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故事涉及南宋初期的淮西军变,文官吕祉做刘光世部队的监军,此部后来哗变,杀了吕祉,为首大将郦琼率领全军四万多人集体叛变,给南宋朝廷带来重大打击。它反映了宋朝文武官员体制性矛盾。
【原文】
吕安老尚书(祉)既以淮西事不幸死,庐州人或云见之,至今虚正厅不居。绍兴二十六年,吴逵为守,当春时,家人思欲出郊。城外有道观,相承为踏青宴饮之地。逵宿戒驺从,迟明即出。方五鼓,直宿老兵起,望厅上已有灯烛,即屏间窥觇,乃安老据案治事,吏校列侍其旁。典谒者持宾客牌白曰:“某官某官过厅。”安老起迎,数客肃揖就坐,宾主之礼与常日郡守见僚属不殊。客退,安老回顾,见老兵,令呼出曰:“见我不致敬,敢窃窥邪?敕五伯杖之二十。”老兵拜谢,起,了无所睹。
吕安老尚书(名祉)在“淮西军变”中不幸身死,后来庐州(今合肥)有人说还见到过他,庐州衙门正厅至今空着没人办公、居住。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吴逵做庐州太守,那时正值春季,吴家人想外出郊游,城外有座道观,一直是本地踏青宴饮的好去处。吴逵前一天晚上就告诫随从们,明天天不亮就出发。第二天,天刚五鼓时分,值夜的老兵起床,看到衙门正厅上闪烁着灯烛光,他随即在屏风后往厅中偷窥,见到吕安老尚书正在桌案后办公,小吏牙校排在一边伺候。负责引见的小吏手持宾客牌来禀告说:“某官某官过来拜见!”吕尚书起身迎客,好几位客人过来很严肃的作揖就坐,宾主之礼跟平常郡守接见官僚下属的时候没啥区别。客人告退后,吕安老回头看,见到了偷窥的老兵,命人把他招呼出来,说道:“看见我,也不致敬?还敢偷窥吗?命令衙役打二十杖!”老兵赶快下拜致歉。当他站起身时,发现刚才的境界已经消失了,但是天亮后看他身上被打的创口,俨然是真的挨了杖子!老兵治疗了好几个月身体才复原。【祥宏点评】:这故事只能说:太夷坚志了;驺从zōu cóng,官僚出门时所带的骑马侍从;迟明,黎明,天快亮的时候;五伯,同“五百”,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吕祉(1092-1137年),字安老,建州(今福建建瓯)建阳人。南宋政治人物,兵部尚书,在1137年的淮西军变中被郦琼杀害。庐州衙门正厅一直空着,应是为了纪念吕尚书;淮西军变,当时朝廷采用宰相张浚的意见,让文官吕祉接管了“中兴四将”之一刘光世的部队,此部后来在要求归岳飞节制而不得的情况下,发生哗变,杀了吕祉,为首大将郦琼率领全军四万多人集体叛变,并裹胁十余万百姓投降了伪齐,给南宋朝廷带来重大打击。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它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47-《孙九鼎》为《夷坚志》点睛-现场交流)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