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谈有时候比死扛更需要勇气,可惜崇祯不是有这种勇气的人

皇太极登基的时候,后金内部的情况也不太妙。一方面是皇太极当时在后金内部掌控的八旗军队并不占据绝对优势,另一方面是后金也遭遇了严重的天灾,出现了大量饥民。所以皇太极在登基之后,就对袁崇焕放出来的试探气球反应很积极,希望能够通过和谈,达成类似辽与北宋那种关系模式,即由明朝以无论什么名义每年定期给予后金一定数量的钱财物资,后金则不继续进攻明朝。

在崇祯登基之前,天启其实对袁崇焕还是比较信任的,袁崇焕把皇太极愿意和谈的消息上报朝廷后,朝廷给的反应也还是比较积极的,大体上可以总结为八个字,也就是和战在我,叛服由之。

同时,明朝在关外已经接连丧师失地,基本上完全放弃了抚顺,沈阳,清河,辽阳,大凌河等地,退守山海关一线。在孙承宗和袁崇焕先后主持下,一直在不断经营关宁锦防线,初步有些成绩,算是站稳了脚跟,并且在宁远大捷中用大炮击中了努尔哈赤,导致努尔哈赤之死。所以,明朝这边的形势开始好转。

但这时候明朝朝廷内部正忙于党争,阉党和东林党正斗得不可开交,袁崇焕最终在阉党的攻击之下,不得不辞职回乡。袁崇焕被弹劾的一个重要罪名就是擅自与皇太极议和,超出了朝廷给予他的权限,反对议和者并反复援引宋朝以岁币购买和平政策的失败为理由,议和的事就搁置下来了。

崇祯登基后,诛灭阉党,同时大量启用原来被阉党弹劾罢官的官员,袁崇焕也在这个政治环境中又被重新启用,并被升任为蓟辽督师,负责对后金作战。之后,袁崇焕一边继续整军经武,经营关宁锦防线,一边与皇太极书信往来继续进行和谈。但因为受制于当时清流反对和谈的舆论,和谈始终没有多大进展,皇太极也终于失去了耐心,因为内部矛盾实在是等不及了,不容他慢悠悠的和谈。

皇太极在登基后不久又尝试性的进攻了一次宁远,但同样没有得手。双方基本上形成了僵持局面,明军凭坚城据守,避免与后金军队野战,后金军队求野战不得,野掠也已经无法得到补充。于是皇太极突然率兵西出蒙古,从居庸关进入长城以南,长途奔袭京城。

但这时候皇太极的目标仍然是通过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来逼迫明朝同意签订合约。为了达成和谈,皇太极的要求一再降低,从最初要求与明朝皇帝抗礼,逐步让步到同意在双方正式文件的格式上,清朝皇帝比明朝皇帝低一格。但清军这时候毕竟是孤军深入,所以随着勤王的明军不断赶来,而清军在京城外围的野战中也并未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所以皇太极最后不得不在还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就主动撤退了。

宁锦大捷和京城外围的野战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清军的士气,鼓舞了明军抵抗的决心,清军在明朝君臣眼中也不再是不可战胜的敌人了,还是可以打一打的,所以朝廷内部的强硬派声音又大了起来,并最终诛杀了主张议和的袁崇焕,完全堵死了和谈的路。

但他们却没有看到,此时的明军虽然击退了长途奔袭的皇太极,但明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从而错误的估计了形势。而且,强硬派也没有看到,持续的对后金作战,已经成了明朝财政的一个巨大负担,而明朝为了持续作战又不得不不断加税,实际上已经成了民不堪命的局面,压垮了大量的自耕农,使他们成为了流民,明朝内部统治也在越来越危机重重。

崇祯这个时候其实也是愿意和谈的,尤其是在皇太极刚率军围攻京城的时候,崇祯大惊失措,是很愿意议和的。但是随着明军援军逐渐赶来,对清军形成优势,加上朝廷舆论压力太大,崇祯自己也不坚持议和了,而是随着舆论压力走,放弃了唯一可以让明朝稍微喘一口气的出路,选择了死扛。作为一个君主,这其实并不是负责任的态度。

有时候,妥协比死扛更需要勇气,尤其是当所有人都认为应该坚持死扛的时候,能顶住压力,断然妥协,反而更能体现除自己作为主权者的权力。皇太极第一次围攻北京虽然未能达到议和的目的,但是通过抢掠京城周围,已经获得了大量国内急需的物资,可以支持度过危机了,然而明朝却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自己内部的压力,只好把压力继续转嫁到农民身上。这样,皇太极时期清军多次奔袭北京,虽然未能直接打开灭亡明朝的通道,但是却在不断动摇明朝的统治基础,也就是民心向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