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要求到2025年建成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体系,建成一批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在国家战略导向指引下,立足于临港保税区新片区,构建以上海为中心、辐射亚太地区的国际艺术品贸易自由港,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推进高质量的对外开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上海建设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短板。相关调研数据表明,商业性画廊的单幅创作交易税额,在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的不同税制环境下,交易后需缴纳的所得税和增值税最低税金,分别为10.5%、4.95%、20.7%,除去相关成本,税后所得分别为15.6%—19.5%、25.05%、0—9.3%。三个市场的差异甚大。巴塞尔艺博会具有拥有成熟的交易机制和资源整合能力,由服务方联盟支撑的全程式、一站式保障服务,形成能吸引优质画廊和藏家的核心竞争力。而上海和国内的各种艺术博览会组织,因为缺乏合作平台等有效组合,始终无法在市场上形成世界性影响。中介机制的专业能力有较大差距,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亟待提升。根据国内知名艺术品网站雅昌网的专业调查报告,60%以上的画廊界业主认为,国内画廊业中专业人才稀缺。目前,高等教育院校每年能够提供的相关专业人员数量非常有限,画廊业有着很大的人才需求空间,需要专业培训平台。为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建设国际艺术品贸易自由港,我们提出建议:打造便利自由、规范透明、高效交易的国际贸易平台。通过提高行政效率,建立信用体系,加强支持政策等制度投入,形成规范的法规和商业体系,探索更具竞争力的税制体系,进一步提升艺术品贸易营商环境的便利化、自由化和规范化。在仓储、财税申报、信息咨询、登记确权、综合申报、交易管理及配套服务领域,形成完善的一体化艺术品交易服务平台。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艺术金融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上海美术学院艺术学、美术学等一级学科的教学资源,以及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苏富比艺术学院等优秀行业教育资源,结合艺术、金融行业国际机构的实践。如对接各大艺术基金会(长石、新世纪等)、画廊(香格纳、贝浩登、白立方等)、拍卖公司(佳士得、嘉德)、金融机构(摩根大通、瑞银)等,在临港建立艺术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涵盖艺术品销售、金融、知识产权相关的课程体系,构建艺术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和中介服务等平台。最大限度地提升中国国际艺术品营销服务网络,探索境内外艺术品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同时优化贸易方式,丰富艺术品及衍生品交易形式,建立规范的国际艺术品交易体系。为中小企业的艺术品交易提供全程保障服务。建立艺术品自由港与各级艺术市场之间的长效联动机制,增强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在临港集聚一批具有艺术类产业、管理、金融、法规等专业知识的优秀研究人员,建立具备国际艺术金融、国际贸易等深度影响力的研究体系。紧跟世界经贸动向,将区块链、数字货币与国际贸易、物流网技术与艺术仓储、产权交易与数字货币、艺术品金融与财富管理、艺术产业中介与文化输出等当代热点,作为整合研究目标,为所有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中介咨询和产业规划等服务,促进国际艺术贸易港的发育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