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讲座:楹联的平仄

 楹联的基本术语

楹联是由上下两部分字数句数完全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或相近、停顿节奏一致、平仄协调的文字组成的文学样式。在系统讲述楹联作法以前,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必须先来介绍一下楹联的基本术语。

1.上联

楹联的前半部分,又称出句、上比、上支、出幅等。应用上,如张贴悬挂,其位置应在观者面对方向的右侧。一般应以仄声字结尾。

2.下联

楹联的后半部分,又称对句、下比、下支、对幅等。其张贴悬挂位置,应在观者面对方向的左侧。一般应以平声字结尾。

3.全联

包括上、下联。

4.半联

半副对联,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

5.副

楹联以副为计量单位,上、下联合称一副楹联。某些报刊以“付”、“对”、“条”作为楹联的计量单位,都是错误的。

6.言

就是“字”,楹联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刘凤诰题新疆伊犁过复亭联:“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是八言联。但是,长联的字数不称“言”而称“字”。

7.联尾

上下联的最末一字,上联联尾必须要是仄声字,下联联尾须对以平声字。

第二节 四声

对联是要讲点平仄的。不少人一听到平仄就感到头痛。其实,平仄并不神秘。前面已经说过,汉语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这个音节除了声母和韵母之外,还有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这就是四声。要分辨平仄,先须要区别四声。魏晋吋期,陆机就已经提出了文学语言要音声变化和谐。所谓“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文赋》)。到齐梁时,周颙和沈约发现汉语的声调可以归纳为平、上、去、入四个类别。《南史·周颙传》云:“(周颙)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同书的《沈约传》亦云:“(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襟,穷妙其旨,自谓入神之作。”并且他们还要求诗人们写诗时自觉调整四声,“两句之中,轻重悉异”,时人称其诗为“永明体”。应该说,四声得以在这个时期被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音韵学的自然发展、诗赋创作中声调音韵运用的经验积累等,均对四声的发明有促进的作用。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与当时佛经翻译中考文审音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东晋时期,佛教已盛行中国,佛经的译本亦多。由于原来佛经的梵文是多音节的,具有优美的音乐性,译为单个的汉字后,为了恢复其原来的音节之美,在诵读时即将每一个字读成几个高低不等的音节,由此乃明确地辨析出字的四声。关于这一点,陈寅恪先生《四声三问》有精深论述,于此不赘。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古时候没有声调仪,不能测出四个声调的实际读法。人们往往举出一些例字,依四声顺序排列,让人习读,以取得一些真实的语感。如:

东董送屋

江讲绛觉

天子圣哲

平上去入

有人对四声的读法作了一些形象的描绘:“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这里所说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感觉,看了之后仍然不知道四声如何读。后来出现了一种浅近切实的“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无论怎么描绘,都只能勾画出四声的大致轮廓。在今天看来,平声是平直不变的,上声是一个先降后升的调子,去声是一个全降调,入声是一个短而急促的调子。除了平声外,上去入三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平。所以古人把四声分成平仄两个大类。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但是,语音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普通话形成的过程中,汉语的声调发生了很大变化:

(1)平声。这个声调到现在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如诗时、阴淫。

(2)上声。这个声调到现在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如映照之映。

(3)去声。这个声调到现在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这就是所谓“入派三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宋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如“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一节我们就讨论楹联的平仄问题。

第三节 楹联的平仄

前已叙及,楹联是由上下两部分字数句数完全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或相近、停顿节奏一致、平仄协调的文字组成的文学样式,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它是由骈文和律诗派生出来的。

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对格律诗的平仄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近体诗的平仄的原则只是要求不单调;为要不单调,所以(一)平声和仄声必递换,(二)一联之中平仄必须相对;但若每联的平仄相同,又变为单调了,所以(三)下一联的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的对句的平仄相粘,这样,相近的两联的平仄才不至于相同。

先说平仄递用的问题。如前所说,一句之中如果全用平声字,或者全用仄声字,就显得单调、不好念。即使是散文句子,也应尽量避免单调,请看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几句话:

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是好得很。完全没有什么“糟”。完全不是什么糟得很。

王力所引这几个句子不仅各句内部平仄交错,而且每句最后一个字也是平仄交错的。所以读起来抑扬顿挫、掷地有声。诗歌则更要求音乐美。要讲求字音的谐协,每句中平声字和仄声字要有规律的交迭使用。依照近体诗的规矩,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假定一句诗的第一第二字都是平声,第三第四字就都应该是仄声。如果第一第二字都是仄声,第三第四字就都应该是平声。这样,四字节奏的平仄形式只有两种:

1.平平仄仄

2.仄仄平平

五言律诗的句子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一字,这个字的平仄依句子在诗中是否押韵而定,不押韵时句脚是仄脚,押韵时句脚是平脚,其变化方法为:

仄脚仍仄脚,中插平;

平脚变仄脚,尾加仄;

仄脚变平脚,尾加平;

平脚仍平脚,中插仄。

由此得到五言律诗平仄的四种基本形式:

1.平平平仄仄;

2.仄仄平平仄;

3.平平仄仄平;

4.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可以看成是五字句延长,只须在五字句前加两字(一个节奏)就成了。按照交迭的原则,平头加成仄头,仄头加成平头,得到七言律诗平仄的四种基本形式:

1.仄仄平平平仄仄;

2.平平仄仄平平仄;

3.仄仄平平仄仄平;

4.平平仄仄仄平平。

知道了这些基本格式,运用粘对的方法,很容易推出一首律诗的平仄来,如杜甫《天末怀李白》:

所谓“对”,是指单句和双句的平仄要相反,尤其是二、四、六(七言)字要相反,如“凉风起天未”,对“君子意如何”。所谓“粘”,是指双句与接下来的单句的平仄要相同,尤其是第二、四、六(七言)字,如“君子意如何”粘“鸿雁几时到”。

格律诗的平仄规定虽然很严,但像这样字字合平仄的诗却不多见。实事上,诗人,包括伟大的诗人,写诗时总有突破,总有几个字不合平仄。请看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中有五个字不合平仄:“天”字该仄而平,“明”字该仄而平,“竹”字该平而仄,“莲”字该仄而平,“随”字该仄而平。正因为如此,诗歌理论家又提出了放宽平仄要求的理论,容许所谓“一三五不论”,容许有所谓“拗句”。实际上是容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当放宽平仄限制。毕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一定的平仄形式总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

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认为:楹联其实就是来自近体诗的对仗联,不过楹联更趋向于工对。再者,楹联的节奏也有更多的变化,字数也可任意延长,也可偶然不避同字。[1]这里讲的是楹联的对仗和节奏与格律诗平仄之异同。事实上。历来的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句子。讲对仗也好、平仄也好、节奏也好,都是就这种五言和七言的句子而言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楹联句式可以从一言而至于八言九言不等。因而,楹联的平仄就不是格律诗的平仄所能包括的了。

在楹联创作中,虽然声律并不就是联律,但却是整个联律一项极为重要的分支,不能不引起一切楹联爱好者与习作者高度重视。有人认为,“马蹄法则”是联律的不二法门,中南大学教授余德泉先生在他的《对联格律·对联谱》(岳麓书社版)中作了简明的阐释:

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句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林庆铨《楹联述录》)这段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仄顶仄,平顶平’。对联的这种规则,可以说就是马蹄韵。

他又说:

其所以叫马蹄韵,在于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若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了。鉴于后脚之最初站立点与立定时前脚之站立点,并无后继,所以起句和末句的句脚,一般都是单平或者单仄。

余先生所叙是一种历来撰联者最常选择的句脚安排,亦即各分句句脚平仄相间,其实,我们认为遵守马蹄法则的楹联当然是格律联,但格律联却并不一定非拘泥于马蹄韵不可。从格律联来说,必须至少恪守如下几条规则:

1.句中平仄必须按近体诗句的规定交替

就以七言为例,有四种句型规定: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按常规,这些句内平仄交替规定是不能错乱的。这样,语句才会产生音节抑扬的错落美。这也是为唐宋诗人的创作实践所证明的。这些句型在五七言短联中用得很普遍,一般都写成律句,有如近体诗中的对仗联。如某候补官除夕门联:

十年宦比梅花冷

一夜春随爆竹来

又如武昌黄鹤楼联:

楼未起时原有鹤

笔经搁后更无诗

就都是很规矩的七言律句。五字句可以看成是七字句的缩短,只须在七字句型前减两字(一个节奏)就行了。如郑板桥题焦山别峰庵联: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多句联中的五、七字句一般亦写成律句,如苏轼挽朝云联: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便思卿

又如无钖惠山梵音阁联:

八景赛芙蓉,最宜诗酒清谈,远寺疏钟明月夜

九峰环惠麓,绝妙溪山入画,小桥流水夕阳天

如有一副七字句春联,其上联出句“日醒原野莺啼序”,其中的“醒”如读上声,则和“野”两个音步声都是仄声,就犯了“句内声律失替”的错误,所以此句之“醒”应读平声。

2.上联与下联相应词语的平仄必须相反

同样以七言为例,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必须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上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就必须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浙江天台山方广寺联:“身似菩提心似镜;云在青山水在瓶。”上联的三个音步声“似”(仄)、“提”(平)、“似”(仄),下联的三个音步声“在”(仄)、“山”(平)、“在”(仄),不是相反,而是全同,这就犯了“上下联声律失对”的错误,就算不上一副好楹联,更不能为初学者法了。

3.上下联的落底字,正格必须是仄起平落

多句联的上下联各分句的句脚字的平仄,都必须相反,尽量依照“马蹄法则”序句。当然也有些特例,如长沙岳麓书院的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集古书成语为之,典雅庄重掩盖了联律的不讲究。

4.必须正确理解“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当然是就楹联的五字句和七字句而言,这条要求与格律诗是相同的。有关七言声律略可变动的规定,即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果是五言,则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就是指句子中的单数字的平仄安排可以灵活掌握;而“二四六分明”,就是强调句中的双数字必须严格遵守格律,不能改变。但是讲“一三五不论”与“一三不论”,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所谓有条件,指的是在具体操作时,必须避免出现“孤平”与“句末三连平”或“句末三连仄”的现象。

“孤平”,指的是在平收的句子中,除韵脚字之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仄仄平仄仄平”,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变为“仄平仄仄平”,这就是犯了“孤平”的错误。因此,在这类句子中,七言的第三字与五言的第一字,都必须按规定用平声字,不能可平可仄了。如果内容需要非用仄声不可,那么,七言就要在第五字,五言就要在第三字上,想法补救,将仄改为平,这就叫作“拗救”。但是,在仄收的句子中,即使只剩一个平声字,也不算孤平,而算拗句。因此,在仄收的句子中,不忌孤平,可以“一三五不论”。

又如“平平仄仄仄平平”中的第五字,“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都必须保持仄声不变,不然,就犯了“句末三连平”的错误。再如“仄仄平平平仄仄”中的第五字,“平平平仄仄”的第三字,都必须保持平声不变,不然,就犯了“句末三连仄”的错误。

如出于不得已,触犯了“句末三连平”或“句末三连仄”,那么就一定要拗救。拗救的办法是:七言的第五字拗,第六字救;五言的第三字拗,第四字救。实际上就是在七言的五、六字与五言的三、四字实行平仄互换,就行了。关于拗救问题,以上所讲的都是单拗单救,还有双拗双救的现象,如:“荷风送香气;松月生夜凉”。上下联都是三字拗、四字救,形成双拗双救。当然,关于拗救是为了让所写的诗与联声律更美,是属于杜甫所云“声律细”的问题了,青年朋友暂可不加深究。

大致说来,第一、楹联要讲平仄;第二、楹联的平仄要求没有格律诗那么严格,五七言短联平仄要求严些,杂言联和两句以上的长联则平仄要求宽些,但各分句句脚平仄要尽量遵守马蹄法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