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溪探大观指南

西溪湿地美景

游西溪探大观指南
土默热
自从笔者考证出《红楼梦》作者“石兄”为清初大戏剧家洪昇托名,金陵十二钗故事取材于蕉园诗社前五子、后七子的风雅生活,大观园生活原型乃是洪昇与蕉园姐妹故园杭州西溪河畔的一组明清贵族园林建筑以后,全国各地好多痴迷于《红楼梦》的粉丝,纷纷前往杭州西溪去发思古之幽情,实地探访这历史上曾经上演红楼故事的铸情冶爱圣地。但是,好多朋友从西溪归来后却反映:这里新建的湿地公园的确很美,作为一个旅游景点是不错的选择,但就是怎么也看不出或者看不清与《红楼梦》大观园有多大的联系,为此感到有些失望和扫兴。
笔者要告诉这些朋友:你们的这种感觉很正常,一点也不奇怪,因为笔者考证的是三百多年前明清易代时期的西溪,你们看到的是三百多年后今天复修的西溪湿地公园;三百多年在历史长河中似乎是转瞬之间的事,但落在实地上,由于兴亡更替,山河变迁,陵谷交侵,人力穿凿,早已面目全非,怎能用今天眼中的西溪去生搬硬套往日的西溪?三百多年前明清时代的西溪那些园林建筑早已荡然无存,今天西溪湿地公园的园林建筑全部是现代人重建的,其中好多还是异地重建,非复当年的山水位置,另有一些《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园林建筑,并不在今天的湿地公园一二三期工程之内,至今也没有重建。更何况西溪湿地公园当初并非为了印证《红楼梦》大观园而建,所复修的园林建筑既有明末清初的,也有清中叶乃至清末的,而《红楼梦》大观园之原型只局限于明清交替时期的建筑。朋友们在西溪湿地公园那历朝历代背景林林总总的建筑群中,当然找不到或者说找不全昔日的大观园原型了。
为了帮助这些为爱好《红楼梦》而爱屋及乌热爱西溪的朋友,使朋友们在西溪故址能够更好地领略《红楼梦》作者生花妙笔描写的大观园美景,从而更好地亲身体验《红楼梦》所展示的江南世族文化和江南园林艺术,笔者这里打算再为朋友们绘制一幅“游西溪探大观导游图”。为了使各个文化层次的朋友们都能够看得懂,这里不打算按照考证文章的体例去描绘,而是按照旅游线路的方式去交代,并力图做到图文并茂。至于那些精于考证的学界朋友,可以到笔者的《三生石畔勘红楼》一书中去阅读有关章节,这篇文章就不再重复那些考证细节和证据来源了。
到西溪去实地体验大观园风情的朋友,第一站可从杭州市区乘公共汽车到西溪湿地公园二期工程的“高庄”下车。所谓“高庄”,是指清初权臣高士奇为接待康熙皇帝南巡而修建的园林建筑。《红楼梦》“借省亲事写南巡”,书中描写的元妃省亲故事,就是按照康熙皇帝巡幸高庄的场面描写的。康熙皇帝在1689年来到这里时,从杭州到西溪没有什么公路可通,只能乘船而入,就是从一个叫做“松木场”的地方上船,在一个叫做“木桥头”的地方登岸。这个木桥头因此被改称“御临桥”,民间俗称“王家桥”。这个“御临桥”就在高庄的门前,桥旁原来还有康熙停船的一个水池,叫做“御临池”,御临桥下当时还有一个河闸,是税关对过往商船收税的地方,也因此被改称“御临闸”。
朋友们在这里可以回忆一下《红楼梦》书中描写元妃省亲登船之处的“沁芳桥”,以及桥边的“沁芳池”和“沁芳闸”,即所谓的“沁芳三址”,其创作原型就是以上所说的“御临三址”。《红楼梦》的桥、池、闸叠合在“高庄”这个地方,应该不会是偶合吧?《红楼梦》作者为什么要把这里统称为“沁芳”呢?因为它就位于“沁芳溪”上。这个沁芳溪在当时的真实名字叫做“流香溪”,乃是西溪的一条支流,有时也作为西溪的代称。“流香”和“沁芳”实际上是一个意思,作者虽然搞了点文字游戏,但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按照实地原型去忠实刻画。遗憾的是,今天的流香溪以及御临池都已经接近干涸了,桥闸也早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站在高庄门前的石牌坊下面,临风凭吊当年大观园的“沁芳三址”了。
站在高庄门前,朋友们暂时不要忙于进入园内,可以首先环顾一下这里周边的山水形势。这里位于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杭州的西部,与西湖一山之隔。南面是东西绵延不绝的秦亭山、法华山、小和山与老和山,在《红楼梦》中被称为“大主山”;山下是随山势蜿蜒曲折的“沿山河”,也就是西溪的别称,书中称为“沁芳溪”。今天西溪湿地公园里的河道,旧称“余杭塘河”,属于南漳湖范围,并非西溪沿山河,朋友们千万注意不要搞错。沿山河的河道大抵在今天的西溪路一线,可惜在前些年的大规模建设中有些河段基本被填平了。站在这里想象一下杭州西溪昔日山拖水绕、水随山转的山水形势,再咀嚼一下《红楼梦》书中所说的“芳园筑向帝城西”、“衔山抱水建来精”、“山水横拖千里外”等诗句,就可以发现书中关于大观园山水形势的描绘是何等的精确!
从御临桥遗址穿过石牌坊进入高庄,你会发现这里并非什么村庄,而是一座美轮美奂的贵族园林。听导游介绍你就会知道,这座园林共有三个名称,除高庄这个俗称外,还叫做“竹窗”,园林西部的一个园中园又叫做“蕉园”。所谓“竹窗”,乃是康熙皇帝游览这里后,根据“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深”的景色,御笔为这里钦题的名称。可惜的是,复修后的“竹窗”,窗前并未栽几丛竹子,实在有点煞风景。《红楼梦》书中把这里称为“潇湘馆”,作为林黛玉的居所,潇湘馆之名称当与原名竹窗有直接关系,书中潇湘馆最大的特征,便是“窗前也有千竿竹”,昼夜竹影摇曳,实在是“竹窗”最好的注脚。《红楼梦》作者把这里又称为“有凤来仪”,并说这里是元妃省亲“第一巡幸之地”,就因为这里的确是康熙南巡杭州的“第一巡幸之地”。
所谓“蕉园”,是因为这里在高士奇之前,曽为一个乡绅柴云倩的私家园林,名字就叫做蕉园。清初著名的女子诗社“蕉园诗社”,“前五子”、“后七子”,整整十二个年青美丽、聪明风流的女诗人,即所谓“蕉园十二钗”, 就是在这里结成两期女子诗社的。蕉园主人柴云倩的女儿柴静仪,乃是蕉园诗社的骨干,担任诗社“祭酒”,她的别号为“凝香室”,至今凝香室的匾额还在蕉园中悬挂着。由以上史实可见,《红楼梦》书中描写的大观园,既是元妃省亲的场所,也是姐妹们起诗社的地方,两个地方的生活原型集中于高庄一处,应是大观园取材于西溪独一无二的铁证,您在别的任何地方,也找不出如此恰如其分的大观园生活原型。
从高庄后门出来向北走,不远处就到了另一所贵族园林“洪钟别业”。这里前面是“洪府”,后面是“洪园”,不用我啰嗦朋友们或许也都能猜到,这里既是书中贾府的原型,也是大观园中“怡红院”的原型,也就是《红楼梦》作者洪昇家族的府邸园林。“怡红”者,“宜洪”也,宝玉那个“爱红的毛病”,病根就在于此。在西溪诸多贵族园林中,洪府洪园乃是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的一处,明代著名官僚文人冯梦祯,就曾在其日记中记载:洪园“大佳”,“信为移居佳地”。西溪洪氏家族源远流长,世代诗礼簪缨,“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乃当年杭州“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之首,其府邸园林是个不折不扣的“敕建国公府”。
江南世族始于东晋,绵延千年,至明末达于鼎盛,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社会格局。清朝初年,朝廷为巩固对江南的统治,对江南世族加以严厉打击,致使多数世族家庭破产。在此期间,作为“百年望族”的洪氏家族,连续发生“天伦之变”和“抄家之难”,造成“子孙流散”,家产荡然,终于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书中的贾宝玉,就是作者洪昇的自况,也有纪念在家难中早死的“二爷”洪昌的意义。洪昇兄弟与蕉园姐妹都出身于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互相之间“连络有亲”,他们的风雅故事,多发生在蕉园和洪园之中。当你联系到作者对大观园“红香绿玉”的执著描写时,其良苦用心就昭然若揭了。
从洪园东门出来,便能看到一条绿荫覆盖的土堤,沿着土堤向南走,便可抵达西溪重镇古荡及其附近的花坞。这条土堤古已有之,与流香溪的走向基本一致,在《红楼梦》书中被称作“翠樾埭”。书中描写宝玉从宝姐姐家回到自己住处,就是从翠樾埭走回来的,沿途看着堤下沁芳溪的流水“溶溶脉脉地流将过去”,还大发了一通感慨。花坞就在古荡镇附近,过了杨家牌楼就到了。明清时代古荡周边乃是杭州最大的花草种植园,被称为西马塍,系“马塍花窠”的一部分。《红楼梦》书中宝姐姐的原型钱凤纶,就出生在古荡钱家。钱家在当时不仅是著名的官僚,也经营着很大的花木产业,并且“花息甚繁”,可见宝姐姐家不仅姓钱,也很有钱,正所谓“珍珠如土金如铁”是也。书中让宝姐姐居住在“蘅芜苑”,蘅芜就是花草,苑就是花圃,钱家的确就居住在花圃之中,作者完全是写实。可惜的是,如今的花坞早已被辟为军事禁地,至今尚未恢复旧观,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游客当然无处领略大观园“蘅芜苑”的景观,更无处亲身观赏这里昔日姹紫嫣红、蝶舞鸟唱的花花草草了。
《红楼梦》大观园的水景主体是沁芳溪,如前所述其原型就是流香溪。流香溪发源于花坞,在花坞的坞口溪水上,原来架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竹桥,叫做“梵香桥”,又称“藕香桥”,这就是大观园中那座出现频率最高的藕香桥原型,作者使用的就是原名。这座藕香桥历史上屡毁屡修,一直存在到清末民初,在著名文人郁达夫、陈大悲的游记中,仍有关于在藕香桥“隔水听音”的记载,与《红楼梦》中的描写完全相同。游览这里时,倘能找到这些大文豪那优美的散文,与《红楼梦》的描写比对着读一读,您一定会有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的感觉。藕香桥畔,明末清初有古“法华亭”,也应该就是书中“藕香榭”的原型吧。可惜的是,这样优美的去处,桥和榭至今都尚未修复,我们还无法亲眼目睹其昔日的容颜,只能望溪兴叹了。
走出花坞,在老和山下、流香溪畔,南宋古辇道旁,便是昔日赫赫有名的“不为酒税处”。这里在南宋到明清的几百年里,一直有一所著名的“九间楼酒家”,又称“杏花村”,出售远近闻名的“梅花泉酒”。相传宋高宗过西溪时,曾入九间楼酒肆小饮,店掌柜以梅花泉酒供奉,高宗喜其甘洌清醇,御书禁酒界牌“不为酒税处”赐之,御准这里卖酒从此不用纳税。明末僧人释大善在《西溪百咏》中有诗句“杏花村里酒帘摇”,“不为酒税至今朝”,歌颂这里独特而美丽的景色。那首著名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牧童遥指杏花村”,描写的肯定不是山西景色,如果是指这里的杏花村,似乎更恰当一些,因为只有江南的杏花村,清明时节才会雨纷纷的。笔者对此掌故疏于考证,有志于此的朋友不妨一试。
九间楼酒家一直为西溪沈氏家族的产业,明末清初蕉园女诗人柴静仪的丈夫沈铿,字汉嘉,就是这所“杏花村”的主人。沈铿早亡,留下寡母孤儿柴静仪和沈用济在这里过着清贫的日子。柴静仪母子,就是《红楼梦》书中大嫂子李纨、贾兰的生活原型,这里也就是大观园中“稻香村”的原型,柴静仪的家门,正所谓“柴门临水稻花香”。书中写宝玉题咏大观园时,众清客主张叫“杏花村”,宝玉认为“犯了正名”而不妥,主张题名为“稻香村”。为什么“犯了正名”?因为这里本来就叫“杏花村”。宝玉题名“稻香村”,再题匾额为“杏帘在望”,暗示出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卖酒的地方,又兼具“柴门”的双重含义,实在是再恰当不过。所以,《红楼梦》书中描写,宝玉如此题名,众清客都“轰然叫妙”,确实是妙不可言!九间楼酒家至今也尚未恢复,如此好的九间楼酒家,如此妙的梅花泉美酒,重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很好,相信杭州有识之士出资重建之日当不久了。
从九间楼酒家旧址出来,朋友们可以直奔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这里与《红楼梦》大观园有关的园林建筑,首推“秋雪庵”。所谓秋雪庵,并非说这里秋季会下雪,江南的秋季是绝对不会下雪的;其原因是这里位于“蒹葭深处”,每到秋季,芦花如雪,取古人“秋雪濛钓船”诗意,故名。这里就是《红楼梦》书中姐妹们赛诗、烤鹿肉的“芦雪庵”原型,“芦雪”与“秋雪”是一个意思,都是指秋季芦花如雪,所以《红楼梦》书中探春邀请二哥宝玉参加诗社活动,请柬上要写希望二哥能“棹雪而来”,意思就是摇着小船穿过芦苇荡前来。从洪园所在地深潭口到秋雪庵,只能走水路,当然要“棹雪而来”。《红楼梦》对芦雪庵的描写,从地址到人物再到故事,都与秋雪庵如此吻合,信非杜撰。秋雪庵历来是江南文人的探幽之所、寻梦之地,历朝历代文人歌咏这里的诗词很多,今天这里还设有“两浙词人祠”,朋友们来到这里不妨凭吊一番,再联想到昔日红楼女诗人在这里的风雅生活,自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中,还有两处园林建筑与《红楼梦》有关,这就是“西溪山堂”和“西溪水阁”。它们分别是大观园中“凸碧堂”和“凹晶馆”的原型,也就是黛玉、湘云、妙玉三人中秋联诗的地方。不过朋友们到这里凭吊千万要注意,这两处园林建筑并非原地重建,而是易地重建的,所以你在这里看不出《红楼梦》书中的意境。西溪山堂原址在老和山上永兴寺附近,即今西湖高级中学的位置,乃是明末著名官僚文人冯梦祯的别业;西溪水阁原址在与西溪山堂相对应的山下,西溪河沿岸,原为明末风流盐商汪然明的别居。两处园林建筑,山上山下,遥遥相对,一以山名,一以水胜,故《红楼梦》中要为其捉对儿命名为凸碧堂和凹晶馆。不过,在今天的原址,您是找不到这山堂水阁遗迹以供凭吊的,只能借湿地公园内易地重建的山堂水阁寄托文思了。
您如果找不到山堂水阁遗址也不要失望,在山脚下的法华坞,您会找到《红楼梦》中大观园外的一处寺庙原型的遗址,也就是书中宝玉找老道王一帖讨要“疗妒羹”的“天齐庙”。天齐庙在过去乃是“东岳庙”的民间俗称,西溪法华坞的“老东岳”,便是《红楼梦》中天齐庙的原型。杭州过去有两座东岳庙,一座在吴山,一座在西溪,以西溪之东岳庙历史更悠久,规模更宏壮,香火更旺盛。《红楼梦》中写这座天齐庙“年深岁久”、“塑像狰狞”,乃是对西溪老东岳的实写。不过,昔日宏伟壮观的西溪老东岳今天早已荡然无存,您现在来到这里,只能看到附近村民集资修建的一处所谓老东岳,与当年那名满江南、香火鼎盛的真实老东岳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真希望杭州宗教界有识之士,能早日恢复当年老东岳的雄姿,为了《红楼梦》,也为了宗教和谐。
离开老东岳,出法华坞口,便会回到与天目山路并行的西溪路上。这条西溪路,乃是近代史上西溪修建的第一条大马路。就在西溪路的下面,便覆盖着南宋时期修建的皇家辇道。这条辇道,东起秦亭山,西至洞霄宫,全长约 十八公里,全部为青石板铺就,在当时就可谓宽阔平直的皇家大路了。在《红楼梦》中,这条南宋辇道也曾出现于书里,宝玉题咏大观园结束后,随父亲走出园门,便见到一条宽阔平坦的“石板路”,说的便是这条大道。在现在的西溪境内,您是看不到当年皇家辇道原貌的,只有走到辇道终端洞霄宫附近,还可以看到两段南宋时期遗留的石板路,以及原来路上的三座桥梁原貌。有心看看南宋皇家辇道实况的朋友,不妨远走一点路,到洞霄宫附近亲自踏勘欣赏一下。
其实,来到洞霄宫,可供欣赏的绝不仅仅是南宋辇道,更重要的这里还有洞霄宫遗址可供凭吊。历史上的洞霄宫乃是道教圣地,供奉的是老子母亲等一干女神。洞霄宫的历史十分悠久,特别是在南宋期间,乃是国教的最崇高场所,天下道教的都总管机关,执掌洞霄宫需要宰相一级的官员,皇帝和后妃每年都要到这里来祭天,那条辇道就是为皇家祭天行路方便而特意修建的。这座规模浩大、金碧辉煌的洞霄宫,应该就是《红楼梦》中“太虚幻境”的创作原型,洪氏家族在南宋时期的两个祖先洪适和洪遵,都以宰相级官员致仕后充任过洞霄宫“提举”,所以《红楼梦》书中要写“宁荣二公”嘱托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规劝其后世子孙宝玉走上正道;也正因为洞霄宫供奉的是女神,所以书中太虚幻境的警幻仙姑和众多仙女方都按女神描写。
洞霄宫那金碧辉煌的千年古建筑群,屡毁屡建,一直存在到乾隆时期,清中后期方遭到最后损毁,今天早已荡然无存了。但在洪昇生活的清朝初期,这里还是货真价实的“天仙宝境”,完全具备据以写成太虚幻境的条件。今天我们来到这里,虽然无缘亲身体验昔日的幽微灵秀,但还是会感到不虚此行的,因为当年祭天的祭坛遗址尚在,作为洞府的“大涤洞”尚在,还在这“九峰拱秀”的宗教圣地,默默地述说着昔日的辉煌。沿着南宋辇道进入洞霄宫遗址,首先要穿过一道“玉石牌坊”,过了玉石牌坊,沿着辇道拐一个很大的弯儿,方能发现这“九峰拱秀”的天仙宝境。请注意《红楼梦》中关于宝玉随可卿进入太虚幻境的描写,也是过了玉石牌坊后“拐了个弯儿”,方进入幻境的。如果不亲身到这里体验一番,您还体味不到《红楼梦》描写的是如何清楚真实。
天上太虚境,人间大观园,《红楼梦》将二者是比对着写的。朋友们是否注意到,《红楼梦》太虚幻境门前有个玉石牌坊,大观楼门前也有个玉石牌坊,刘姥姥到了这里就要磕头拜庙。此牌坊非彼牌坊,大观楼前的这个玉石牌坊,原型并不在西溪,更不在洞霄宫,而是指今天杭州孤山的“复旦光华”牌坊。这座玉石牌坊,当年叫做“万福来朝”牌坊,乃是为康熙皇帝巡幸杭州修建“外行宫”时所建,孤山外行宫,当然也就是《红楼梦》中大观楼的创作原型。孤山外行宫的范围当时十分阔大,自孤山东侧的玛璃坡一直延伸到孤山西侧的俞楼。今天杭州孤山的中山公园、浙江图书馆古籍部、浙江博物馆等处,都在孤山外行宫的范围内。
有外行宫就必有“内行宫”,康熙南巡杭州时的内行宫,就在今天吴山的“红门局”一带,这里明清时期乃是杭州织造衙门,分为东西两府,康熙皇帝来到杭州,就以这里为驻跸之地。《红楼梦》作者之所以将为元妃省亲修建的园和楼都命名为“大观”,是因为康熙内行宫就在“吴山大观”景区内,吴山大观台上,当年建有为保护康熙诗碑所修建的“大观楼”,可惜早已损毁。“大观台”的牌匾,至今仍悬挂在吴山上的城隍庙里面。《红楼梦》书中关于大观楼的描写,就是综合了康熙内行宫和外行宫之特点而创作的,作者并没有详细描述大观楼内部如何景象,只写了远远看到的辉煌建筑,这是因为在那个时代,平民百姓是无缘进入皇帝行宫的,只能根据远远望到的“琳宫巍峨”,假以“大观”之名,加以虚写而成,绝不似对怡红院、潇湘馆那样细致刻画。
在以上这些大观园主建筑之外,《红楼梦》中还涉及到一些园外的建筑,主要是宝玉去过的一些宗教场所,除了前面说到的天齐庙外,还有“水仙祠”、“水月庵”、“清虚观”等。王熙凤弄权之地水月庵,其原型乃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水月老人庵”,位置在今天的柳浪闻莺景区内,现场早已无踪迹可寻了。宝玉祭金钏的水仙祠,创作原型就是孤山的林逋处士祠,将“梅妻鹤子”的林逋处士林和靖与水仙神像放在一起合祀,从北宋时期就是如此了,苏东坡《书林逋诗后》诗中便有“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句可证,后人还曾将苏东坡也合祀于水仙祠,其中缘由也没有谁能说得清楚。洪昇晚年,结“稗畦草堂”于孤山,对这里的景物掌故很熟悉,信笔写入《红楼梦》中,是自然不过的事情。朋友们有兴趣到孤山,不妨亲到林逋墓前,为《红楼梦》中冤死的金钏浇一杯老酒,虽然有点滑稽之感,但却是按照作者思路行事,自然别有风味。
离开孤山,沿西湖北路便可到葛岭初阳台,这是一处游人如织的著名景观。初阳台附近的“抱朴道院”,便是《红楼梦》中宝玉随贾母打醮的“清虚观”创作原型。抱朴道院在宋代名为“冲虚观”,乃是道教重要人物葛洪的修炼之地,《红楼梦》作者为其命名为清虚观十分恰当。抱朴道院隔壁的“红梅阁”,人们都知道这里乃是南宋权臣贾似道的“魏国公府”和“后乐园”遗址。很少有人知道,在贾似道之前,这里曾是洪昇的祖先“魏国忠宣公”洪皓家族的府邸园林。因此,《红楼梦》作者在描写贾母打醮清虚观时,通过张道长之口,夸奖贾宝玉非常像他的祖宗“国公爷”,贾母因此而搂着宝玉夸他“像祖宗”,并激动得热泪盈眶。
洪皓死后,其长子洪适担任“同平章事”即宰相一职,他的封爵仍是魏国公,这里仍是魏国公府。洪家败落后,这里被宋理宗赐给了贾似道,巧合的是,贾似道的封爵还是魏国公,因此后人只知道这里曾是魏国公府,却很少有人去分辨洪国公还是贾国公了。贾似道得到洪家府邸园林后,又合并了东边的皇家园林“集芳园”,建成了历史上著名的贾氏园林“后乐园”。朋友们知道,《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是在西府园林基础上,合并东府“汇芳园”建成的,“汇芳园”与“集芳园”本来就是一个意思嘛。贾似道的父亲名“贾涉”,他的姐姐乃是宋理宗宠爱的“贾贵妃”,贾似道自己又号称“富贵闲人”;《红楼梦》创作时,作者洪昇站在自己祖先的故居上构思,让这个“敕建国公府”的主人姓贾,让贾宝玉号称“富贵闲人”,让宝玉的姐姐是“贾贵妃”,让贾宝玉的伯父名“贾赦”,这一切除了用洪昇来解释,用偶合或其他任何理由能解释得通么?这正是:真甄假贾,真贾伪魏,即所谓“假作真来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是也。
亲爱的朋友,您如果按照笔者勾画的这篇指南,来杭州西溪作探访红楼之游,游览至此,除了领略这些江南山水园林的精美之处外,对《红楼梦》作者之谜,《红楼梦》故事素材之谜,《红楼梦》人物原型之谜,《红楼梦》大观园实地构思创作之谜,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和体味呢?本来,在撰写本文时,笔者打算在文中配以各个景点图片的,但是由于网上图片传输很困难,只好忍痛割舍了。好在西溪湿地公园的网站上,各个景点的图片都有,读者朋友们不妨根据本文描述,逐一到网站去查找。不过,那些尚未复修的大观园景点,您在西溪网站上暂时还查不到。笔者曾建议杭州上马西溪湿地公园四期工程,修复这些“衔山抱水”的景点,修复之前,公园管委会不妨将这些景点的现状图片先贴在网上,以飨《红楼梦》的粉丝。
建议您在旅游之后,再重读一遍笔者的专著《三生石畔勘红楼》和《三生石畔红学新说简稿》,您对《红楼梦》与西溪文化关系的认识会进一步加深和提高的。这倒不是为自己的著作做广告,多发行几部书利益归出版商,笔者也得不到。到目前为止,研究《红楼梦》与西溪文化关系的,只有一个土默热,您没有别的选择嘛。笔者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使读者朋友们能正确领略《红楼梦》中展示的江南世族文化,为了使红楼文化不被“曹家店”中那些乌七八糟的清宫秘史所曲解和亵渎,在她的诞生地——“三生石畔”的杭州西溪永远发扬光大。本文搁笔之日,正值谷雨,这是一个播种希望、万物萌发的日子,相信有更多地朋友会到西溪来作红楼之游,红楼文化一定能在她的故乡展现出更加盎然的勃勃生机。
2010年4月20日谷雨于长春
读土默热老师此文有感:
三生石畔探三春,溪水流香梦境新。
稻香村酒界牌饮,蘅芜苑花马塍寻。
竹窗绛珠潇湘洒,洪园恨迹怡红闻。
有谁重谱红楼曲?江南塞外一痴人。
逄冠卿 2010年4月21日

==============================

默热先生更多红学研究文章链接

读《梦觉主人序》有感

“曹贾互证”与“实录观念”辩证 ——与 陈维昭教授商榷

芳园缘何名大观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七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六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五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四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三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二辑
“土默热红学”精彩文章第一辑

END

你若喜欢,点个好看 

(0)

相关推荐

  • 《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可能我们都错了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自问世200余年来,关于作者和书中所说之事,一直争论不休.上世纪初,胡适先生根据<红楼梦>里"后因曹雪芹 ...

  • 《红楼梦》刘姥姥进的贾府大观园具体在哪里?

    曹雪芹<红楼梦>确实是一部奇书,不仅仅不断有人发文考证书中人物的原型,而且就连书中人物的活动场所之一的<大观园>也成了考证的对象. 那么,大观园这一建筑果真有原型吗?如果有,它 ...

  • 那年在杭州西溪湿地公园随游随拍  (四)

    走到一大片雅致竹林与盛开的紫色二月兰间,这里有一处西溪红学陈列馆,里面陈列的图文书籍,提出了不同的红学理念与红楼梦人物与杭州洪氏家族原型,有不少研究成果与书籍,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红楼梦研究理念,是不 ...

  • 第2562《奉天文刊:春风细雨》作者:徐文君 游西溪古镇

    作者简介 徐文君,农民.曾用笔名:闻君,心中有片海.自办闻君文稿社.中诗网认证诗人.偶有作品在纸刊和平台发表. [游西溪古镇] 如眸般的拱桥 打开水边的柴门 迎我进入仙境般的古镇 行吟的歌者陷入悠悠渔 ...

  • 赏画|改琦《西溪探梅图》

    <西溪探梅图>扇页,清,改琦绘,纸本,设色,纵19.2厘米,横54.9厘米. 扇页有自题:"一夜东风吹雪霁,前山空翠已模糊.扁舟记到西溪渚,无数沙鸥伴老夫.拟冬心画,以松壶句题之 ...

  • 游西溪高庄

    高庄为清初文人高士奇宅邸.高士奇(1645-1704),杭州人,字澹人,号江村.士奇早年落魄京师,卖文自给,一日为人写春联,偶为康熙所见,遂加宠爱.后为翰林院侍讲,詹事府少詹事(四品,负责教育太子), ...

  • 初游西溪

    家住城西,偶尔到西溪湿地走走,是一件非常方便和惬意的事.但我在杭州生活了三年多,此次和05级学生们一起到西溪玩,还是第一次呢.并非因为工作忙--"忙"总是懒人.贵人们的借口,忙里原 ...

  • 改琦《西溪探梅图》

    书画文化 书画文化 品位优雅 1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西溪探梅图>扇页,清,改琦绘,纸本,设色,纵19.2厘米,横54.9厘米. 扇页有自题:"一夜东风吹雪霁,前山空翠已模糊. ...

  • 冬游西溪寻秋,观尽芦花不厌。

    上一次进西溪湿地景区(这里指需要门票的点),已经是几年以前了.从船上游览,虽然亲近,却更容易错过很多,于是这回决定一个人步行,一个人欣赏风景,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人生....扯远了,哈哈. 因为想航拍,相 ...

  • 名画欣赏-清·改琦《西溪探梅图》

    <西溪探梅图>扇页,清,改琦绘,纸本,设色,纵19.2厘米,横54.9厘米. 扇页有自题:"一夜东风吹雪霁,前山空翠已模糊.扁舟记到西溪渚,无数沙鸥伴老夫.拟冬心画,以松壶句题之 ...

  • [纪江明]西溪姓氏探流[纪江明]

    [纪江明]西溪姓氏探流[纪江明] 西溪村位于古处州城北60华里,稽勾古道(隋.唐.北宋时处州至长安.开封官道)穿村而过.西溪村北倚巍峨绵延的九盘山,一脉溪流,有如腰带环村,四周群山环抱,村口是一片平展 ...

  • 【古文探奇】西溪记-林纾

    品 READ 读 西溪记 西溪之胜,水行沿秦亭山十余里,至留下,光景始异.溪上之山多幽倩,而秦亭特高峙,为西溪之镇山.溪行数转,犹见秦亭也. 溪水濯然而清深,窄者不能容舟.野柳无次,被丽水上,或突起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