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古代纳凉诗话 | 田荣
古 代 纳 凉 诗 话 田 荣 |
夏日炎炎,热浪滚滚。从前没有空调器与电风扇什么的,古人便通过各种途径追风逐凉,品茗吟诗,留下一些耐人寻味的纳凉诗话。
古人纳凉,大多爱在湖边河畔。宋代陆游的《桥南纳凉》诗云:“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塘自在香。”诗人挂杖追凉到桥南,此时月明风清,星河半落,夜凉袭人,使人十分爽快。晚清书法家何绍基的《慈仁寺荷花池》则这样写道:“坐看倒影漫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读者很容易从中感受到徐徐清风带给盛夏时节夜中游人的无限快乐。
山中林茂树密,竹海清幽,成了古人纳凉的好去处。唐代高班的《山亭夏日诗云:“清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四周古木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避暑风俗画。元代诗人释英的《山中景》诗云:“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城镇里赤日如烤,而深山中树木青翠,峰高气清,微风绕屋,凉意拂人,到此消暑,使人凉意骤生,浑身烦热顿消。
纳凉,平静的心情也很重要。宋代梅尧臣的《中伏日妙觉寺避暑》一诗曰:“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何朔饮,煮茗自忘归。”纳凉人已然忘归,可见其心已静。而诗人写禅房花木葱茏,长廊曲径幽深,品茗纳凉,堪称纳凉诗佳作。又如:“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明月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诗中道出了诗人的真切细微体验:夏夜闲步庭院,夜深气清,清则心静,静中生凉。这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趣,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田荣 | 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笔名田地、田野、秋枫丹、雷无雨等,退休前在望江县教育局工作。1974年7月发表处女作,早年创作过诗歌、曲艺、戏剧、童话、寓言、故事、散文、随笔、小小说、报告文学等。现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安庆市作协会员,到2018年底,已先后在国家、省、市、县级各类文学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学、文史作品1280余篇,累计200余万字,并多次荣获过国家、省、市级文学副刊征文大赛一、二、三等奖或优秀作品奖等奖励,其中一批代表作分别被收入十多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家、省、市级文学作品集。
诗社介绍:
编辑团队:
特别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