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亥的绝望:她苦心斡旋数年,谁料却落得个被逼殉葬的凄惨下场
乌拉那拉·阿巴亥(1590—1626),海西女真乌拉部首领满泰之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最后一任大妃,也是英亲王阿济格、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的生母。
1601年,虚龄仅12岁的阿巴亥被叔叔布占泰嫁给了建州女真部的首领——43岁的努尔哈赤,
这是一场政治联姻,但却丝毫不影响阿巴亥得宠,
即使当时努尔哈赤的后宫中已妻妾成群,但大妃富察氏死后,接任大妃之位的却是资历最浅、也没儿子撑腰的阿巴亥,
当然,前面说过这是受到舒尔哈齐与哥哥努尔哈赤竞争“联姻”的影响,却也离不开阿巴亥自身过人的手段和聪慧。
原本只是一段尘封了许久的历史, 到了今天已是过眼云烟,
然而如今再看,阿巴亥能够坐上“大妃”之位,是幸还是不幸?
这个位份既给她带来了荣耀与显赫,却也带给她诡谲多变的后半生。
01老夫少妻
乌拉那拉·阿巴亥在1605年生下了阿济格(第十二子),1612年生下多尔衮(第十四子),1614年生下多铎(第十五子)。
但努尔哈赤与阿巴亥这对“老夫少妻”,也并非一直恩爱有加,
乌拉部与建州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这意味着阿巴亥也时常要遭受丈夫时冷时热的态度。
就在多尔衮出生的那一年,乌拉部的首领布占泰为了叶赫部的美女东哥,公开与努尔哈赤决裂,
布占泰还残忍地用鸣镝射杀了努尔哈赤的爱女穆库什。
努尔哈赤同布占泰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结果是布占泰的出逃、乌拉部被灭,
对阿巴亥来说,这是一种不幸,从此以后她就没有了娘家做后盾,以后若想在努尔哈赤的后宫中立足,能依靠的唯有自己。
但同时她也受到了命运眷顾,阿巴亥要比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幸运,此时的努尔哈赤也即将登上自己人生的巅峰,
他也不再需要通过“联姻”来稳定周边的不利因素,
短时间内,阿巴亥不会面对丈夫“喜新厌旧”之事,多铎的出生证明她的“大妃”之位依然稳固。
多铎出生两年后,也就是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除了叶赫部还背靠着明廷苟延残喘,努尔哈赤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
因而这一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
阿巴亥依然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
且重要的是,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都得到了父亲的喜爱。
前面的几个哥哥大多都没当上旗主,排行第十二的阿济格却成为正黄旗的半个旗主,另一半归多尔衮,
就连小奶娃多铎也被指定为镶黄旗的未来旗主,
这等于说,努尔哈赤把自己统领的两旗,都交给了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
这件事对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来说,简直是父亲太过偏心了,
剩下的六旗旗主,正红旗主和镶红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极、镶白旗主杜度、正蓝旗主莽古尔泰、镶蓝旗主阿敏,哪个不是凭着战功当上的?
一时之间,
阿巴亥仿佛成了人生赢家,也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女人,
殊不知,一桩桩有关“继承人”的阴谋正悄悄酝酿着.......
02谁才是努尔哈赤心仪的接班人?
其实满清皇室对储位的争夺,在关外时就已十分激烈。
努尔哈赤最先确立的继承人是长子禇英,我们在上一篇也讲过,褚英得罪了四大贝勒和五大臣,失去了父宠,落得个幽禁被杀的下场,
那么,褚英之后,谁最有可能成为继承人?
在努尔哈赤的亲信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四大贝勒和五大臣。
而继承人很可能是“四大贝勒”中的一人,这个要根据当时后金的境况来想,努尔哈赤已经打算与明朝开战,他理想的继承人,必然是要有勇有谋,且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而四大贝勒中,次子代善、侄儿阿敏、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这四人都具备这个条件,
阿敏自然是没有这个机会了,那么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这三人中,
谁才是努尔哈赤心仪的接班人?
代善。
其实努尔哈赤终其一生都没有立莽古尔泰和皇太极的打算,
所以有人说他晚年有跳过前面诸多儿子,而立多尔衮或者多铎的想法,这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地推测,
前文说到努尔哈赤的意愿,他希望接班人能有宽大的胸怀,能“忠言逆耳”,
但是莽古尔泰和皇太极都没能做到。
莽古尔泰虽然是嫡子,但却为了邀宠“潜弑生母”——大妃富察·衮代,从古至今,很少有人能做出这么残忍的事,即使衮代获罪(相传与代善关系暧昧,实际上罪名不知),也不该是他弑母的理由。
皇太极,只是侧福晋叶赫那拉·孟古哲哲之子,不算是正八经的嫡子,但是他的母亲在生前是被努尔哈赤用最高规格的婚礼娶回来的,并且十分受宠,凌驾于正八经的大妃富察氏之上,
但很不幸,后来努尔哈赤娶了阿巴亥,而且与叶赫部闹得很凶,孟古哲哲失宠了,她也在这些变故中,没两年便病亡了。
这个苦悲的女人在离世前,曾派人去叶赫部接来母亲见最后一面,哪知叶赫部的首领也就是她的亲哥哥纳林布禄担心母亲被努尔哈赤扣留,楞是不同意,
孟古哲哲就带着这个遗憾离世了,后来努尔哈赤消灭叶赫部时,皇太极对外祖家手段极其狠辣,在努尔哈赤的制止下才没酿出惨案。
从这一点来说,皇太极不是努尔哈赤理想的继承人,毕竟当初努尔哈赤面对自己的杀女仇人布占泰尚且能做到原谅,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应该着眼于大局才是。
那么,三子阿拜、四子汤古岱、六子塔拜、七子阿巴泰、九子巴布泰、十子德格类、十一子巴布海,为何又无缘汗位?
他们中也不乏深像阿巴泰、德格类身经百战之人,但他们由于生母不受宠且份位不高,一直不能得到父亲的重视。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已到了花甲之年,他更不可能将后金的未来寄托于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三个年龄不大的孩子,
所以,总得来说,他还是把代善选为了继承人。
代善吸取了褚英的前车之鉴,他在处理与诸弟及重臣的关系时格外小心谨慎,
且他为人宽厚,这就使得他在平日里很受众人拥护,
看起来,代善似乎是无懈可击的,但是,正所谓“防不胜防”,有心人为了拔掉代善这个“拦路石”也是挖空了心思。
于是意外发生了,
而这桩“意外”更将大妃阿巴亥也扯了进去。
03宫闱秘案
1620年3月的一天,努尔哈赤的小妾代因扎(塔因查)向努尔哈赤告状:
侍女秦太与纳扎发生了口角,遂将纳扎与巴克什达海私通的丑事曝了出来。
努尔哈赤调查后得知,纳扎的确在大妃的应允下,送与巴克什达海蓝布二疋,要说为什么这点小事就坐实了纳扎与达海的“奸情”,因为在当时规定,
福晋不经汗允许,私下里送布匹或者锦缎给女子,即是欺骗丈夫的行为;若是送给男人,则会被认为有了外心。
所以,这件事可不是小事,尤其是大妃公然违反禁令,这让努尔哈赤大怒不已,
随即便处死了纳扎,达海因通晓汉语才逃过一劫。
但小妾代因扎显然不是为了两个不紧要的小角色,才闹到努尔哈赤面前的,这两个人的“奸情”只是一盘“开胃菜”,她真正要对付的目标是——大妃。
果不其然,代因扎说还有事情要向汗报告:
大福晋(大妃)两次备佳肴送给大贝勒,大贝勒受而食之;又送给四贝勒,四贝勒受而未食。
大福晋还一日二三次派人去大贝勒家,还在深夜外出宫院,行踪诡秘.......
努尔哈赤立即严令调查,
这一查不要紧,结是更加火冒三丈,原来大妃与代善之间早有暧昧不说,每当有聚会时,大妃都会刻意打扮,与代善眉来眼去......调查“属实”。
努尔哈赤顿时气得差点没晕过去,
碍于自己的颜面,找了个借口,《满文老档》原文是这么说的'乃以大福晋窃藏绸缎、蟒缎、金银财物甚多为词,定其罪’,也就是说给大妃定了“窃藏金帛”的罪名,
这“罪名”也不能口说无凭吧,于是一场关于搜索大妃罪证的行动展开了,很快侍卫在蒙古小妾阿迹根的告发下,在阿济格的家里搜出了大妃“私藏”的财物。
察觉出“风向”的人们也纷纷跑出来告发:
大福晋曾给总兵官巴都里之二妻一整疋精织青倭缎;
给参将蒙噶图之妻绸缎朝衣一件;
还背着大汗,将财物给与村民者甚多........
大怒的努尔哈赤一边命人勒令村民退还财物,
一边痛心疾首地表示:看在三子一女的份上,免去大福晋的死罪,但将她休弃。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段对话引起了后世争议。
要知道阿巴亥没生过女儿,那么努尔哈赤口中的“三子一女”之母且又是大妃之位的女人确定是阿巴亥么,
也有不少人猜测,其实这是富察·衮代,一个重要的间接证据,就是她不但“获罪死”,而且正好死于天命五年三月。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大福晋(大妃)指的便是阿巴亥:
首先,富察氏是努尔哈赤的堂嫂,从年龄上来说,即使比努尔哈赤年轻也不会年轻到哪去,努尔哈赤都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了,衮代又怎么会容颜不衰?
其次,富察氏的死因不明,但皇太极说她死于亲生儿子莽古尔泰之手,皇太极没必要给莽古尔泰捏造个杀母的罪名;
再有,衮代只生有二子一女,又何来“三子一女”?而财物是从阿济格家里搜出来的,所以,当时的“大妃”应该是指阿巴亥。
很可能,阿巴亥在当时照顾自己亲生的三个儿子之外,还在照顾别人所生的女儿,
因此努尔哈赤说是“三子一女”。
这桩蹊跷的“绯闻”,直接破坏了努尔哈赤和代善的父子关系,同时一举扳倒了大妃阿巴亥,
从她送礼行为来看,当时的她已经在为汗位做着各种准备,
不想却被大贝勒代善连累了。
正当所有的人都认为,阿巴亥再无出头之日的时候,努尔哈赤却在一年后再一次对她恢复了宠爱,
她又重登了大妃宝座!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代善也重获了父亲的青睐?
不能因为这桩“绯闻”,就将代善从努尔哈赤的继承人人选里排除。
04同柩而葬
然而,努尔哈赤的“意外”离世,还是将这一切改变了。
1626年,67岁的努尔哈赤雄心未已,亲自率领大军向明王朝发起进攻,原本后金军畅行无阻屡战屡胜,
但是没想到,努尔哈赤遇到了一生之中最强劲的敌人袁崇焕。
是袁崇焕挫败了努尔哈赤的骄傲,使得他戎马一生却攻不下一个小小的宁远城,更在战役中被明军的红衣大炮击伤,
忧愤的努尔哈赤不得不决定暂时退回大本营疗伤。
努尔哈赤的伤势随着炎热的天气,不仅不见好转,反而开始溃烂感染,且无法治疗。
自知时日无多的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阿巴亥来接自己回去,
阿巴亥所乘的船与努尔哈赤所乘的船相遇后,准备一起赶往沈阳,
然而,努尔哈赤没能挺到与儿子们相见的一刻,便在路途中去世了,阿巴亥成了陪伴努尔哈赤最后一刻的唯一一人。
由于努尔哈赤生前没有明确立下继承人,谁来继承汗位成了后金最大的问题。
据史料记载,最终是皇太极被推举为汗。
然而,令阿巴亥没想到的是,
新汗皇太极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嫡母送上黄泉路!
此时,离努尔哈赤去世还不到一天的时间,
诸王闯进了后宫,并且通知大妃阿巴亥:先帝早有遗命,让大妃殉葬。
对于这莫名其妙的“遗命”,阿巴亥自然是不服的,
别说她是陪伴努尔哈赤最后时刻的人,且在路程上陪伴了至少5天,她怎么不知道努尔哈赤曾有这样的遗命?
更何况,丈夫要有让自己“殉葬”的想法,又为什么喊自己去迎接?
但是,诸王恶狠狠地盯着她,并且冰冷地说道: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
这一刻阿巴亥懂了。
再没做任何挣扎与反驳,母性的光辉在这一刻异常闪亮,为了三个儿子的平安,她从容地换上礼服,明知这种时刻不能哭泣,却依然忍不住哽咽哀求:
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幼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
在得到诸王承诺后,她绝望地走上他们铺设的黄泉路,
虽记载的是自缢,但许多人还是怀疑服毒又或者被弓弦绞杀而死。
同时,
被殉的还有两名努尔哈赤的小妾——阿济根和代因扎,一个曾告发大妃与代善暧昧,一个曾告发大妃私藏财物,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巧合,但努尔哈赤不只有这几名妻妾,为何偏偏是这两个在阿巴亥和代善问题上“有功”的小妾呢?
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由此可见,阿巴亥被“生殉”也不见得是努尔哈赤的意思。
首先,阿巴亥不符合殉葬的条件:
一,无子;
二,与汗感情要好。
但阿巴亥当时不仅是嫡妃,即使没规定嫡妃一定不能殉葬,但她有幼子,从这方面来看,她就不符合这个殉葬条件;
另外,为何皇太极亲自编定的《清太祖实录》中说,阿巴亥“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这不是反而证明阿巴亥不受努尔哈赤喜爱吗?
若出自努尔哈赤的本意,理由也应该是“因宠而殉”,
可见,阿巴亥被急匆匆地安排为努尔哈赤“殉葬”,是一场阴谋。
努尔哈赤未必有把汗位交给给阿巴亥三个儿子的打算,他们尚且年幼,羽翼未满,根本坐不稳这个位置,
努尔哈赤还是想把汗位传给代善的,也许他也为此对阿巴亥做了交代,
但还没等阿巴亥吐露努尔哈赤的临终遗言,没想到众人已经推举皇太极为汗,
代善即使获得了父亲的原谅,但与两位继母闹出过两次“绯闻”,使他的名望在众人面前一落千丈,因此没有被众人推举。
而皇太极也深知父亲不会将汗位交给自己,于是在大妃阿巴亥吐出真相之前,唯恐夜长梦多,
先将她“灭口”,以绝后患。
代善即使知道真相,但在众人公举的结果面前,也只能默认,此时的他尚且不能自保,又怎么会在意阿巴亥母子四人?
阿巴亥殉葬后,为什么在史书上将她描绘出一个恶毒的女人?
后世人们猜测,当年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哲哲年轻轻就去世了,很可能是与大巴亥争宠失败遂尔抑郁而亡的,
因此,皇太极为了“泄愤”,特地强调阿巴亥这个女人“善妒”。
当然,
这一段历史成为了清朝一个无解的谜案。
满清入关后,阿巴亥的次子多尔衮摄政,他虽一生无缘于皇位,但却做了实质上的皇帝,
他也是满清入主中原的奠基人,
顺治七年,多尔衮为生母阿巴亥得到了“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的谥号,牌位入太庙。
但多尔衮死后,阿巴亥的谥号被废除,牌位也被赶出了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