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释中药
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的重要理论支撑点。要想对中药学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感知,就必须深入理解四气五味的源流。
我们一般认知任何一味中药时,总是离不开性味归经,有毒无毒,功效主治等。可见,性味归经是一个中药所具有的药效学基础。
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有这样的一番论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深浅,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期。但要说真正的“寒热温凉”四气的说法,则是中国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宋代的中医学家和本草学家寇宗奭觉得用四气来称寒热温凉,容易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因此主张将“四气”改为“四性”。但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人们已经约定俗成,于是,寇宗奭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后代医家的认同,于是,一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很习惯地叫四气,其实和药物本身的气味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这就好比中医所说的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微寒、大寒、微温、大热的记载。当然,这种程度的区分是中医的特有思维,不很难用现代科技的定量思维来考量的。中医所说的,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实在是曲尽形容。虽然寒与凉,热与温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如石膏、知母、黄连、栀子等,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如附子、干姜、肉桂、肉蔻等常适用于寒性病症。
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但如果深入进去,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平性药物,还有有偏温偏凉的不同,比如生甘草,一般都描述为平性,但它就是偏凉,而茯苓,本草记载也多是平性,但其实它偏于温。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
所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五味人生”“五味杂陈”等是相类似的。这些味道最初可由舌感辨别。但随着药物发现的不断增加,慢慢地久超越了口舌之感了,而是有了自己的归纳思维模式。
药物除此五味之外,还有一种淡味,因其药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附属于甘,故历代本草常甘淡并称,多记成“甘淡之品”,比如前述的茯苓,就属此类。因而也就习称“五味”。但按药味及作用来说,实际上是六味。
我们的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功用之间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同味道的药物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便总结出来了五味的用药理论。现将辛、甘、酸、苦、咸、淡等味的意义和作用分述如下:
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一般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有辛味。多用于外感表邪或气血阻滞的病症。如麻黄发汗,木香行气,红花活血等。
甘:就是甜的滋味,一般具有滋补、和中或缓急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甘味。多用于虚症或调和药性及某些疼痛的疾病。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
酸: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一般酸味的药物大多数能收敛、固涩。多用于虚汗外泄,久泻不止,遗精带下等症。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此外,还有不少酸味药物,同时带有涩味,由于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故一般均未分列。
苦:具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的作用。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及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苦味。多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湿盛中满,咳嗽呕逆等症。如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止咳,苍术燥湿建脾,及知母、黄柏降火坚阴(泻火存阴)等。
咸:具有能下能软坚的作用。一般咸味的药物,能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或泻下通便。多用于瘿瘤瘰疬、癥瘕痞块、便秘等症。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等。
淡:就是淡而无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一般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为淡味。多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淡竹叶等渗湿利水。
如上所述,药物的五味不同,其作用也不相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药物味道不同,与其所含的化学成份有关,如酸味的多含有鞣质、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甙类或苦味质等;味甘的多含有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药物的成分不同常呈现出不同的疗效。由此可见,前人根据药物不同的滋味,来推断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是有一定道理的。
气和味是描述和运用中药的主要依据,是中药的特色理论体系之一。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个方面,一般气味相同的药物,往往作用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这是它的共性。但每种药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苏、生姜气味辛温,都能发汗散寒,但紫苏发汗功效较强,并有行气安胎作用,而生姜则发汗功效较弱,另有温胃止呕作用。这是气味相同功效相近而药物作用的不同特点。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则显著不同。如气同味异的黄连、浮萍,都为寒性,但黄连味苦寒,入里,可清热燥湿;浮萍辛寒,走表,则发散风热。又如气味异同的黄芪、石斛都是甘味,但黄芪甘温,可温补阳气;石斛甘寒,则养阴清热。此外,还有很多一药兼有数味者,如桂枝辛甘,郁金辛苦等。我们从本草古籍的记载来看,一药而兼数味者的情况非常普遍。诸如,辛甘淡、辛苦平、苦甘平、甘苦涩平等等。
特别要留意的是,许多药物,不同本草记载的性味归经不完全一致,有的时候甚至截然相反,这也是历代不同医家对于同一味的不同认识,属于正常现象。我们在认知中药时,还是要以主流本草的记载为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