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个动画变流畅?其实MIUI想改变的更多
熟悉MIUI的朋友都知道,“体验版”一直都是最能体现新版本发展思路的MIUI分支,通过最新的体验版,往往能一窥下一个正式版的新功能。比如说,在在上周的体验版更新中,小米为MIUI加入了“全新的应用启动/退出动画”。考虑到传闻中的MIUI9即将发布,这一改动被认为就是在预告MIUI9的重要新特性。
对此,MIUII论坛开发组成员“楠43”作出了解释:“从MIUI6改为扁平化风格之后,MIUI的动画也跟着调整了好几次。但是,往往有很多用户还是不满意,觉得动画不够流畅、不够好看”。
所以,小米就在最新的MIUI体验版中上线了新的过渡动画,一方面是为了让系统更美观,更重要的可以提高用户体感的流畅度……
不是改个过渡动画?为什么能让手机变流畅
提到让手机变流畅的方法,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肯定都是使用更好的CPU、GPU——也就是提高本身的硬件性能。固然,硬件的水准决定了很多保证手机体验的基本门槛——比如说GPU(图形处理器)的内存带宽如果不够,在高分辨率的屏幕上就必然会出现卡顿、掉帧——这是无论怎样的软件“优化”都改善不了的。
除此之外,移动设备的屏幕还有两个指标也会严重影响到实际体验中的流畅度,它们一个是屏幕延迟,另一个是屏幕刷新率。
所谓屏幕延迟,通俗地说就是从用户进行一个操作(点击、拖放)到屏幕上作出响应所需的时间。如果延迟很大,就会感觉手机好像做什么都“慢半拍”。想象一下玩《王者荣耀》的时候,拖动一下虚拟摇杆,屏幕上的角色过了半秒钟才开始动起来——不gg才怪啊!
而屏幕的刷新率则更好理解一些:就是屏幕的固有“帧率”上限———它和手机的GPU性能、屏幕的分辨率还有屏幕自身的固有属性相关。苹果的2017款iPad Pro(10.5吋)因为屏幕的分辨率超高,刷新率也高达120Hz,所以为了能带动它,就必须用上一款比现有旗舰手机性能还高50%以上的芯片。如果主控性能不够,游戏输出的帧率不到120fps,而屏幕刷新率却有这么高,那么画面就会发生撕裂;反之,如果画面的输出帧率远超屏幕刷新率,屏幕刷新率太低——结果就是掉帧和拖影。
说了这么多——那么过渡动画对于系统“流畅度”体验的影响体现在何处呢?其实可以很简单地说明:让等待(加载)变得有趣、让状态切换不生硬、让操作显得连贯不卡顿。
以小米最新系统里的过渡动画为例:程序开启时首先是应用图标变暗提示被点击,然后出现逐渐放大的应用缩略图——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的图标也随之放大和淡化——最终缩略图占满屏幕,同时完成应用的开启和界面的加载。
而当程序退出,返回桌面时,首先是程序整体界面逐步“压缩”——形状上从屏幕的竖长条过渡到和图标一样的正方形,然后淡化,同时图标一边缩小一边逐渐变得清晰——最后完成回到桌面的操作。
可以看出,以上的两段动画过程,很好地完成了从图标到程序内容的过渡,同时因为其足够高的帧率和并不拖沓的节奏,视觉上也显得非常连贯和流畅。确实做到了“让手机显得更流畅”。
当然——深入分析这后面的过程,其实还涉及到内存调度、高效的存储系统、对程序界面的预加载等等很多过程——这里就不一一展开。重点是,我们之前似乎并未看到其他手机厂商对“过渡动画”如此上心,为什么只有小米想到了去改变呢?
其实,对于Android系统来说,系统过渡动画原本是Google(谷歌)在其原始代码里就预设好的,手机厂商们原本不需要自行花大力气去改变什么。毕竟——谷歌的“Material Design”质感设计语音,水平真的很高……
是不是很炫酷?是不是很流畅?问题是国内绝大部分的安卓程序完全没有按照谷歌的标准来设计——不管是代码还是界面,各家都喜欢自成一套。
这样一来,国内的手机企业们就不得不“承担”起代替软件厂商进行程序省电、调度、唤醒优化的责任,而小米这次大幅修改系统过渡动画,其实也是建立在希望给用户更好的应用体验的好意基础上。
目前来说,MIUI系统的用户数量在国内安卓阵营里牢牢占据头名——早在一年前的MIUI8发布会上,这个数字就达到了2亿。也正因为如此,MIUI所承担的“改善国内安卓使用环境”的责任也比其他厂商更重。
今天,我们看到疑似MIUI9的新过渡动画——严格来说,它比起谷歌的Material Design,精致程度还是略逊,但显然更能广泛适应于国内“群魔乱舞”的应用生态。而从系统过渡动画开始,MIUI对国内智能手机体验的“整体手术”显然值得期待。未来——不只是说小米手机会更加流畅,连带着第三方APP们说不定也会有更佳的界面设计和交互体验——想想还挺让人激动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