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绪不被慈禧毒杀,晚清中国会走向何方?
假期读徐琳玲的《光绪之死》一书,不禁让我想起17年前,在一堂高三历史复习课上,当老师随机问大家“1908年发生了什么”,我小声说了一句:“慈禧和光绪死了”。声音虽小,但历史老师听到了,她很高兴,因为此前在另一个班,没有人能回答她的提问。
▲徐琳玲 著:《光绪之死》,岳麓书社2020年11月版
尽管是高考应试背景下的随机问答,但因为慈禧、光绪二人,一个是七旬老妪,一个是三十几岁的壮年,两人离世的时间却相差不到24小时,还是引起了课堂讨论。课堂上,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一定是慈禧老妖怪害死了光绪。
那是2004年,一群思维朴素的高三学生将罪责推到了慈禧身上,4年后的2008年,这一推断被印证了,光绪死于砒霜毒杀的结论被现代专业技术所确认。此时,具体是谁毒杀了光绪已经不再重要,但慈禧下的手已经确定无疑。
1
1908年的光绪,死于砒霜毒杀的事实已无争议,但这仅仅是“物理性死亡”。但所有人都知道,光绪的生与死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他贵为晚清天子,相对于他身体上的一命呜呼,他在政治上的死亡更值得玩味。
《光绪之死》一书,与其说是讨论光绪帝物理性死亡,不如说是讨论光绪是如何陷入政治性死亡的。
晚清70年,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5位皇帝的经历可谓印证了一句话“不幸的人生总是各有各的不幸”。道光帝迎来了海上强敌却浑然不知,咸丰帝老巢被占最终客死承德,同治帝百无聊赖命丧花柳病,光绪帝志向高远却被囚十年死不瞑目,末代皇帝溥仪尝尽朝代轮替社会动荡之艰辛。
不过,截取该书副标题中的“悲情天子”这个说法,5位皇帝中,光绪帝是最悲情的。作为踌躇满志的改革者,光绪帝无论是从年龄、知识结构还是时代机遇上来看,都是最有可能实现清王朝复兴的,但恰恰是这样一位皇帝,却过早地被终止了政治生命。
2
通俗历史著作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让我等普通读者也更接近历史真相,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悲情如光绪,到底为什么无法力挽狂澜,成为中兴君王。
一个突破笔者原有认知的细节是,光绪帝钟爱的“珍妃”应该是一个刚烈、纯粹、美丽的女子。她在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和光绪“西狩”之前,被太监丢入井中,让此后的光绪失魂落魄,也让她成为公众舆论施与无限同情的对象。
但历史真相却有另一面,珍妃实际上非常热衷且直接地参与了“卖官鬻爵”,她还利用自己受宠,不断向光绪推荐自己的亲信。
纵观光绪一生,始终在慈禧的阴影下,宠爱后宫可以理解,但如果放任其干涉朝政,甚至卖官鬻爵,即便光绪能独当一面,也保不准珍妃不成为下一个“慈禧”。
反之,光绪羽翼未丰,此举给了慈禧以口实,也寒了朝廷重臣的心,对自身的权威是一个打击。
3
光绪深处宫闱,并无处理政务的实际经验,也因此,面对康有为这样的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很容易被带节奏。正如学者姜鸣所评价的,康有为未曾真正“上书”,但他所写的文字,仍然是当时所有反对和约中最精彩、最有分量的。
这反向说明,光绪本人对于舆论风向的影响十分微弱,一定程度上,光绪成了康梁师徒放大自己名声的工具。
所以,“戊戌变法”前夕,慈禧对光绪的控制已经在降低,但英文流畅、饱读新书的光绪并没有能够切入舆论场,而依旧守在传统权力的巢穴之中。事实上,光绪后来的最高掌权者,但凡失去对舆论场的控制,如袁世凯、蒋介石全都落得一败涂地的下场。
从晚清的权力格局来看,慈禧掌控下的帝国中枢,无论是王室政治家还是徐桐、翁同龢这样的内阁资深成员,都已经无法撼动地方尾大不掉的格局。
1900年,慈禧被端郡王载漪鼓动向列强使馆开战,引来大祸。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大员全部抗命不遵,并与各国达成《东南互保章程》,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更是直接复电“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4
对于光绪来说,他的改革尚未进入深水区,一旦面临重大利益调和,光绪和地方汉人大员之间的猜忌、矛盾恐怕也不会少。且光绪为人性格急躁,远非沉着远谋之辈,所以,几乎可以断言,光绪改革即便完成了从0到1(即甩开了慈禧),在从1到N的过程中(调和满汉、央地关系),也会存在难以调和的挑战。
即使抽离慈禧的全景式影响,但后宫失序,舆论失声,地方失控,留给这位悲情天子的局面也并不友善。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1908年光绪被毒杀,他的物理性死亡所带来的社会冲击更多是象征性的,而他早在1898年变法失败后的“政治性死亡”,已经基本注定了他的终极命运与历史评价。
站在百余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借助一位记者的视角,去重新梳理光绪帝的挣扎和陨落,除了感受到这位天子的无助、灰心和惆怅,也能够发现那个时代充斥了太多的彷徨、焦躁和麻木,从帝王到大臣再到平民,晚清中国的天空是如此的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