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看水║消失于人们视野四百余年的明长城关口,终于重见天日——寻找万涧口,发现修城石碑
寻找万涧口的念头,源自寻找石湖峪以及实地察看史籍方志中失忆的驼岭关。
《四镇三关志》的记载
查看《四镇三关志》
昌镇地形图黄花镇下,小长峪口西北侧,黄花城本镇口东侧,还有一个陌生的关口万涧口。
万涧口,一个此前从未听说过的名字,比驼岭关更加生疏。好歹《北京市怀柔县地名志》等资料中还提到了驼岭关,现代的资料里,却没有任何万涧口的线索。
在《昌平州志》中查找石湖峪时,又发现了万涧口的信息:“黄花镇下,......二十里曰小长峪。其北为万涧口,山形虽下,外险止通步”。
虫子又提供了几个线索:
1、从地图上查到了一处“万箭”的地名,亦在怀柔,不过,这个地方离小长峪很远,大致在南冶口三岔附近,在大长峪还要偏东北方向。
2、《大清一统志》卷五记载,小长峪口,在昌平州北六十里,其北有万涧口,南接小长峪,北接二道关墙,有犄角之势。
3、《四镇三关志》卷之十《夷部考》夷部.昌镇夷部.入犯载:"......由永宁州东下四海冶,过西横岭东南曲莺嘴崖,南犯南冶口。正南至三岔口分路,东雪山东庵,西由草寺儿、大长峪西行,过石垛子犯万涧口,过南横岭由西盘道、杏树台东入三道关犯黄花本镇口。由灰子塘亦犯本镇口。由周四沟、南山、宋王驼南下,亦犯本镇口。由莺查儿犯西三道关,由韩家川、老长城犯鹞子峪。俱黄花镇一带地方。"
我在努力地想,把附近的线索联系起来:
1、二道关东北角外、西北角外均有支墙。其中西北角外支墙初步判断可能是《西关志》所述鹞子峪稍墙,而其东北支墙至今未找到史料依据,会与此有关吗?
2、”万箭“处,名称相近,虽然距离不对,但有可能是在二道关东北支墙向东的延伸线上,会有某种联系吗?
3、根据由大长峪西行犯万涧口的描述,万涧口当在长城主线上,攻破万涧口,即可威胁京畿安危。
4、小长峪口西侧,是几字形边,方向大致在西北方向,又符合边墙主线的条件。
5、根据《四镇三关志》昌镇地形图的描述,万涧口在小长峪西侧。这儿也应在几字形附近。
因此,万涧口当在几字边附近!
按照这个线索,2021年元旦,新年的第一天,与虫子结伴寻找万涧口。
(一)本镇口关口情形
1、金汤石刻
以前来过两次,都是匆匆走过。这次跟虫子一起重走,才得以仔细观察一些细节。
本镇口外不远,公路边,西崖壁,有金汤石刻。旁有小字,为“金陵XX”,下面的字难以辨识。看来题字的人应当是金陵人士。查《长城踞北》一书可知,石刻右上角还有“万历乙卯春”的小字,更加无法识别。
“金陵XX”落款
2、本镇口关口情形
黄花城水库大坝上,挂满晶莹剔透的冰瀑。冰封的水库,清冽如玉。仍然有细流从坝体上泄入下游。
大坝东侧,城墙伫立在崖壁之上,有一段圆弧形的条石筑就的墙体基础。据当地高寿的村民说,在修水库以前,这段墙体即是原貌,河口并无墙体,与九渡河西侧的墙体并不相连。至于河道上是否有水关,当地人从来没有见过。
河口西侧,墙体略低于东侧,亦呈圆弧形,只是没有了外层的石条,裸露出毛石的墙芯。墙体继续向上延伸,是一座关门洞,在修筑公路前,通往四海冶的行人均从此关门洞通过;据说始修于日据时期的公路,在关门洞西侧劈山穿城而出,原有的关门洞即失去了作用。
沿墙体外侧东行,开始我们本次拟订的寻找万涧口之行。
(二)黄花城北240号敌台,可能是一座附墙台
从外侧看,这明显是一座后期增修的附墙台,台子的墙体与主墙体并无咬合。台上也没有敌台结构,只是向外凸出的附墙台的结构。
因此,这是一座附墙台,并非敌台。
(距离起点1.37km 当前海拔455m)
(三)新年第一天的重大发现:黄花城东的残碑
239号敌台墙外侧,西北角上,一块质地非常好的石头吸引了虫子的注意。他用力把石块掀开,下面竟然呈现出文字!
这是一项意料之外的收获,2021年第一天的重大发现。
石碑为汉白玉材质,与常见的敌台内部及墙壁上所镶嵌的石碑相比,较为罕见;碑体为竖长的方形,四周环绕文字有边框,边框上绘有云纹花鸟纹,上端残缺,剩余的部分约为方形。
(距离起点1.56km 当前海拔492m)
碑面上的文字,大致能识别的如下:
……军务
……都御史宜黄。。。(应为谭纶)
……府地方
……刘应节巡按直隶监察
……处兵备山东提刑按
……居庸昌平等处地方
……桐城杨四畏分守(昌镇总兵)
……指挥佥事陕西
……指挥佥事
……务黄花镇
……李世臣
……
根据驴友分析,这块碑应立于隆庆三年至隆庆四年。此碑与黄花城一带其他石碑一道,证明黄花城这一带的城墙,于隆庆至万历年间重修过,修筑的先后顺序,很可能是自东向西逐段重修。
立即在长城小站群汇报,经由长城小站,通知到怀柔文物所前去收集。
另外,239敌台东侧,还有一颗崩了半面的石砲。
(四)按图索骥,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万涧口
1、垭口
还有240号敌台附近,就见到前方小长峪上方几字形墙体西侧,有一处明显的垭口,垭口低矮,其外侧通向九渡河河谷,谷中山坡平缓宽阔,是一处相对较冲的垭口。
这个位置,正是根据文献,推测的位置,即小长峪西北侧几字形边附近!
这是偶然吗?
怀着急切的心情,往垭口方向前行。
2、残墙
又往前行,远远地看到,现边墙主墙外侧,还有一道残墙,以毛石垒砌,堆在一道崖壁上。
3、关口设施
来到近前,见到主墙下一道残墙,其方向很有些奇怪。这道残墙虽可能与崖壁上的残墙相接,但走势并不是简单地延伸,而是与墙体垂直呈现一个截面。
如果是连续的墙体,应当呈东西方向横向延伸,即使被无意破坏,剖面也应当是不规则的茬口,而不是整齐的面。
就是说,这应当是有一条通道,穿过墙体,连接墙内墙外,通道两侧,砌了石墙,这是通道两侧的墙体立面。换句话说,此处是一个关口的设施!
(距离起点1.78km 当前海拔474m)
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的发现,我们进一步向崖壁靠近。
崖壁并不险峻,只是灌木丛生,较难行走。贴近砖石主墙体之侧,攀上崖壁上方,可以见到大量混合着灰渣的石堆,这是刚才所见的墙体顶端,无法直观地观察墙体情形。
(距离起点1.84km 当前海拔463m)
回至崖下,仰视那段直立的残墙,墙体借助崖壁,高高地修砌在石缝之间。由于墙体封堵严密,此处无法再往上攀。如果没有现在所见的主墙的影响,这道墙体也是相当壮观坚固。
墙体间的灰浆,显然是明代墙体。
4、平坦低缓的沟谷,定然是这一带须重点防御的关口
俯视下方沟谷,坡地平缓,黄花城向东,此前从未留意过这么险要的沟谷,这种险要的地势,是极易被选作进攻的通道,必须是重点防御之处。以前从未意识到这儿有一处的重要,而且,这也是这一带最为险要的沟谷。只是由于年久没有人行走,乱生杂木,路径难觅。但在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激烈争战对峙的朝代,这儿的攻防形势,必然严峻。
5、关口上方的守口楼
从这个关口下方仰视,上方的垭口正中,赫然稳坐着一座敌台,237号敌台。这是一座守口台,在重要的垭口之上,有一座防守严密的敌台,辅以坚固的高墙,配备足够的火力,足以让敌寇铩羽而归,甚至有来无回。
(距离起点1.90km 当前海拔446m)
守口台下方,还有一个方形石槽,似乎是穿透的石孔。这是什么?小型的碑座吗?悬眼的石圈吗?
5、谷口下的拦马墙
下行约200米,一道石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道墙西接崖壁之下,高出谷中的地面很多,坍塌的石垄石材量大,绝不是现代梯田的挡坡墙。
(距离起点2.15km 当前海拔372m)
东侧的石垄石材量更多,向上延伸至崖壁以后,继续向上方延伸了一段。
石垄向下方还延伸了一段,不知是预留的石阶路,还是坍塌所致?
这不是普通的石垄,也不是现代人所为,这应当是一道拦马墙。
继续下行,沟谷中又一道石墙,也是奇怪:石墙亦高出上方平面,与梯田挡坡墙与上方地面平齐的做法明显不同;墙体上下两边均呈圆弧形,似乎是在构筑一道掩体。是现代人所为吗?——后来问知村民,说这种墙以前就有,不是现代人所为。是啊,现代人没有理由构筑这样的墙体,毫无实用之处。
那么,这道墙又是什么?与此前的那些元素有关吗?
无庸置疑,这条沟是曾经的防御体系,上方的垭口,是一处关口!
这处关口,会是我们要寻找的万涧口吗?
——应该说,万涧口在这儿的可能性非常大。
位置:符合《四镇三关志》在小长峪西侧的描述;符合《昌平州志》在小长峪北的描述——在小长峪西北方向几字形墙体的西侧垭口,古代人方位判断难以准确,这在多种志书中均有体现。
实物遗存:存在大量关口的遗物:关口设施(通道残墙)、早期隘口墙、守口台、拦马墙,两侧有马面等;
谷口特征:明显有关口所具备的特征整条沟谷地势平缓,接近河道处甚至可以通众骑,接近墙体处应当经人工铲削,稍显陡峭,但马亦可通行,内通小长峪西侧低缓的垭口,一旦攻破此处,将进入一马平川的山前平原,如入无人之地。
这条沟,村民叫它棒槌峪。
(五)口楼东沟不会是万涧口
但是,我们还是不放心。这条沟位于二道关内,东口楼内侧,如果这儿是万涧口,必然先通过口楼村东口进入。那么,口楼村东口会是万涧口吗?
如果是,那进犯口楼村东口以后,并不能进入中原王朝劫掠,这不是进犯目的。要想达到进犯目的,还需要进一步向本镇口入侵,而防卫森严的黄花城本镇口,曾经击退多次敌寇的进攻,岂是那么容易进犯?
显然,寻找一个边墙主线上的薄弱环节进犯,才能达到进犯的目的,口楼东口不符合这一条件,必然另外选择进犯目标。
另外,口楼的关墙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突然意识到,不仅是口楼的墙体,包括边墙的主线的墙体,修建得其实都挺晚,直至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以后,才开始大规模地修筑连续的墙体。
就是说,万涧口作为敌虏进犯之地的时候,口楼东口还是畅通无阻的。
还有其他可疑的地点吗?
我们需要进一步证实。
向口楼村一位高寿村民吕朝宽打听到,村东向南有条沟名口楼东沟,向南可通小长峪,道路并不好走。
于是,我们决定探察一番,以进一步消除疑问。
站在口楼村内向东眺望,可以看得见大长峪口的位置。
那一带山势高峻,人马难行,并不是一处可以轻易进犯的关口。所以《四镇三关志》在进犯中,提到向东进犯,向西进犯,唯独没有提到进犯大长峪口。
而大长峪口至小长峪口一线,同样是山势险峻,那一段被驴友称为十八蹬,海拔接近千米,也不是敌虏进犯之处。因此,可能的进犯之处,还是在小长峪附近。
沿口楼东沟南行,现在已经是一条水泥路,虽不知古时道路状况,但谷口宽阔,应不难行。
再往上行,山坡陡峭,不但马匹无法行走,即使单人,也走得艰难。
接近山顶,沟谷分岔,右手边向西通几字形边最高处,向东则翻越一个垭口,那个垭口没有墙体,下方通往小长峪口。
我们选择通往主墙体的路线。经过艰难跋涉,终于到达长城之下。
(距离起点7.60km 当前海拔539m)
几字形西北角,是236号敌台,实际也是一座马面。其向外凸出,上层并无敌台的结构。
236敌台外侧,即是我们刚刚走过的沟谷。这条沟谷,会是万涧口吗?
——既然是进犯,为何不选择易于进攻之处,而选择这样一条难于逾越的山岭?
而且这条沟谷内侧,也是险峻难行。
仅仅数步之遥的237号敌台处的垭口,非常低矮平漫。如果进犯,这儿必是绝佳之处——这就是我们实地发现了关口设施、有残墙、有守口台、有拦马墙的棒槌峪口,最为可能的万涧口所在之处。
东侧还有一个垭口 ,下方即是小长峪。小长峪口有自己的关口名字,当然不会是万涧口,但小长峪口上方的山梁垭口,即口楼东沟接近山顶分岔处的东支山梁,会是万涧口吗?
如果是,同样面临一个问题:那儿不是长城主线,翻越那道梁,还需要攻入小长峪,才能够入得关内劫掠,为什么不说犯小长峪,或者说犯万涧口并小长峪?
而且小长峪口关口低矮,地势平坦,但关口却极为简易,关城低矮,明显是防御等级偏低的布局。如果此处是敌虏极易进犯之地,定然不至于设一小关,如此潦草。
小长峪口向东,地势如拔地而起,扶摇直上,从海拔300多米的谷地,直奔海拔千米左右的十八蹬-吹风坨方向而去,那一带边墙外侧,连驴友的途步轨迹都罕见,显然不是敌虏可以进犯之处。
小水峪口以东,山梁分为南北两列,山势均高峻奇险,北列是黄花城-几字形边向东的延伸线,南列则是十八蹬-大长峪-南冶口的山梁。边墙由几字形边翻下北列山梁,迈上南列的十八蹬-大长峪一线的山梁,其实还是遵循在内侧山梁设置防线的原则。
而两列山梁之间,自小长峪口向东北,除了一个小口翻越通口楼东沟的支沟外,主沟向东北方向延伸很远,基本是一条死沟,连驴友轨迹都难以寻找,基本是断头路。
那么,小长峪口向外,也不可能是万涧口所处的位置,包括口楼东沟的支沟。
为了证实这一点,出小长峪关门,向外寻找了一番。
(距离起点8.32km 当前海拔335m)
这就是口楼东沟翻越山梁的支沟垭口,垭口处还是很陡的,很不容易下行。与几字形边西侧垭口比,极难通行。如果选择进犯,肯定选择西侧的垭口,而不是东侧的垭口。
(距离起点8.65km 当前海拔351m)
就是说,口楼东沟是万涧口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还是棒槌峪上方的垭口。
(六)小长峪堡
离开小长峪口,途经小长峪堡。这是一座小型城堡,基本呈梯形,南墙长,北墙短,每边约不到百米。城堡保存尚好,北墙、南墙有一定损毁,东北角塌断一口。
(距离起点9.09km 当前海拔325m)
堡门设在南墙,城门内西侧设有上墙马道。
城堡西倚山崖,北靠几字形边。
东墙南端有水孔,可容孩童爬行入内。
另外,小长峪口关门内侧门西旁,有较高的残墙,不知是否修复前的旧墙?或者是早期墙体?
(七)口楼村向吕朝宽老人的讲述
1、口楼村东口有关门但只有一座镇关台
在口楼村向吕朝宽老人打听一些事情的时候,老人带我们实地观察了口楼村东口的关口设施。
位于村内的273号敌台。
正对着273号敌台村口道路的位置,是以前关门洞的位置。至于水关,村里从来没有人见过。经向老人确认,关门南侧的墙体下,并无敌台,就是说,口楼的名称由来,仅源于北侧的那座楼子,口楼东口的镇关台仅此一座。
2、万箭是晚见
关于万箭这个地名,实为晚见,由于山高岭峻,日出得晚,所以叫晚见,不是万箭。后代以讹传讹,成了万箭。
3、火门洞及石塔
火门洞在棒槌峪在口楼村的谷口下方不远,口楼村的二道关墙体向南侧山崖延伸的崖壁之下,山势嵯峨,难以攀爬。山上有个石洞,曾有道人在此修炼,每日做饭时,炊烟由洞中弥散,因而被称为火门洞;洞中被柴烟熏黑;附近有一座石塔,高约2米。
据说,在此修炼的道士是腿拐李(铁拐李)。
因为我们自己的行程安排,此次没有前往察看这座火门洞及石塔。
4、腿拐李(铁拐李)在口楼村的故事
知道腿拐李腿是怎么瘸的吗?
二道关北有座山,以前叫大黑山,腿拐李把它改名为鳞龙山。
腿拐李上鳞龙山打柴,背着捆绑柴草的木架子,看到两个和尚下棋,就把打柴的工具扔在一边,看人下棋。和尚下着棋,一人吃了一个大桃,把桃核扔了。腿拐李嘴馋,拣起桃核吸了几口。回头再看带来的工具,已经朽了,不知多少年过去了。
两个和尚要带腿拐李走,腿拐李说我走得慢,跟不上你们。和尚说我们带着你。于是两个和尚带着腿拐李从鳞龙山往黄花城的墙上跳,由于腿拐李力气小,慢了一步,腿磕在墙沿上,把腿磕伤了,从此变成了腿拐李。
从此腿拐李在火门洞修炼。
小结:
口楼村南的棒槌沟上方的垭口,即是消失于人们视野四百多年的明长城关口万涧口。
这个垭口,位于小长峪口西北侧,几字形边墙西侧的垭口,237号敌台处。
为什么不是小长峪东垭口:
首先此处并非边墙主线。
其次,如果是此处,攻入这道垭口后,必须再攻入小长峪口,才能进犯关内,从此处进犯,定然会连续描述最终进攻小长峪口,而《四志》仅提万涧口而不提小长峪,应与小长峪口无关。
其次,假使万涧口就在此处,敌虏连续进攻2道关口,如不成功,由于空间狭窄,可能会被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得不偿失。
为什么不是几字边最高处:
几字最高处,内外皆险,皆不通骑,仅让少数敌虏弃马攻入关内,很快会被消灭,无法形成有影响的进犯,即使得逞,劫掠的物资也无法带回。
为什么不是二道关东支墙附近:
二道关东支墙在主线边墙以外,自大长峪进犯,自然要犯关内,可以大肆劫掠,向外进犯没有任何意义。
为什么不是万箭:
首先是万箭在边墙之外,敌虏来犯,目的是入关劫掠;不犯关内而犯边墙之外,就违背了进犯的目的;
其次,万箭在大长峪东北,而万涧口在小长峪西北,二者的距离不是一点半点;
其三,万箭地名源于晚见,与万涧并无关系。
为什么不是口楼村东口:
《大清一统志》卷五记载,”小长峪口,在昌平州北六十里,其北有万涧口,南接小长峪,北接二道关墙,有犄角之势。“
如果万涧口是口楼村东口,则小长峪口至万涧口只有两点,所谓犄角,一般指三个点构成,两点为线,三个点才会有角,才会有三足鼎立,有犄角之处。
万涧口与口楼村东口的关系:
万涧口这个关口废弃的比较早,早期二道关只在北侧防四海的敌虏来犯,与主线长城相同,并没有完整的墙,因而可以直接入犯万涧口;后期修了完整的墙以后,口楼东口被墙堵住,基本无法直接进犯万涧口,因而万涧口失去了防御的意义,逐渐废弃。
万涧口的废弃早于石湖峪口:
《四镇三关志》中对石湖峪的修建年代还是作了一个交待,但涉及关隘城堡的乘障部分,却口 字未提万涧口。
石湖峪口被封堵,应当在万历年间,重修黄花城一带边墙之时,对墙体加固、加宽、加高,高大坚固的砖石墙体,令敌虏无法攻上城墙,因而防御的重视程度降低,从此不知该口准确位置。
而成书于万历二年的《四志》未提及万涧口,当是此时该口已经废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万涧口的废弃,应自大规模筑墙的时候,嘉靖三十年,黄花城修筑连续的城墙,二道关的连续墙体,应大致也筑于这个时期;修筑连续墙体以后,口楼村东口被封堵,万涧口逐渐被大家彻底遗忘,从此在人们视野中彻底消失。
因此,万涧口废弃的时间比石湖峪更早。
与横岭有关的几个地名:
1)横岭
《昌平州志》载:黄花镇下隘口,“十里曰南冶口。有水关通步缓,其北二十里外有横梁,又名横岭,州境 止此”。
至今黄花城、口楼、驼岭关一带村民,仍然知道横岭这个地名,而且大致在三岔(南冶口)附近。
2)西横岭
如前撰述,《四镇三关志》卷之十《夷部考》夷部.昌镇夷部.入犯载:"......由永宁州东下四海冶,过西横岭东南曲莺嘴崖,南犯南冶口。正南至三岔口分路,东雪山东庵,西由草寺儿、大长峪西行,过石垛子犯万涧口,过南横岭由西盘道、杏树台东入三道关犯黄花本镇口。由灰子塘亦犯本镇口。由周四沟、南山、宋王驼南下,亦犯本镇口。由莺查儿犯西三道关,由韩家川、老长城犯鹞子峪。俱黄花镇一带地方。"
根据这段描述,西横岭当在今延庆怀柔交界的双界山一带。
本次路遇一黄花镇的村民,说到当年修安四公路,在杏树台梁处挖出一块石碑,上有三个大字“西横岭”,正与史籍记载相符。
3)南横岭
如前所述,还有一处南横岭。这道南横岭,当在杏树台梁(西横岭)之南,靠近杏树台的位置。具体所指尚不清楚。
4)西三道关
西三道关当在韩家川(汉家川)北侧,初步判断,或为营城隘口墙附近。
2020-1-1,3日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