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鹤鸣 天人合一:太极内功发力真诠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对联。清朝是中国积贫积弱百般屈辱的时代,翁公的这个对联透露着对中华复兴,对人才的渴望和信心。中华家底厚,中华历史有无数的大英雄。中华也有一条大英雄的生产线,从鬼谷子,黄石公开始,到清末内家拳广传,到本世纪初的李仲轩老人横空出世。我辈恭逢其盛。

内功,真功夫,就一句话“用意不用力”。什么是意?意就是思想。什么是思想?怎么想? 安静就是思想,“无意之中是真意”。所以,内功就是“静”,“静极生气”,“静极生慧”。中国传统文化评价一个人能当大任,就说他“每临大事有静气”。静,就是力量,就是智慧。静就是天人合一,静就是人体(人脑)的最大奥秘。太极拳就是一个“静”字。
被动和承受
千万不要想着发力,更不要去“打人”。内功发力是一松。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内功就是“反作用力”。内力是通过骨骼的传导把对方的來力“承受”了,用脚底,用“立木”(脊椎),用大地来承受。太极拳的最基本功,最大的门槛,最难于理解的“掤”劲,就是这个“承受”。
掤劲的标准和诀窍是“不丢不顶”。不丢不顶就是“被动”的反作用力。顶就是用了力,丢就是不“承受”。掤劲是一堵墙,因为墙的质量比球大很多,所以一个球碰向墙会原速弹回去。我对这个的记忆太深刻了。这是1987年高考的一道物理题,问:一个网球以速度v1飞过来,网球拍以速度v2迎上去,网球飞回去的速度是多少?这道题的难点在于网球和网球拍的质量都不知道。出题人玩的技巧是把网球拍加人的质量和球比,当成无穷大,所以答案是很简单的v1 v2。当时我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完全摸不到头脑,汗都下来了。87年高考物理,太难,没几个及格的。这道题出得是不对的,网球场上被球把拍子打飞的比比皆是。高手才能做到球拍和人一体,质量无穷大。高手懂得让受力转向。打网球,沉肩坠肘是必须的。
掤劲是把来力转向到脚底,用脊椎立木承担,相当于质量无穷大,所以可以“任尔千斤力,漂浮亦不难”。力的方向的改变靠人体骨骼的两个大齿轮,骨盆和肩胛骨。所以掤劲一定要沉肩开胯,脊椎直。力在身体里,骨骼间的传递也是小球的碰撞,不丢不顶,千万不能用力,更不能自己乱动。中国足球队非常不会停球,这里面也有个“高考物理题”:两个小球碰撞,如果小球的质量一样,一个动,一个不动,碰撞后,动的小球停下,不动的小球以原速度离开,也就是说,原先运动的小球的动能,不管大小,都全部传递到了另一个原先静止的小球。中国足球队停不好球就是因为接球的时候腿脚不放松,不是无牵挂的悬停的小球。掤劲要想“漂浮千斤巨力”,一定要不用力。骨骼之间要传导能量就必须“分开”,没有牵连,形成小球的碰撞。汪永泉前辈说过“乾三连,坤六断”。骨骼分开,彼此行为不一致,一动,一静,才能传递能量,才能成为整体。
内功也有杠杆力
内功是不用力,是反作用力,更是杠杆力,这个杠杆是骨骼,是大齿轮(骨盆和肩胛骨),是拱桥(脊椎)。许多外行把杨家的大架说成是“养生架”并编造所谓的小架技击架,行拳也是蹲着。这种说法错得太离谱,大架才是技击架,无他,大架杠杆长,所以力量大,做功多。对方力大要靠长杠杆去消化,自己出大力(做大功)也是长杠杆,长时间去做功。弓步大,脊椎直,就是力量。举个例子,以前长距离滑雪都是蹲下用手去撑,最近十多年流行滑冰式滑雪:滑雪运动员站得很直,一左一右地向侧外蹬。这是滑雪运动员学会了“横劲”,学会了脊椎的力量。我们中国人的脊椎和骨盆是最强大的,这是我们中国人聪明勤劳的基础,是长期农耕文化的进化成果。中国举重队是世界顶级霸主,10个人参赛,9个冠军。我曾偶然在电视上看见一个年轻选手,他的技术动作是半蹲,不是深蹲。他太了不起了,这个半蹲就是脊椎发力的诀窍。将来深蹲式的举重一定会被淘汰,半蹲才是科学的。立木承千斤,骨骼的“立木”是一个很小的角度。内力是脊椎之力传递到手脚,传递大力,骨骼(特别是四肢)间的角度一定要小,体态千万不能瘪。李雅轩的弓箭步最好看,这是他老人家流传后世,证明修为的证据。我们也最讲究这个,拳架如果有一丝“瘪”,一丝萎靡(头容不正),一定挨师父打。李雅轩有几张清晰的弓箭步拳照,神意形圆满,一定要常备,常看,可以驱魔(真的)。
脊椎做功的奥秘
内功发力是一松。其实内功不发力,发力是自然,是自发,不需要想,如同是他人的动作。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发力是等来的,他自己来的。这就是化境,匪夷所思。这个境界只有我们中华体验过,这就是“静极生气,静极生慧”。人只有肉体,没有精神。肉体安静,返回本源,按正确的规律运行肉体,肉体强大,才有强大的真精神。这个时候,自我只是一个旁观者。这个旁观者才是真自我,他脱离肉体看到自己的真实的肉体。我无法说更多,太奇妙了。只有放松了,找到了脊椎的感觉,人才会有勇气,有无敌的气概。
内功发力只有一招,剑法,枪法,拳法也都只有一招, 就是刺。但是,这个“刺”的外形很小,几乎没有。外形越小,力量(能量)越大。这是脊椎做功的奥秘。内功发力的外形动作只是骨骼一正,三尖相照那么一下而已。不懂的根本看不出来。还有就是表情很严肃。
太极拳一定要放松,不能用力。但是很奇怪,体会不用力最好的办法是用大力,举重。太极拳的每一招都是在“举重”。举重,不放松是举不起来的,骨骼角度不对,不沉肩,不开胯,脊椎不直也举不起来。举重最容易体会到内力。举重是不用力举起来的,是用意(发力前的那个精神状态)。举重时,脊椎一定是放松的。可惜没有人体会举重的不用力。放松是用力的必须,人在对付外物时容易自己放松,但是没有外物就不去想放松。内功的捷径就是学着把自己的身体当成“外物”,让体内的“小球”碰撞。甩手甩脚的放松是最最简单的,试试手甩身体呢?
如果做到了放松,能够把自己身体当外物,能够“乾三连,坤六断”。身体放松后,一口气下沉,便自然地学会了发声。身体放松了,身体就是一个乐器,可以共鸣。看一个人有没有入门很容易,看他会不会美声。对于我们这些练内功的,美声真是太容易了,高音低音都没有问题,而且比现在那些专业的更纯粹。
啸傲江湖
意大利的伟大歌王卡鲁索说过“会呼吸就会歌唱”。他说的会呼吸,其实是会放松的意思。道家有“长啸”的传统。《庄子》有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之说。吹,呴,是两个科技名词,形容内功状态的呼和吸。吹,就是吹糠见米的吹,形容呼气长,柔。呴是吸气,形容吸气短深。我们的练功夫的美声从理论到实践都比现在的音乐界强。举个例子,西方声乐有“面具”一说,现在的音乐界都把这个面具当成了“挤眉弄眼”。错的太离谱了!所谓“面具”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丹田呼吸,长啸时面部的感觉。丹田呼吸,面部和头因为经脉通畅,会感觉到许多“气”感,好似蚂蚁爬,脸上的皮肤会觉得很厚,各种异样。现代声乐界已经太久没有见过真美声。以前的人都说,长啸,发高音,发很久很久的高音时,是在吸气。现在的人已经发不出来,所以现代的人百般瞎扯不承认发美声是在吸气了,说什么是发声一定是呼气。事实是,脊椎丹田呼气,人体的鼻子就是感觉在吸气。长啸的确是在吐气,但是感觉是在吸气,因为脊椎在“缩”。
发声是功夫到了的必然,也是功夫继续深入的手段。放松后,呼吸缓慢悠长是初步的,慢慢的呼吸消失,或者和动作合一,呼呼就变成了“吹呴吐纳”,这是形容呼吸的深入脊椎。呼吸并非是肺部的氧气交换,而是经脉的运行。发声是丹田呼吸最最自然的体现,雷音和长啸都会自然地抒发。
在徐浩峰的小说《武士会》中提到长啸的功法是“卷舌吹舌”。这个功法太准确了。丹田呼吸要降喉,“喉头永不抛”。狗就最喜欢抖舌头,其实在抖喉头。“卷舌吹舌”可以轻松降喉,李仲轩前辈真是于武林有大恩。李老有许多神奇的东西,徐浩峰不敢讲,怕引起愚人的叫嚣。徐浩峰把它们写到了小说里。这些小说也要仔细看!
太极拳是在逆天改命。内功练到哪里,伤到哪里。功夫越高,伤得越重。不过,不要怕,发声可以拯救。雷音是猫在震动经脉,学猫缩着脊椎震动。长啸是鹤鸣九天。鹤声之清长,是人体脊椎的高速气流的“吹呴吐纳”。鹤是仙鸟,发声,长啸是我们练真功夫必备的。许多伟大的歌唱家的作品一定要听,比如德莫纳哥,吉各利等。我听了十多年了,我自己也能唱得很好。以后我也录一些。这些都是可以帮助恢复内力的。和李雅轩的拳照一个功效。功夫练到哪里伤到哪里,受伤后会极其疲惫,噩梦,看前辈的拳照,能够自动模仿学习,恢复。李师的拳照的确能够驱魔。
不信今时无古贤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是清朝三代帝师翁同龢的对联。清朝是中国积贫积弱百般屈辱的时代,翁公的这个对联透露着对中华复兴,对人才的渴望和信心。中华家底厚,中华历史有无数的大英雄。中华也有一条大英雄的生产线,从鬼谷子,黄石公开始,到清末内家拳广传,到本世纪初的李仲轩老人横空出世。我辈恭逢其盛。
太极拳是祖宗留下的神器。我们一定要继承下去。学拳不容易,教出去更难。其实要学也不是不可能,如果能够和师父朝夕相处是能够被动感染的。只是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么好命了。我想找出个办法,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从自然万物,体育运动中去体会拳理,然后再找机会和师父验证,依靠一些视频等等手段,也许可以不朝夕相处也能学会。感谢《武魂·太极》杂志,试试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