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布里斯基角》:一个意大利人眼中的“嬉皮文化”

当男主人公架着飞机升空的那一刻,你能感受到年轻人那种冲破一切向往自由的劲儿。就像杰克·尼克尔森在《飞越疯人院》中载着一车“精神病患者”冲出疯人院一般...没错,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美国,也是安东尼奥尼眼中的美国。汇聚成这部《扎布里斯基角》后:如此真实又充满力量,正像剧中“马克”回答“达莉亚”那的那句话一样:「I needed to get off the ground」。

然而,这种追求自由的美好感觉又是如此的短暂,代价是如此的沉痛!就像王尔德笔下的「莎乐美」,充满悲剧色彩。


1966年,安东尼奥尼在其首部外语片《放大》美国首映之际读到这样一则新闻消息:一个美国年轻人在菲尼克斯洲盗取了一架飞机,在其过足飞行瘾之后将飞机物归原主时,在机场被警察当场击毙…这便是《扎布里斯基角》的电影雏形。

在安东尼奥尼的眼中,这个故事便是最“美国化”的象征了。于是,几年后,安东尼奥尼第二部英文剧情长片诞生了。

无独有偶,《扎布里斯基角》同《放大》一样,都是将镜头对准了西方反越战期间的年轻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那些“嬉皮士”。其实就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与社会群体而言,相关的电影已经比比皆是了,像上世纪60年代末的《逍遥骑士》、70年代的《热天午后》等等。而与美国此类电影不同的是:《扎布里斯基角》完全是以一个“非英美式”的视角拍摄出来的,换句话说,安东尼奥尼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出了一个局外人式的“美国”。

我们不妨来看下他的独到之处:

男主角马克在剧中不属于任何群体;他沉默寡言;不像那些学生激进分子留着标新立异的装束,更别说吸毒暴动了。与其说马克是个叛逆离群的学生,倒不如说他是个玩世不恭的流浪汉。

而我们的女主角“达莉娅”就更不用说了,她几乎跟那些“特殊群体”没有任何瓜葛,她只是一家大型地产开发商里的小职员罢了。她甚至言语穿着让人感到一丝“土气”。就这样,两个游离于社会群体之外的年轻人,一个偷了人家的私人飞机,一个私自开着老板的车在那个形同荒漠的“扎布里斯基角”相遇了…

由此看来,安东尼奥尼的主旨并不在于表现狭义上的“特殊群体”,而是将核心对准了广义上的“美国一代年轻人”。何为广义:所有生活在战后市场经济侵蚀下的美国人——来看看电影前半部分那些让人透不过气的广告牌子的布景——伯利恒钢铁、但诺拉火腿培根、海勒机械、特郎思康货运、沙漠春天银行等等,便可不言而喻!这便是“安氏电影”的核心所在。

与《放大》截然不同的是,该片在商业上是彻底失败的,安东尼奥尼也因此再也没有踏入美国拍片。然而,时至今日,四十年过去了,已经没有人再去怀疑安东尼奥尼的任何一部电影的艺术价值了,即便是这部非典型性的《扎布里斯基角》,人们对其的热情就像剧中男主角马克在高空中向达莉娅抛下的那件“红色上衣”一样,无声地在荒凉的沙漠中燃烧着。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