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国之乱到靖难之役,历代都走不出先分封后削藩的循环

让皇室子弟领兵,从来没有什么好结果,基本上都是导致兄弟阋墙,手足相残。

汉朝初期的时候,还有一些项羽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存在,刘邦为了掺沙子,在这些诸侯王周围分封了一些自己的兄弟子侄为诸侯王,进行控制。还有一些朝廷当时无法直接有效控制的地区,也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为诸侯王。

刘邦的本意当然是认为,在这种比较混乱的时候,自己的兄弟子侄有血缘关系,是最值得信任的,要比那些还没有血缘关系的诸侯王更可靠,有利于朝廷控制这些地区。换句话说,就是中央集权管不到的地方,用血缘关系来提高忠诚度,增强控制力。

第一代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是经过两三代人,问题就开始出来了。分封的第一代宗室子弟除了血缘上比较近,还曾经有过一起生活的经历,也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相互之间也比较了解和信任,所以还不太容易出现叛乱。

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情况就变了。首先是血缘上就远了,以前一奶同胞的兄弟,现在只是堂兄弟了。其次是各自都是在各自的封地长大的,没有一起生活朝夕相处形成的感情基础,相互之间也不信任,对继位的皇帝和诸侯王来说,那些遥远的堂兄弟还不如自己身边的大臣可靠。

更重要的是第三点,经过之前的积累,朝廷已经有能力对这些地方直接进行控制,不需要通过诸侯王来控制了。而诸侯王经过之前第一代人的积累,在自己的封地上也形成了固定的既得利益,谁都不愿意轻而易举的放弃,这就是直接的利益冲突了。

所以,汉高祖时期,这些宗室诸侯王对朝廷来说,是需要依赖的力量。到了汉文帝时期,一开始汉文帝入朝继位时还很怕功臣集团,就是因为有宗室诸侯在外面夹辅王室,他才能安心的在长安当皇帝。这时候的总是诸侯也还是在发挥正面作用。

但等到汉文帝逐步把功臣集团打压下去之后,已经完全控制了长安的局面,要考虑的就不是自己的安全问题了,而是能否把诸侯王控制的地盘也纳入朝廷的直接控制范围。但这时候朝廷的实力还达不到,所以刘濞颉抗朝廷,汉文帝也还是忍让。

到了汉景帝的时候,朝廷已经不存在能够威胁到皇权的力量,就开始考虑逐步加强对地方上的控制的问题。晁错被杀之前之所以受到汉景帝的很大信任,就是因为他一直在为景帝削藩出主意,这是景帝最想做的事。从这个角度说,七国之乱也可以说是景帝削藩逼出来的。

七国之乱之所以能够发生,就是因为这些宗室诸侯王在地方上是完全自主的,朝廷除了进行一些政治上的监视和控制之外,各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上完全是自己说了算,政治、经济都是自己控制的,并且有自己的军队,战时还可以征发自己国内的老百姓充军。

西晋是第二个让总是诸侯王领兵的失败例子。

在曹操时期,独挡方面的将领基本上都是他的宗族子弟,比如夏侯渊、曹仁,到曹丕时期主要也还是曹真、曹休、夏侯尚,曹操临死前甚至有意让他的儿子曹彰镇守关中。曹操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这时候对其他人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所以对自己的宗族子弟更加信任,让他们独立领兵镇守一方。

曹操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世家大族已经完全不把自己和国家利益捆绑在一起了,而是有自己独立的利益诉求,经常把家族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所以,曹操任用宗族子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到了曹丕去世之后,对自己的兄弟子侄严密控制,司马懿逐步崛起,最后果然是司马懿篡夺了曹魏的皇权。

在高平陵之变之后,司马懿吸取曹魏防范宗室过严导致皇权旁落的教训,就开始用他的兄弟子侄掌握兵权,他的几个儿子也都镇守地方,握有兵权。除了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先后掌权之外,他的其他几个儿子也都分别掌握兵权,比如琅琊王司马伷,他的侄儿司马望,在西晋建国之前,就已经在地方上掌握兵权了。

司马炎篡位之后,分封宗室,而且很多宗室都带有将军军号,征镇安平都有,不一而足。这是为了防范当时的世家大族像司马懿一样篡夺皇权,夹辅王室,但结果是在中央出了问题,朝廷的权力斗争最后发展到征召外地的宗王率兵进京解决,从而演变成了八王之乱,一直到西晋在永嘉之乱中走向灭亡。

南朝时期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为了防止世家大族威胁皇权,各朝都分封宗室为诸侯王,领兵镇守地方,作为朝廷的声援。但在皇权继承交替之际,就容易出现宗王直接率兵进攻都城,取代皇帝的情况。当然,在南朝也出现了一些朝廷混乱的时候,宗王率兵平叛,延续国祚的情况,比如侯景之乱后,梁武帝萧衍死去,梁元帝就率兵平定了叛乱,继位为梁元帝。

唐朝初期也大量存在类似的情况,一些宗室王侯在地方上拥有兵权,但结果同样是出现了骨肉相残的情况,唐太宗时期,就出现了自己的亲儿子率兵叛乱的事情。但在武则天篡夺皇权的时候,一些宗室诸侯王也能起兵反抗。一直到安史之乱后,唐玄宗还曾试图让他的兄弟子侄率兵镇守地方,平定叛乱,但很快都被肃宗压下去了。

五代时期的情况更加糟糕,因为五代时期政治混乱,传统的伦理纲常已经难以维持正常的君臣关系,所以出现了大量的义子,但最后却出现了亲儿子继位后,被干儿子起兵夺权的情况。比如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李克用的亲儿子,但最后起兵反对他的是李克用的干儿子李嗣源,也就是后唐明宗。

宋朝建立之初,人心还没稳定下来,赵匡胤对自己的亲弟弟也是委以重任的,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他死后,被亲弟弟夺取了帝位,他的两个儿子反倒没什么好结果。宋太宗登基后,才开始改变之前厚待宗室的政策,对宗室进行严格的控制和防范,宗室不仅不能掌兵,而且不能担任实际职务,也没有封地,即便是以宗王的名义之藩,实际上也是流放,并没有什么实权。

到了明朝初期,朱元璋也大量分封自己的子弟为诸侯王,镇守地方,并以护卫的名义给以一定数量的兵权,并且沿边的秦王、晋王、燕王和宁王都有带兵出征的经验。结果又把之前各朝代的历史又重演了一遍。建文帝继位以后,试图削藩,却被燕王朱棣打败。而朱棣当皇帝后,逐步废除了宗王的兵权,把在各地的宗王变成了圈禁。

(0)

相关推荐

  • 在古代王朝,外戚、权臣、宦官专权轮流上演,谁对皇权威胁最大?

    宋朝以前,宦官.外戚.权臣,可以说是历史上对皇权威胁最大的几股势力之一,其中两汉以外戚最为严重,唐朝则以宦官最为严重,而权臣则穿插于其中.自宋朝以后,随着皇权的进一步集中,这几股势力对皇权的威胁最终逐 ...

  • 司马懿篡权后,曹操在世的儿子还有4位,他们为何不起兵讨逆?

    文/格瓦拉同志 高平陵之变后(249年),司马懿篡权上台,俨然成为曹魏不戴皇冠的准皇帝,世人都清楚改朝换代的时刻即将来临.按照常理推测,面对着即将发生的江山易主局面,曹魏的宗室成员们责无旁贷地应该举兵 ...

  • 百年一日:东晋建国

    臣子没上去,皇帝没下来,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天就演完了. 文/全历史 李曳白 318年4月26日,漂泊到江南的皇室子弟司马睿,在南京(时称建康)定都称帝. 司马睿建国,不但让司马家的基业花开江左,继续存 ...

  • 历史上被分封制害苦的四大皇朝

    分封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王朝统治的一个重要制度,自商代开始,天子分封诸侯,到了周代,天子大行分封,分封制度,成为社会经济力和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代,分封制乃是维持统治的最重要手段,毕竟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 ...

  • 同样是开国之初分封,周、汉、晋三朝,为何结果却迥然不同?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两种行政管理制度,其中的分封制是早期统治阶层比较喜欢用的方式,历史比较典型的是周.西汉和西晋,后来的明朝虽然也形成封国,但所封诸王基本没有地方行政权力,只享受王的 ...

  • 第二十五战:七国之乱(6)文帝钦点的真将军

    文帝六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 文帝命宗室刘礼为将军,屯军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军棘门,河内郡守周亚夫驻守细柳. 三军警备,以防匈奴入侵. 文帝比较厚道,总搞形象工程,亲自去劳军. 到了灞上和棘门,文帝一行 ...

  • 第二十五战:七国之乱(5)景帝削藩

    文帝死后,已经持续了近四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仍在释放着强大的惯性. 因为他将"黄老之术"交棒到了他的皇后,即后来的窦太后. 窦太后不像当年的吕太后那样强势,她对于政策的影响力是依靠持 ...

  • 第二十五战:七国之乱(2)釜底抽薪

    刘恒继位稳定政局后不久,体现他命好的第一个环节出现了,他遇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贾谊. 这个人,可以说是西汉最终能成功转型的总设计师. 贾谊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三年,但把他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文 ...

  • 第二十五战:七国之乱(1)新领导如何空降虎狼单位

    这场战争,水平不高,但名气不小. 在人们对西汉历史的印象中,似乎刘邦一死,就是吕后虐情敌,然后大忠臣周勃陈平挽救革命,后来就是周勃他儿子周亚夫再次拯救刘家危局. 说的跟刘家要死一样. 周勃跟周亚夫,这 ...

  • 周亚夫平叛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 年(汉景帝三年),吴.楚等地诸侯王反叛朝廷. 焦急万分之际,汉景帝刘启脑中立即闪过父亲文帝临终前的嘱咐:"我死后,如果国家有什么紧急事故发生,你可派周亚夫统率汉兵,平定乱事.& ...

  • 西汉七国之乱: “清君侧,诛晁错”以吴王刘濞为首七王起兵叛乱

    西汉七国之乱是发生于公元前155年(汉景帝二年),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一起起兵叛乱,故又称之为"七王之乱&qu ...

  • 七国之乱是政治原因,还是皇室私怨?谈七国之乱的深层政治背景

    景帝三年,汉帝国爆发了一场以吴王刘濞为首的,旨在推翻中央政权的藩王叛乱,史称"七国之乱".三个月后,叛乱就被周亚夫平定,时间虽然不长,却暴露了汉帝国初年,中央政府与藩王之间不可调和 ...

  • 七国之乱前,各参与方的战斗力怎么样?

    七国之乱,参与方包括: 1.汉,代表人物:汉景帝. 2.吴,代表人物:刘濞. 3.楚,代表人物:刘戊. 4.诸齐,代表人物:齐王刘将闾.济北王刘志.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 ...

  • 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五胡乱华?

    西晋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乱的大一统王朝,因为他的内斗直接导致了汉民族几近灭亡.那到底西晋做错了什么,导致了八王之乱摧毁西晋呢? 其实每个王朝都会有内部的动乱,只要是流着皇室血脉的后代,都会为了至高无上的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