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的明王朝直到最终灭亡 才明白攘外必先安内的重要性

提起“攘外必先安内”大家似乎只记得蒋介石,但早在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就提出了“尊王攘夷”,被世人称为朱子的朱熹也提出“必内修政事方可外攘夷狄”,到了明朝首辅张居正更是毫不犹豫的提出了“欲攘外者必先安内”。等到了明朝末年内有李自成,外有八旗,崇祯的兵部尚书杨嗣昌更是毫不犹豫的提出了“必安内方可攘外”。

崇祯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有励精图治之心,但可惜的是等他接手的时候明王朝早已经是内忧外患,明王朝早已经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了。1636年满洲八旗突破喜峰口,直逼北京城,当时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吓得自杀,崇祯选择了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

杨嗣昌上任后针对当时的时局提出了三点:攘外必先安内,足兵必先足食,荡寇必先安民。在这三点方略中,第一条攘外必先安内又是整个成功的关键。杨嗣昌为了能够剿灭内患,大幅度的加征了军饷,这一举措招致了当时不少人的指责,甚至将明朝灭亡的责任推到了他的身上。

但我们回顾历史,正是因为杨嗣昌大力开展攘外必先安内,张献忠与李自成的起义军才遭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重创。但积重难返的明王朝在攘外与安内之间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面对来自两方面的压力杨嗣昌甚至提出了暂时与清廷议和,等内乱平息后再图一战的想法。

但与清廷议和一事,遭到了明王朝言官们的大力抨击,搬出各种大道理来对崇祯口诛笔伐。经过这一搅和,崇祯时再也不敢提与清廷议和一事,双方之间的秘密谈判也就此而终。在和谈破裂之后,1640年11月,清兵再次南下,内外夹攻之下,崇祯和他的明王朝已经没有回旋转折的余地了。

等到了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坐大称王,更是有了取明王朝而代之的野心,气势汹汹的直扑北京。最终崇祯只能自缢在了煤山。明王朝的臣工们到这时才真正明白攘外必须要安内,李自成对于明朝的威胁可比远在关外的八旗严重得多。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