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游记(一)
文、图/江边鸟
早晨7点多从郑州市区的紫荆山游客集散地跟团出发,直奔嵩山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西北十多公里处的中岳嵩山南麓,四周群山环抱,溪水潺潺,翠柏蓊郁,景致幽雅。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与古都洛阳隔山相望。少林寺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寺庙处少室山脚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这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禅宗,有“禅宗祖庭,天下第一名刹”之誉。
景区进门处是个牌坊式的三门大牌楼,上书“嵩山少林”四字。一侧门楣上写的是“禅宗祖庭”,另一侧门楣写的是“武林胜地”。游客很多,要检查身份证和门票,还有健康码。
从入口处沿着林荫路徒步到了少林寺,有2公里多,约二十多分钟。
少林寺的第一道山门就是石牌坊,这也是一个三门牌坊式的牌楼,正中门楣上写着“天下第一名刹”。石牌坊前有一个舞台,是少林功夫的表演场所,称为“英雄少林会”。舞台一侧的墙上是一些武术动作的浮雕。在这里每天都有5场武术表演,我们赶到的时候快上午十点了,9点30分的这一场已经快结束了,围观的游客很多。听说这个少林寺室外武术表演是由河南省塔沟武术学校的专业表演团队进行的功夫表演,主要展示少林十八般兵器、少林象形拳、少林硬气功等经典的少林功夫,演出时长为30分钟。
过了石牌坊,沿着林荫道往前走,右侧山前是《少林寺武术馆》,是一些绿色琉璃瓦的现代建筑。
在小树林的红墙中开着一扇门,门楣上写着“少林欢喜地”。导游说,这是一个体会少林禅茶、静心修行、交流佛学的静秘之所,是少林寺联系游客和信徒的对外重要平台。
少林寺的山门就隐藏在一片翠绿的松柏密林中,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八十年代,电影《少林寺》的横空出世,让高深莫测的少林武功一夜之间风靡世界,也让少林寺名闻遐迩。
少林寺山门为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座落在约两米高的砖台上,掩映在一片参天古木中。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朝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三个大字。听说此山门为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
导游说,寺院宏大,从山门到千佛殿,共有七进院落。
进入山门,便见弥勒佛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开口常笑,人称“大肚佛”、“皆大欢喜佛”。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神棒在握,是少林寺的护院神。
过了山门,便是甬道,一条石制甬道从山门到天王殿,甬道的每一块青石板上都刻有精美的莲花图案。相传,当年释迦摩尼出生后就会说话走路,他下地后共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即生出一朵莲花,于是七步莲花便寓意着幸福美满。据说,凡进入寺庙的人在青石板莲花上连续踩七步,日后就会步步高升。
甬道两旁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如林碑石,故称碑林。这里有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在甬道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称。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
天王殿,位于碑林的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四大天王威武雄壮,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天王殿为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红墙绿瓦,斗拱彩绘。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
天王殿前,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树高二十五米,冠幅达三十七米。这颗古银杏为单株,导游说这棵树俗称老光棍,树龄为一千五百岁,是登封市现存最古老的一棵树。听说在少林寺建寺之初,寺中僧人在天王殿前两侧栽上了象征吉祥长寿的两株银杏,一雄一雌。岁月无情,现仅剩下一雄株存世。它也表明,那时的少林寺,天王殿即山门。
天王殿后是钟楼鼓楼,两两相对,分列左右两边,“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建筑史上的珍品。听说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这是1994年重修的。
钟楼前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寺院内古色古香,古砖古瓦古树,一景一物也是饱经历史风霜。每一座建筑物都显得苍老高深,蕴含深广。一座建筑群就是一个艺术宝库,飞梁画栋层层叠叠。
大雄宝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听说原建筑毁于1928年,这是1986年重建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