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下姑苏狱

《姑苏晚报》2021年08月16日 B06版

  徐静

  《唐才子传》介绍刘长卿曰:“长卿清才冠世……诗调雅畅,甚能炼饰。其自赋,伤而不怨,足以发挥风雅。权德舆称为'五言长城’。”刘长卿是唐代诗国里的一朵奇葩,五言诗特别出彩,有“五言长城”之称,享誉甚隆。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竟然“非罪系姑苏狱”,在苏州有过牢狱之灾,这是为什么?

  一

  刘长卿,字文房,祖籍宣城,后迁居洛阳。年轻时在嵩山读书,唐玄宗天宝年间登进士第。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是由盛唐转入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主要创作活动是在安史之乱以后。其诗各体皆工,七律自出机杼,名篇甚多,彪炳后世。五言诗写得最妙,五古有盛唐余风,才华横溢,五绝篇篇可诵,五律更是匠心独运,造诣尤高。

  刘长卿一生经历曲折,人生多难。天宝中已颇具才名,却屡试不第,久困场屋。后来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又身逢离乱,入仕后因刚直犯上,两遭贬谪,真可谓仕途坎坷,命运多舛。

  有史料认为,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尚未揭榜,便爆发了安史之乱,于是,只好渡江避乱江左。唐肃宗登基后,朝廷人才短缺,便派崔涣宣慰江南,兼知选举,补受官吏。刘长卿得到贤人推荐,由江淮宣谕选补使崔涣遴选入仕,至德二年(757)春,补任长洲县尉。

  长洲县曾是苏州地区的属县。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析吴县东部分置长洲县,得名于春秋吴国所建的长洲苑,与吴县同城而治,同属于苏州管辖。

  刘长卿的仕途是从苏州开始的。

  长洲县尉任上,刘长卿诗咏苏州,写下好几首名篇佳作。其中《陪元侍御游支硎山寺》写道:“支公去已久,寂寞龙华会。古木闭空山,苍然暮相对。林峦非一状,水石有余态。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因逐溪水还,观心两无碍。”

  支硎山位于苏州城西,南傍天平山。因东晋高僧支遁隐此,山多平石如硎,故名。支遁,字道林,世称支公,精通佛理,是魏晋时期中国佛教的代表人物之一。范成大《吴郡志》记载史料曰:“天下之名郡言姑苏,古来之名僧言支遁。以名郡之地,有名僧之踪,复表伽蓝,绰为胜概。”支硎山寺,即观音禅院,古报恩寺基。据说,佛教传入苏州就从此山开始,因此,支硎山的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在过去,这里曾经佛光高照。安史之乱后虽佛事寂寞,不过,刘长卿诗中这里的“古木”“密竹”“群峰”“水石”仍呈现出一派空明澄澈的景色,其超凡脱俗、随缘适性的氛围,仍然是人们观心修性的绝佳之地。刘长卿的这首诗,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有一种遁世之想。

  按理,儒家文化强调入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读书人安身立命的价值理念。虽然,刘长卿曾应举十年不第,长期处于困顿潦倒的逆境之中,难免有一种压抑、忧伤的情绪,但是,如今毕竟考中进士且已入仕,为什么还会产生归隐之念呢?

  这是因为步入仕途后,刘长卿发现官场太复杂,做人做事都很困难。一方面,这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中唐时期,社会动乱,政治缺乏生机,盛唐的繁盛已成为过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刘长卿的做人准则和为官之道与当时的官场不合拍。其好友耿湋曾对刘长卿有个评价,说长卿“清如寒玉直如丝,世故多虞事莫期”,在那个天下多虞的时代,刘长卿清如寒玉、耿直如丝的性格,很难在官场上吃得开,满腹雄才大略难以施展。

  再举一例。《唐诗纪事》记载:“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惟顾况、刘长卿、邱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列,与之酬唱。”意思就是说名人韦应物品性高洁,只有同样品性高洁之人,才能入其法眼,成为他的宾客,与他一起诗歌酬唱。而能被韦应物看得上的几位雅士中,包括刘长卿。这从侧面说明刘长卿的品性高雅。

  写于这一时期的《松江独宿》颈联二句云:“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刘长卿早年生活困顿,直到四十多岁方才考中进士进入官场,故有“白首”之叹。“沧洲”,指水边绿洲,古代常用来指代隐士的居处。由此,诗人的隐逸情怀可见一斑。

  虽然内心深处有一种隐逸情结,不过,刘长卿毕竟是儒生,按儒家传统观念,读书人当以匡世济国为己任。而且,刘长卿具有为政治世的才干,也有成就事业的雄心。在长洲县尉任上很是勤勉,尽职尽责,把政事处理得有条不紊。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正月,刘长卿得到贤人提携,在苏州摄(代理)海盐令。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唐代苏州“管县七:吴、长洲、嘉兴、海盐、常熟、昆山、华亭”。当时的海盐县属苏州。

  不过,好景不长,刘长卿刚上任一个月,旋罢,入狱。至德三年(758)二月,被诬有罪关进姑苏狱,这究竟为什么?

  二

  刘长卿在苏州踏上仕途,可惜,任期不长,旋遭不虞,不仅被罢免海盐令,而且还被关进大牢,这是刘长卿第一次在仕途上遭受重挫。

  刘长卿因何事下狱,其确切原因不可考。据《唐才子传》记载,刘长卿是蒙受了不白之冤,此次在苏州坐牢是冤枉的。文曰:“非罪系姑苏狱,久之,贬潘州南巴尉……长卿清才冠世,颇凌浮俗,性刚多忤权门,故两逢迁斥,人悉冤之。”除了此次被冤,刘长卿于代宗大历年间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唐人高仲武评价云:“长卿员外有吏干,刚而犯上。”这些史料均说明,刘长卿秉性清高孤介,不为浮薄的习俗所移,耿介做人,刚正不阿,多次得罪权贵,由此招来祸患,两度迁谪,都是冤案。

  被冤下狱,从刘长卿的诗中亦可知晓。在狱中,刘长卿写下了《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罪所留系寄张十四》《狱中见壁画佛》《狱中闻收东京有赦》等诗,以抒发自己无故蒙冤的忧愁苦闷。《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诗云:“白日浮云闭不开,黄沙谁问冶长猜。”《罪所留系寄张十四》写道:“不见君来久,冤深意未传。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诗人在诗中引用冶长、夷甫典故,表明自己是无端被冤。

  “冶长”指公冶长,春秋时齐人,孔子的学生。《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对公冶长评价曰: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冶长从卫还鲁,被一老妪诬告关进监狱,孔子明辨是非,认为公冶长虽在监狱里关着,却不是他的罪过。刘长卿引此,显然是在申诉自己的冤屈。

  “夷甫”即王衍,晋人,王衍字夷甫。《世说新语·规箴》记载:“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王衍品行高雅,崇尚玄远,常常厌恶妻子的贪婪,从来不说“钱”字。其妻想试探他,便让婢女用钱把床围起来,让他走不了。王衍早晨起床,见钱阻了路,呼叫婢女道:“搬开这些东西。”就是不说“钱”字。刘长卿援用此典,表明自己与王衍一样对钱财是不屑一顾的。从中可以猜测,有人可能以贪赃为名诬陷刘长卿。

  刘长卿在诗中不断提到冶长和夷甫,是为了表明自己和他们一样是清白无瑕的,无故蒙冤,身陷囹圄,实在太冤枉。

  在狱中,刘长卿听到了收复洛阳的消息,写下了《狱中闻收东京有赦》,其中有这样几句:“传闻阙下降丝纶,为报关东灭虏尘。壮志已怜成白首,余生犹待发青春。”听说为庆贺王师收复东京的胜利,皇帝下诏书大赦天下,诗人十分欣喜,仿佛看到了出狱的希望。自己虽然已从满怀壮志的青年变成白首老者,但为国效力的夙愿依然保持着。

  果然,刘长卿逢大赦出狱。乾元二年(759)春,刘长卿被贬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

  三

  如前所述,刘长卿不仅五言诗写得好,其七律也非常高妙。在苏州期间,刘长卿写有七言律诗《别严士元》,清雅飘逸,诗意浓郁。诗云: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全唐诗》收录这首《别严士元》,题下注明“别”一作“送”。严士元是苏州人,曾官员外郎。创作的背景或许是诗人与朋友严士元在苏州运河之畔重逢,而一番晤谈之后,严士元要去湖南,于是,刘长卿写诗赠别。此诗大约作于乾元年间,诗人第一次被贬,行将赴任之际。

  这是一个早春时节,春风乍起,出行的舟船停泊在河边,苏州水城的天气带着初春的寒意,忽阴忽晴,变幻不定。阖闾城是苏州的代称,因苏州的前身为春秋吴国都城阖闾大城。苏州本是江南佳丽地,一说阖闾城,就蕴含了古城历史的悠长深远,具有一种沧桑感。“倚棹”二字表明,两位朋友是在古城运河边晤谈。不难想象,两人执手相向,百感交集。“水国春寒阴复晴”既是景语,又是心境的象征。回首往事,瞻念前途,心中犹如苏州水国变幻莫测的天气,忽晴忽阴,还不时带些早春二月的料峭寒意。

  颔联二句写景特别著名,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姑苏水国的气候特征,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明白如话,又韵味无穷。两人晤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让人看不见,衣服却已然微微潮湿。偶尔飘下几朵花瓣,落到地上一点声音都没有。刘长卿虽然不是苏州人,却很懂苏州,这种自然景象,只有江南水国才有。

  颈联“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写诗人与友人惜别的感情。薄暮时分,严士元起身告辞了,眼看着解缆起帆,夕阳下江上孤帆渐渐远去,诗人的心里油然而生无限别愁。“草绿湖南万里情”,补充点出严士元所去之地。想象之中,湖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越发勾起诗人的情思,充满了惜别深情。

  尾联二句是诗人的临别赠言:“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东道”即东道主的省称,指严士元。临行之前,关照朋友,如果有相识之人问到我的境况,请转告他们,我一介书生,命运多舛,已被“青袍”所误。这是一句郁郁不得志的牢骚话,听起来令人心酸。按唐朝的服饰制度,三品官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服绿,八品九品服青。南巴尉属从九品下,穿的是青色袍服。无端遭陷害而被贬谪到千里之外的南巴,诗人深感失意,自己本有一颗成就事业的雄心,而今却一领青袍,官微职卑,壮志难酬。从中,不难感受到诗人的万千感慨。

  刘长卿擅长写景抒情。全诗气韵流畅,音调谐美,景中寓情,情景交融,韵致深长,耐人寻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