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论律体诗(选录)
宋·吴可《藏海诗话》
七言律诗极难作,盖易得俗,是以山谷(即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别为一体。
七言律诗一篇中必有剩语,一句中必有剩字。如:“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如此句无剩语。
宋·杨万里《诚斋诗话》
《金针法》云:“八句律诗,落句要如高山转石,一去无回。”予以为不然。诗已尽而味方永,乃善之善也。子美《重阳》诗云:“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夏日李尚书期不赴》云:“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唐人诗:“葛溪浸淬干将剑,却是猿声断客肠。”又《钓台》:“如今亦有垂纶者,自是江鱼卖得钱。”唐人《长门怨》:“错把黄金买词赋,相如自是薄情人。”崔道融云:“如今却羡相如富,犹有人间四壁居。”
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予常与林谦之论此事。谦之慨然曰:“但吾辈诗集中,不可不作数篇耳。如老杜《九日》诗云:‘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不徒入句便字字对属,又第一句顷刻变化,才说悲秋,忽又自宽,以‘自’对‘君’甚切,君者君也,自者我也。‘羞将短髪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将一事翻腾作一联,又孟嘉以落帽风流,少陵以不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诗人至此,笔力多衰,今方且雄杰挺拔,唤起一篇精神,自非笔力拔山,不至于此。‘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则意味深长,悠然无穷矣。”
宋·严羽《沧浪诗话》
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律诗难于五言律诗,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
五言律诗,固要贴妥,然贴妥太过,必流于衰。苟时能出奇,于第三字中下一拗字,则贴妥中隐然有峻直之风。老杜有全篇如此者,试举其一云:“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散句如“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虫出玉佩藓,燕舞翠帷尘”,“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老马夜知道,苍鹰饥着人”,用实字而拗也。“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檐雨乱淋幔,山雪低度墙”,“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用虚字而拗也。其他变态不一,却在临时斡旋之如何耳。苟执以为例,则尽成死法矣。
元·杨载《诗法家数》
律诗要法:
起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过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七言:声响,雄浑,铿锵,伟健,高远。
五言:沉静,深远,细嫩。
五言七言,句语虽殊,法律则一。起句尤难,起句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中间两联句法或四字截,或两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景物,后联须说人事。两联最忌同律。颈联转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其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
元·韦居安《梅礀诗话》
七言律诗有上三下四格,谓之折腰句。白乐天守吴门日,《答客问杭州》诗云:“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欧阳修诗:“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到溪桥。”……皆此格也。
明·杨慎《升庵诗话》
宋·严沧浪取崔颢《黄鹤楼》诗为唐人七言律第一。近日何仲黙、薛君采取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一首为第一。二首未易优劣。或以问予,予曰:“崔诗赋体多,沈诗比兴多。以画家法论之,沈诗披麻皴,崔诗大斧劈皴也。”(岁寒斋主/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