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Yan老师的分享|我们要的练习,恒且久远

【 听老师的话,好好练习哦😉 】

///

上一周的周六,老师为教室的小伙伴们做了一场关于“如何应对那些我们作为初学者都会遇到的困惑”的分享会。

老师把这几个月以来从各地工作坊的同学身上看到的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和可能会对我们的练习产生影响的问题和大家一一分享。以下是分享会内容的整理,抓住十月的尾巴分享给你,我们一起来学习,以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练习之苦”。

瑜伽体式的练习终究是关于呼吸的联动,是在稳定的呼吸配合专注的意识下去做一些肢体的移动。只有稳定舒适全身心专注于呼吸的质量和深度上之后,体式练习的质量才会发生,而非体式的样子。

 - Yan ❤-

  1 | 停下,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很多初学者关于阿汤的练习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是: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传统的阿汤老师会把自己停在做不到的最后一个体式。

首先,从身体层面来讲,阿汤的六个序列的编排是非常科学的,是经过几代的前辈用他们多年的练习和身体实践得出的科学的练习方法。

当我们遇到一个自己无法做到的体式,发现自己无法和它相处并产生连接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继续看接下来的体式,而是回头去看之前的练习,因为这说明这个体式之前一定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没有察觉到的,说明我们的身体还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这个体式。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更加宏观的角度,练习就像是盖一座高楼一样,没有牢固的地基就一味向上的高楼是危险的,同样的,没有连贯性,跳过做不到的体式,整个练习也并不长久。

然后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问题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的是,每一个人的身体都是有局限的,我们总会遇到因为身体原因而做不到的体式。老师让我们停在自己做不到的体式,不是因为忽视局限性,而是我们的确需要花一段时间在自己做不到的体式上,这个过程教给我们的,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身边也总是会有这样的“幸运小伙伴”,他们因为一些其他瑜伽或是运动的经验,初接触阿汤,基本什么体式都可以做,但是,如果是从一序列的第一个体式做到最后一个体式,他们在中途是一定要休整多次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是因为他们的练习是缺乏连贯性的,他们把自己所有的能量都放在自己可以做到以及擅长去做的体式上,而遇到自己做不到的体式,就在短暂尝试几次之后得出结论:我的身体局限导致我做不了。长时间的回避自己做不到的体式,不去努力和尝试,带来的后果就是,自己的练习只做自己会的,教授的时候也只是去教自己会的可以做到的,就像现在外界一度认为瑜伽就是后弯抓脚和手倒立一样。
2 | 从垫上,到垫下
我们总是非常主观的,时刻用自己内心的尺子去度量外在的世界,只想去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可是啊,只去聚焦自己的喜好,而不愿意去面对我们不喜欢不擅长的,不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的时候,练习也只是助长了自认为无所不能的戾气,带给我们的最终也不过是更加强大的自我和ego罢了。如果垫上的练习丝毫无法让当下的生活受益,那我们练习的意义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做得到的体式去建立勇气面对外在世界,但是,我们也更加需要通过做不了的体式去面对自身的弱点,去面对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外在世界。这是硬币的两面,也是垫上的平衡练习延伸到垫外的平衡人生。
因为某一个体式而停下来的时候,其实是应该感到幸运的时候,因为瑜伽发生在我们觉得艰难的时候,它不会在一个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体式中产生,那些我们不愿意面对的,那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在垫子上最终是在认知和寻找真实的自我。

3 | 听话照做,不着急

作为初学者,在练习的初期,因为关于练习的认知和体悟都是有限的,所以老师会告诉我们上一个体式是下一个体式的基础,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随着我们练习的积累,我们需要去了解背后更加深刻的东西,通过练习去修正自己,让自己的练习尽量保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也让身心逐渐回归平衡的状态。
在这一条回归平衡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一位老师,一位有着多年练习经验和积累的老师,她可以在我们因过度主观而偏离平衡轨道的时候给予修正,让我们的练习始终走在正确道路上。
所以,当无法理解老师为什么把自己停下来的时候,不是首先怀疑和有情绪,而应该遵从老师的建议,并且保持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学习,去透过体式理解瑜伽真正想要教给我们的东西。
没有人愿意慢下来,在自己做不到的地方停下来,去反思,去学习背后的道理,假如我们以一种浮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练习,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展示自我美好一面的工具,而不是好好利用它去调服自己内心的小我,让垫外的生活真正因此而受益,那么瑜伽真正的智慧和精华之处就会越来越被遗忘,也无法继续延续下去。
所以,没有在老师身边的时候,不要去尝试那些新的体式,好好在垫子上实践老师教授过的,诚心实意面对自己的练习和内心,不论练习的是什么,你都能够从中汲取最为核心的营养而让自己取得最大的进步。

4 | 稳定,才能走得更远

很多小伙伴希望在一个短期的工作坊中让自己的练习取得质的进步,如果老师没有给新的体式,就会觉得没有学到新的东西,如果老师把他停在某一个体式上,那更加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值回票价了。

事实上,他们只是看到了非常表面的一些东西,而缺少了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

如果把练习也比作是一段旅程,那么老师就是这段旅程中的向导,向导给我们再多的建议和指导,最终的路还是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的。让自己进步的最好的方法不是去马不停蹄参加一个又一个的工作坊,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技巧,能够让我们真正进步的品质,它叫做稳定性。

稳定性是非常难得的,稳定性不是天气好了练一下,天气不好休一天,也不是状态好了一加二,状态不好拜日式,稳定性是,每一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练习。只有这样的练习才能谓之有效可持续的练习。

稳定性是带来质变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次短期的工作坊带给练习者的冲击和激励是巨大的,它可能会让我们在极短的时间内非常态化地保持对阿汤的热情,但是这种短期的冲击往往是最没有持久性的,也许是一个月也许是三个月,等到它们褪去的时候,练习的进步也就停滞了。

所以稳定性非常重要,长修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和建立自己的稳定性呢。

5|如何选择,取决于在心里的重量

也许你会说,自己的生活不是只有瑜伽,有工作有家庭,有很多无法逃避的社会责任要去履行,所以就只能逐渐削减练习的时间,有时间的时候再去练习就可以,是的,这种排序方式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下这个问题,如果把生活比作一个圆,那么最重要的应该就是确定圆心了吧,当你像确定圆心一样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做了优先级的排序,那么为了腾出时间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你一定会自然而然做减法和优化日程,主动削减那些浪费能量但是可能并不特别需要的事情,也会尝试合理地安排和分配自己的日常,尽可能以一种节能的方式生活,也努力为练习腾出时间。

有意识优化自己的生活,把一些生活变得日程化,留出更多的时间给练习,这是构建生活中的稳定性。

关于练习中的稳定性的建立,如果你有老师,那你是很幸运的,因为老师会鞭策你练习和进步,当没有老师的时候, 稳定性的建立就会困难很多。

一个最核心的原则就是,告诉自己,你要把在老师身边的状态一直保持到下一次回到老师身边,这个原则并不简单,这里的保持也并不单纯指体式方面的保持。

我们的体式一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失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所培养的自律和稳定性的状态才是真正的修行,是可以让我们一直保存到离开这身皮囊的最后一刻,让我们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灵魂的。

所以,尽自己的努力去培养稳定性吧,保持长修和稳定,否则,任何一种高超的技巧都无法使你进步。

6 | 贪多则乱,少即是多

我们总是会有这样的误区,就是当把所有的好东西团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使每一部分都效用最大化。所以我们也理所应当地认为把每一位老师擅长的部分都学到,自己就会变得厉害。

因为有着这样的想法,很多同学变成了“工作坊专业户”,去频繁参加各种工作坊,以期“集众家之长于一身”。

并不是说不要去参加工作坊,而是我们需要明白,去参加一个工作坊的前提应该是自己已经通过一段不算太短的时间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练习,成为了一个基本规律的练习者,并且对于获取知识的载体以及知识本身有了自己的一些基本的判断力。

在这之前,请先找到一位固定的老师,让练习的种子在一个相对温柔和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然后再去参加一些工作坊,你才可能会从中获得四两千斤的收获和进步。

老师在分享会的最后说:“当你是一个初学者,当你选择一位自己常规跟随的老师之后,完全去听老师的建议:第一.在你无法做到的体式上停下来,去面对它。第二.先不要着急去练习后面的体式,先去想想怎么保持自己的稳定。第三.浏览公众媒体和视频网络是花时间,研读《瑜伽经》和《博伽梵歌》也是花时间,那为何不把时间花在真正能让自己受益的地方呢。”质朴又诚恳,相信我们都明白老师的意思,一起共勉。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