源流,寻章摘句,追寻文化脉络. 二是从书斋中走向田野,到实地考察各种古代的文化遗存,尤其是碑刻.青铜器和其他遗存文物.由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