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颜真卿“篆籀笔法”,学颜体将事半功倍,很多人盲目写了一生

颜真卿书法,远法王羲之,近学褚遂良,后拜张旭为师,得“笔法十二意”,从而深谙笔法秘诀,并以此为基础,改造初唐秀美书风,苏东坡称“颜鲁公书,雄秀独出”。颜字融“篆籀笔法”,嫁接于楷行草,其笔法并无更易,无非是中锋行笔、藏锋起笔、回锋收笔。实际上,“篆籀笔法”就是篆隶的运笔方法,即用平画书写,结字是宽结的。这种笔法写出的字有古拙纯朴、结体庄严、气韵淳厚等特征。而《郭虚己墓志》与《多宝塔碑》等早期作品,颜真卿还处于模仿学习阶段,并未将变法后的“篆籀笔法”运用其中。(本文作者:语默,号不知先生,字以少。)

颜字贵在表现,简化用笔程序——省略顿笔、按笔、折笔,仅剩圆转与提笔,亦是“篆籀笔法”的特点。若得“篆籀笔法”,学颜字将事半功倍;颜字何以能雄浑奔放?正是“篆籀笔法”之功,此乃颜字“笔法秘笈”。颜真卿不仅承继了“篆籀笔法”,更是将“篆籀笔法”推向了高潮。,迄今为止,估计将来也不可能有人在“篆籀笔法”上超越颜真卿。

清代王澍在《虚舟题跋》中赞曰:“得篆籀正法者,鲁公一人而已。”而今学颜字者甚众,却被“丑怪”或“馆阁”习气浸染,学颜字务必追本溯源方得其真经。颜真卿能以“师古”为“创新”法则,完全区别于今人的自欺式的“创新”。切记,以古为“新”方为正途,颜真卿可谓之表率,不仅博采众长,匡正二王流弊,融合古今南北,又能推陈出新。

“篆籀笔法”,与平画宽结相生,与斜画紧结相克。细观颜真卿晚年书法,如《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大唐中兴颂》、《争座位帖》、《裴将军诗》等,即是用的“篆籀笔法”。这些变法后的成熟作品,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加粗点画、收缩撇捺、撑满四周,呈中宫环抱之势,使其字间紧密、字内舒朗,章法豪迈。

《麻姑仙坛记》为楷书“篆籀笔法”的扛鼎之作,得“屋漏痕”、“印印泥”之意趣,这类厚实凝练的作品,运笔速度因缓不宜疾,行笔需要有阻涩质感,且行且阻、且阻且涩。骨力挺拔、遒峻紧结、奇峰突起。

《颜勤礼碑》消解了“蚕头燕尾”,更显其苍劲古拙,亦是“篆籀笔法”的成功典范;《颜家庙碑》笔力雄健、气势磅礴、雍容大度。亦是得“篆籀笔法”精髓的楷书之佳作。

《颜家庙碑》庄重笃实,刚劲严整、雄伟挺拔,精采四射,极受世人推崇。古人称“此《家庙碑》乃公用力之作,年高笔老,风力遒厚,挟泰山岩岩气象,加以俎豆肃穆之意,故其为书庄严端悫,如商用彝鼎,不可逼视……岂知宁朴无华,宁拙无巧,故是篆籀正法。”

《大唐中兴颂》的笔画不露筋骨、平稳方正、雄伟奇特。更为称奇的是——岩奇、文奇、书奇,有“摩崖三绝”之美誉,被历代学颜名家所推重。黄庭坚有诗赞曰:“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名崖《颂中兴》。”“篆籀”之气象扑面而来,让人无法不啧啧称赞!

用“篆籀笔法”写行书,当首推《争座位帖》,此帖可与《兰亭序》媲美,下笔轻、重、缓、疾,皆在一气呵成中完成,书如其人、思绪飞动、笔画绵延,苍古圆劲、正气弥漫。米芾说:“《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

古人虽未有提出过“篆籀笔法”的先例,而用此笔法写的作品却并不鲜见,譬如《吊比干墓文》、《唐邕写经颂》、《泰山金刚经》、《文殊经碑》、《隽敬碑阴》、《曹植庙碑》、《章仇禹生造像》及《龙藏寺》等皆是此笔法之代表。唐代除了颜真卿之外,褚遂良亦是“篆籀笔法”的大家,清代书家伊秉绶用隶书写颜字,更是将此笔法用到了极致。

今人学颜真卿的书法,往往停留在对“器”的认识,而忽略了重要的“篆籀笔法”。无论是褚遂良所言的“用笔当如印印泥”,还是张旭所讲的“用笔当如锥画沙”,以及颜真卿所言的“屋漏痕”,都与“篆籀笔法”息息相关。王世贞称赞颜真卿的《裴将军诗》说:“书兼正行体,有若篆籀者,其笔势雄强劲逸,有一掣万钧之力,拙古处几若不可识。然所谓印印泥、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者,盖兼得之矣。”悟得“篆籀笔法”,乃学颜字捷径;而学颜字之初,应了解“篆籀笔法”;搞懂“篆籀笔法”,学颜真卿书法不难矣!

(本文作者:语默,号不知先生,字以少。诗人、思想者、书画篆刻研习者,著《语默文集》。代表作《世界就在这里》、《思想末世论》、《道德黑洞》、《未来历史》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