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处”指停止;处暑=出暑;标志着暑气已经停止,秋气正式来临。
处暑还在辛丑年四之气里,因受火星影响而来的--代表盛夏气候的“少阳相火”,主政这段时空(立秋-秋分,一个半月),形成“秋行夏令”的气候特征,这会带来两个副作用:
1,火热发散,让阳气在秋天不能很好的“收”,这样一部分人会出现“气虚乏力”。
2,天上的火热,让人生燥生热,地上的秋收,让人毛孔闭合。这样不利于体内郁热的疏泄,加重秋燥!所以今年的这段时间最伤阴!
节气相交,大气动荡;身体较弱的艾友马上就会出现身体反应:
来我们这里的艾友反应:
1,这几天睡得不安神了,老醒....
2,今天还一个艾友反应:就这几天睡到半夜,口干舌燥....
3,一个50多岁的艾友,莫名悲伤、哭了一个晚上....
4,一个年轻而体寒的艾友,这几天还手脚心热....
处暑之后,昼夜温差大;处暑至秋分一个月,客气“少阳相火”与主管下半年的在泉之气“太阳寒水”相搏,打上了强烈的“多事之秋”的标签!因此,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中老年人,切记--药物随身带,多咨询医生。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大,寒热相搏明显,不利于“秋收”,实际上是一种消耗。处暑之后,毛孔逐渐闭合,人体水分代谢由走汗道转为尿道。出汗变少,小便增多,秋燥明显,滋阴为要,预防被内热所伤!
处 暑
中医养生的核心:顺天时!
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目前虽然还是寒热相搏最厉害的时段,但是已经不能影响“阳消阴长”的大趋势!
处暑之后,就要认真滋阴润燥了,你不燥,才能心神安宁,心神安宁才能真正做到:大收。熬夜,生气,多思多虑,长时间看手机是最耗伤阴血的事!这些都会让你心神不宁。抄经、静坐、站桩、八段锦、泡脚搓脚底,这些最适合那些:割了胆囊、有肝囊肿、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还有处于更年期之中的女性认真做。
我们睡觉(午觉、晚上)的时候,按揉腋窝左右各3-10分钟,不仅能够疏肝理气,还有降心火,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
泡脚搓脚底,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是“收”的好方法,你用温水泡泡脚后,搓搓脚背、脚底板,整个过程身体发热即可!搓脚底可以鼓动你的肾水帮助心火慢慢平复下来。坚持搓脚底板有很好的滋阴作用。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食疗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银耳、百合、淮山、白萝卜、秋梨、藕、柿子、芝麻等,都可以宁心安神、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一夏无病三分虚”处暑时节也不适合大补,大补生内热,用鸡蛋清补最好。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现在喝酸梅汤也是简单有效的滋阴方法。上面提到的“年轻体寒的艾友,突然手脚心热”,我要她用白萝卜+梨,煮水喝,一次就好了。用山药片煮水,或者,一碗银耳羹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秋天的大补药!它们不寒不腻还能补气。
作为艾灸人,保健灸,也要懂得“顺天地阴阳变化”而适当调整艾灸穴位以及养生方法,来达到调整阴阳的目的。
处暑是正式的夏秋之交,天地的阴阳升降变化,必然引起人体内的阴阳变化,这时年老体弱和久病之人容易加重病情、诱发新的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患者和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这时通过艾灸产生的阳热之气,可以激发经络,温壮元阳,调动机体潜能,能提高机体抗病和应变能力!
不管是保健灸还是治疗性艾灸,你终身不变的穴位:中脘穴、关元穴这两个穴位虽说是强脾肾的穴位,但是脾肾在五行上和肺都是“母子相生”关系。它们最终可以起到强肺的作用,但不直接。
对于经常艾灸的朋友们来说,配合食疗非常有必要!
上面都是滋阴的好方法。对于阴虚的艾友来说,滋阴就是大补!不要以为补阳才是补,更何况滋阴就是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