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 轰不垮的钢铁队
1948年11月,寒风凛冽,千里冰封。苍莽辽阔的淮海大地上,夜幕降临后,原野上一盏盏油灯亮起,灯火相连,蜿蜒曲折,一望无际,犹如一条神奇的长龙,给夜色平添了几分魅力和神气。这只是淮海战役支前大军连夜运输粮食弹药的其中一幕场景。
淮海战役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歼敌人数最多、政治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解放军以60万兵力与国民党80万兵力决战,最终取得了歼敌55.5万人的辉煌战果。在战役胜利的背后,离不开后方庞大的支前保障做后盾。
负重前行的“赤脚队”
为支援淮海战役,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河北五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投入到支前工作当中。中共中央中原局大力开展动员,号召全区党政军民“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要不惜以倾家荡产的精神和措施,来支援此次作战,不许有任何犹豫和松懈的现象。各地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动员和组织民工,迅速投入到支前运输当中。战争期间,很多地方民不聊生,不少民工来自灾区,家庭贫困,穿着单薄的衣裳,是赤着脚赶路。华中五、六专区的民工,1/3的人没有棉衣,有的甚至单衣都不能遮身,至于赤脚没鞋穿的,更是普遍。
河南雪枫县(今永城市)阎集区谢区长看到一些民工衣着破烂,不能蔽体,而他身上穿着3件单裤,便脱下两件给民工穿。之后,他又动员其他干部捐出30多件衣裤。可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经县里批准,谢区长又让人拿出一部分面袋作布料,为民工缝补衣裤,让民工们深受感动。在支前运输中,很多民工就是单衣赤脚,顶着寒风,冒着雨雪,跋山涉水,将粮食等重要物资送到前线。途中,因为地形复杂,环境艰苦,粮食供应不及时,一些民工只能吃随身携带的又涩又苦的黄豆面,有时甚至一天都吃不上饭。有些民工连冻带饿,生病倒下,有的便病死在半路上。就是这样一支支缺衣少粮的“赤脚队”,靠着背扛、肩挑、车推、人抬等传统方式,将粮食、弹药送到前方解放军手中,出色地完成了支前任务。
江苏宿迁大兴区组织上千民工,推着900多辆小车,冒雨顶雪,行走四昼夜,将9万多斤大米送到了最前线。途中,不少民工赤着脚,蹚过四十多里的泥泞路。泥淖最深处可达膝盖,这使前行非常吃力,可没有一个人喊累叫苦。当部队的同志们看到车队赶来后,全都感动了,为这支民工队欢呼不已。
赶做军鞋的妇女
交通运输线上的“民站”
为做好物资运输、伤员转运、民工组织等工作,支前领导机构开辟十几条水陆运输干线和许多支线,设立上百处粮站、民站、兵站,以及几十处伤员转运站和后方医院。其中,民站是服务支前民工的站点,帮助民工解决运输途中吃饭、喝水、住宿休息的难题。
民站设置之初,一些地方组织和管理不善,乱象丛生:有的主要交通线未设立民站,有的粮局、粮站与民站分离,有的民站只管运粮民工,不接待担架民工及运送弹药、被子及衣服的民工,这使有部分民工途中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换不上粮、没房子住、有病无人医。有的地方物价较高,民工们为吃饭,用10斤小米换6斤煎饼。
为解决支前民工的供给问题,发挥支前民工更大效能,1948年10月25日,华东支前委员会发布《关于民站工作的决定》规定:“作战地区之行署、专署及县,或有粮食调剂任务之专署、县,必须设立民站;凡经上级机关划定支前的民站线,每隔30里设一民站,民站与民站之间设一茶水站;民站之任务为供应支前各项民工过往之食宿,教育民工和居民,帮助过往民工联络,解决疾病治疗及修理工具等困难;民站要动员居民腾房子,准备铺草、席子,借锅灶、炊具,布置木匠、铁匠、医生、兽医及介绍药铺等;各区粮库需参加民站工作,负责粮草准备与供应;每一主要民站须经常保有3至5万斤加工粮,次要民站须保1万斤以上加工粮;组织当地居民群众开展水食豆腐、丸子等生意,其方针为公私两利,不许抬高物价……”
民站工作规范后,解决了不少过往民工的困难。各地民站干部积极动员周边群众暂时腾出房子,给支前民工休息,引导群众家家户户摊煎饼,以合理价格卖给民工。有的民站,一天可摊煎饼高达两万张。
支前民工的“待遇”
为提高民工支前的热情和积极性,各地制定了相应的报酬标准,努力解决民工生活之忧。1948年10月26日,华东支前委员会、华东财政经济办事处下发《支前机关与民工供给标准》指出:伙食方面,凡支前民工按供给制供给者,每人每日秋粮市秤3斤、烧草3斤半,菜金按野战军标准减半发给;部队随军担运团,按辎重兵粮草菜金标准,由部队供给;凡住休养所的支前民工病员,按原菜金标准加倍发给。黄烟费方面,三个月以上常备民工,每月发黄烟4两,由各民管处按当地物价折发代金。杂支费方面,民工所带运输工具小车、担架,因公损坏,报销修理费,小车每月每辆最多报销车耳1副、车轴1根,大车每月每辆不得超过秋粮45斤之价格(包运制者不另报销修理费);小车车油,每辆每日车油1钱(包工制者不发);凡常备民工服务2月以上者,发布鞋1双。
而豫西地区对支前民工,最初实行“供给制”。即只发伙食,不发运费。不论路途远近、东西轻重,每个民工每天给3斤粮食。后按照中原局指示,改为“包运制”,除了伙食费,还要给民工发工资或运费。具体标准:送转伤员1人走50里,运价为30斤粮食,如用担架则为40斤;运军械、弹药及贵重战利品,每百斤百里运费,人力挑运为32斤粮食,驮载为23斤粮食,用各种车辆运送为20斤粮食;运送公粮、柴草,每百斤百里运费,人力挑运为30斤粮食,驮载为23斤粮食,用各种车辆运送为18斤粮食。采取“包运制”后,减少了过去地方上“乱支差、乱派差”的现象,减轻了群众负担,增加了民工收入,也进一步提高了民工支前积极性。
鲁西南、鲁西地区各县共有1000余艘民船,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至22日)结束后,相继参加军粮转运,20天转运军粮约1353万斤。这些船民从最初心理抵触不愿参加,到积极主动参加运输,也得益于当地一套合理的提成办法:船只载重分别在3000斤以下、3000斤以上万斤以下、万斤以上,则顺流每百斤百里分别按4%、3%、2%提成;逆流一律按5%提成;如遇风雨阻隔,停驶两天以上者,由公家每人每天供给秋粮3斤、烧柴3斤。此外,每次出发前,地方干部都会组织船民进行政治教育,让船民们认识到解放军是为群众打仗,运粮支前是每个群众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冬至以来,当地天气连日雨雪,很多船民主动将船中凉席拿到岸上铺地、盖粮,他们宁可让船舱漏雨,也不愿让军粮受潮。有一次装粮时,码头工人一不小心将一袋米掉入河中,船民胡怀玉见状,立刻脱了衣服,跳进冰冷的河中,将粮食打捞上岸。胡怀玉向别人说:“这是给军队吃了打仗的军粮,哪能随便丢掉!”
正是靠着火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合理报酬,很多民工吃了“定心丸”,全力以赴投入到支前运输中,并将保护和爱惜军粮视为自己的一种神圣责任和义务。
轰不垮的“钢铁队”
支前群众成分复杂,特别是一些刚解放不久的地区,不少群众思想顾虑多、怕上战场。甚至还有少数干部采取欺骗和强迫摊派的手段,硬性派工,让群众心生不满,引发不少民工半途逃亡现象。
据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统计,当地组织民工支援中原野战军担架5万余副,逃亡2.5万副,其中所辖一、二、四、五、七分区,逃亡担架16605副。以担架队为例,带队干部存在欺骗群众行为,刚开始对民工承诺只到扶沟支前,只是三五天的任务,之后又说到亭州,不久又改到永城,逐渐不能自圆其说,引起民工们怀疑和反感。结果每过一地,就有一批民工逃跑,最终赶到前线后,剩下的民工还不到出发时的1/3。
为了加强对支前民工队的领导和管理,各地进行了支前动员和思想教育。地方组织开展诉苦运动,让贫困群众挨个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统治和剥削压迫,进而号召群众团结一致对敌,早日翻身作主人。在群众中广泛开展立功运动,选模范、评先进,调动广大群众支前的主动性、自觉性。同时,把大量共产党员充实进支前队伍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和模范带头作用,来团结民工,增强民工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胶东招北担架队六分队在党员干部的率领下,冒雪前行,在战火中拼命抢运伤员。敌人的飞机炸毁了他们7副担架,他们就掏出自己的菜金,购买木材,和木匠一起连夜赶工,又造了7副。在敌人飞机轰炸和炮击中,有7个民工先后牺牲,这支担架队没有一个退缩和逃跑,而是将5人抬一副担架改为4人。从淮海战役开始到结束,这支担架队累计抢运伤员50余次,抬运伤员1000余名,其中火线抢运伤员483名。在评功时,有143人立功,其中特等功2名、一等功8名、二等功40名、三等功91名。“东海”部队四二支队授予其一面锦旗,旗上写着:“轰不垮,拖不乱,担架越毁越多,从无逃亡的钢铁分队。”在后方庆功大会上,这支担架队又被华东支前委员会授予“坚如钢铁”红旗一面。
渤海一专区第一担架团是由山东庆云、乐陵两县的民工组成,这支队伍随军服务8个月,途经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5省,行程约1万里。在党员干部的团结带领下,全团的人对待伤员如亲人,寒冬季节转运伤员,每个担架上的伤员身上都会盖着三四件棉袄,而很多民工身上只穿一件单褂。他们和正规部队一样,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在驻扎的村子,帮助群众泥墙、盖屋、推磨、编笊篱、打纺车、铡草、凿磨等,从不吃房东茶饭,先后收到群众赠予的奖旗59面。队伍严格遵守战场纪律,在消灭黄维兵团的战场上,满地都是棉衣、帽子,而民工们身上还没穿上棉衣,可没有一人捡起一件东西套在自己身上。该团出发时,队伍中有共产党员375人,后在支前工作中,又积极培养和新发展党员319人。在复员前的评功中,全团评出特等功臣6人、一等功臣351人。这支队伍也被华东支前委员会评为“模范担架团”。
在一支支“钢铁”式的支前队伍中,也流传下不少传奇式的人物和事迹。唐和恩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唐和恩是山东胶东地区莱东县陶漳区人,是一名共产党员,当地政府每次动员支前,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在支援淮海战役中,大家选他当了支前小车队队长。出发时,唐和恩随身带上了一根一米来长的竹棍,这是他在旧社会讨饭时用过的东西。从刻下家乡名字起,小车队每经过一个地方,他便以尖细的针尖作“笔”,在竹棍上刻下一个地名:水沟头、平度、临淄、蒙阴……途中,唐和恩同队员们吃“三红”(红高粱、红胡萝卜、红辣椒),从不动车上一粒粮食,遇到雨雪天,大家就脱下自己身上的蓑衣和棉衣,盖到军粮上,宁可人淋透冻着,也不愿让水淋湿军粮。当唐和恩结束支前任务时,他的那根竹棍上已经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三省88个城镇和村庄的名字。
奋战后方的巾帼英雄
为了支前,很多地区都是全民动员,青壮年劳力到前方干运输的重活儿,后方剩余的老弱妇女等积极参加做鞋、磨面、短途运粮、修路等支前工作。在人员紧张时,妇女也被动员起来,派往长途运输线上。据苏北专署民政处统计,1948年11月、12月两个月,华中六专区60余万妇女磨面1035万斤,8590名妇女长途运粮603400斤,551人参加前方担架队,修路20800丈,做军鞋17393双。
在支前的妇女中,涌现出不少可歌可泣、令人称道的“巾帼英雄”。李兰贞便是一位杰出代表,受到广泛赞誉。李兰贞是江苏省淮阴县张集乡的一个担架员,她33岁,身强力壮,特别有力气。因她丈夫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她便主动报名参加担架队,“代夫出征”。李兰贞和村里另外4个青年壮汉一起,组成一个担架组,跟随解放军部队赶往前线抢运伤员。在前线奔跑32天、行程700多里路,论抬担架,同组3个男的都不是她的对手。有一天晚上行军40多里路,两个男人抬着担架一头,李兰贞独自抬着一头,路上都不让别人为她换一下肩,让人心服口服。而每到一个驻地,李兰贞不是忙着休息,而是抢先烧茶、做饭、洗衣服、护理伤员,承担很多活儿。她对待伤员亲如兄弟,常常掏出自己的钱买菜、买油盐、买花生,改善伤员的生活,让伤员们很是感动。不少民工知道李兰贞热心,来找她补鞋、缝棉裤,她也从不推托。正是人民群众的支援,对淮海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永远的历史丰碑
淮海战役的支前规模和盛景,在战争年代也是不多见的。据战后统计,整个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达543万人,其中,服务时间两三个月以上的随军常备民工22万人,服务时间30天以上的二线转运民工130万人,服务时间10天左右的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共使用担架20.6万副、大小车88.1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汽车257辆。
陈毅在词作《记淮海前线见闻》中,生动描述了民工支前的盛景:“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而他在评价这场政治影响深远、作战规模宏大的战役时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他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群众支前之功最简洁生动的写照。
淮海战役的硝烟已淡去70多年,但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役中所体现出“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战争智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为民情怀,永远值得后人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