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最难打的是哪个兵团?华野战损比数字让人很意外
淮海战役共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围歼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其中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时候,解放军的战损比是最高的,达到一比二点五,而到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三个兵团的时候,战损比只有一比九点五,相比之下,围歼黄百韬兵团是非常困难的,牺牲很大,也非常惨烈。
黄百韬兵团原本下辖三个军,除了他自己嫡系的二十五军,一百军,还有广东的六十三军个六十四军,总共四个军,约十万人。但是从新安镇撤退的时候,原本要从海路撤退的驻海州也就是连云港的川军四十四军临时改为从陆上撤退,从而临时配属给了黄百韬兵团指挥。
黄百韬也是个实在人,别人对待这种临时配属的部队都是用来当炮灰,但是黄百韬却命令二十五军和六十三军掩护,结果耽误了两天撤退的时间。四十四军过运河之后,二十五军已经被解放军追上,二十五军只能边打边撤,六十三军则因为行动迟缓,被解放军追上包围了。
此外,四十四军因为撤退的时候携带了大量物资,以及机关工作人员和学生,在通过运河铁桥的时候,一辆十轮大卡车卡在了桥上,不能动弹,影响了全军的渡河速度。加之黄百韬兵团当时只有一个工兵营,被周志道强行要去辅助一百军过河,所以也没有其它桥梁,十几万人只能从运河铁桥上通过,更加延误了时间。
所以,过运河之后比较完整的只有六十四军一个军,周志道的一百军被消灭了一个师,二十五军也有一个师基本上被打残了,六十三军更是完全被切割包围在了运河以东,剩下能战斗的兵员总共大约只有八万人了。其中四十四军的战斗力没有什么保证,所以当时剩下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数量其实并不多。
但即便如此,华野打起来也非常吃力。因为一方面要分兵继续围歼六十三军,一部分要从鲁西南直插徐州与碾庄之间去阻击从徐州出来救援黄百韬兵团的国军部队,能用来全部投入歼灭黄百韬兵团主力的部队,实际上数量也很有限。所以,华野只能先全力歼灭六十三军,同时又要切断黄百韬兵团和徐州之间的联系,为接下来围歼黄百韬兵团主力做准备,这当然是非常困难的。
不过,在粟裕的全力调度之下,六十三军很顺利的被解决了,黄百韬兵团其余部队在渡过运河之后,也没有能够突破解放军的阻击阵地,去和救援的邱清泉和李弥兵团汇合,所以还是将黄百韬兵团包围在了碾庄的狭小地域。在此期间,邱清泉兵团奉国军统帅部的命令,集中全兵团炮兵猛攻,对解放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这也是《亮剑》里李云龙说的,他从晋西北带出来的老兄弟都已经牺牲了,他只能从找赵刚那里死皮赖脸的要俘虏。而剧中的华野首长在面对来打小报告的师长说,不信你把你那个师拉到赵庄阵地上试试看?就是因为李云龙当时就是在徐东阻击战的阵地上死守,为华野其他部队围歼黄百韬兵团争取时间。
而且,黄百韬兵团被包围之后,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马上奉命向东进攻,进行救援,这就让黄百韬兵团的官兵觉得还是有希望得救的,所以士气并不低落,战斗意志还比较顽强。这样,华野打起来就特别费劲了,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的伤亡作为代价。
黄百韬兵团的弹药相对而言也还是比较充足的,也没有试图突围,所以阵地始终保持的比较好,华野只能从四十四军和一百军阵地上突破,六十四军和二十五军则始终坚持抵抗,这也是华野打起来特别费劲的一个原因。相比之下,杜聿明集团虽然有三十万人,但是因为被围而不攻十天,给养基本上消耗完了,到雪停了的时候,饿得已经没有力气突围了,早已军心瓦解,刚一开始突围就全都溃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