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对大型三甲中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病例的筛选、整理及数据分析,挖掘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中医临床用药规律,总结中医治疗糖尿病足的用药经验,探讨糖尿病足的病机、证候特点,从而融合中西医优势,探索构建适合糖尿病足患者的诊治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广东省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内分泌科糖尿病足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中患者基本信息及首剂内服中药方剂进行收集整理,应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嫡聚类等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基本信息、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结果:1.基本信息情况根据纳入标准,共筛选出215例病例,其中男性108例(50.23%),女性107例(49.77%),年龄最大达89岁,最小仅29岁,总体平均年龄为66.29±12.26岁,女性发病年龄比男性稍大。50岁及以上的患者多达200例,占总数的93.0%,70岁及以上患者占到总数的43.7%。糖尿病病程主要分布在10~19年,10年及以上者占总数的55.8%。糖尿病足病程主要分布在8~30天,占总数的40.5%。糖尿病足Wagner 2级患者最多,占41.86%,Wagnerl~2级占总数的73.02%。54.9%的患者合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43.3%合并糖尿病肾病,33.0%合并下肢动脉病变,72.1%的患者有高血压病,44.2%有高血脂症。46.08%的糖尿病足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0%。
2.糖尿病足不同分期的用药规律早期组使用最多的中药类别前6位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凉血药、补血药、解表药,中期组前6位的分类是:清热解毒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凉血药、补血药,晚期组前6位的分类是:补气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补血药、补阳药、活血化瘀药。3.中药性味归经四气以寒性、温性、平性药物居多,五味中以甘、苦、辛味药物使用最多。药物归经方面,多归肝、脾胃、心、肺、肾经。
4.药对组合高频药对组合有
:益气健脾类:白术-茯苓、白术-黄芪等;气血双补类:当归-黄芪、当归-党参等;养血活血类:赤芍-当归、当归-白芍等;益气活血类:丹参-白术、牛膝-黄芪等;祛湿活血类:薏苡仁-丹参、薏苡仁-牛膝等;清热祛湿类:苍术-薏苡仁;清热解毒类:金银花-连翘。
高关联药物中则有补肾助阳强骨药对
:补骨脂-熟附子、补骨脂-肉桂,阴阳并补药对:杜仲-山茱萸、补骨脂-女贞子等。
5.基于复杂系统嫡聚类得出的新方
新方1:白芍、熟地黄、薏苡仁、鹿角胶。
新方2:连翘、金银花、蒲公英、桂枝。
新方7:白花蛇舌草、玄参、土茯苓、金银花、鹿角霜。
新方3:麦冬、葛根、地骨皮、山药。新方5:当归、细辛、熟附子、肉桂、肉苁蓉。
新方6:通草、细辛、生姜、丹参、姜黄。
结论:1.糖尿病足的发病特点:糖尿病足多发生于高龄、糖尿病病程长、糖尿病并发症多、代谢紊乱、血糖水平高的患者。2.糖尿病足不同病程中的病机:早期即wagner 0~1级,病理因素以气虚、血瘀、湿浊为主;中期即wagner 2级,病理因素以湿热、热毒、血热突出,亦有血瘀、气虚;晚期即wagner 3~5级,病理因素为血虚、气虚、阳虚为主,兼有热毒、血热、血瘀。瘀血贯穿于糖尿病足的全病程。3.糖尿病足中医用药方面,四气以寒性、温性、平性药物居多,五味中以甘、苦、辛味药物使用最多。药物归经方面,多归肝、脾胃、心、肺、肾经。4.糖尿病足常用药对多为调气和血类、清热解毒类及清热祛湿类,高关联药对多为补肾阳及阴阳并补类。5.糖尿病足新方在临床可辨证用于肝肾亏虚,阴血不足证、热毒雍盛证、气阴两虚证、阳虚寒凝证、寒凝血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