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清仓了中国平安

中国平安最近一年可谓非常不顺,高管陆陆续续批量离职,寿险改革进展不顺,投资端不断的踩雷。
2020年,股票投资上,我做的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清仓中国平安,这个我从2017年初就开始持有的股票。当时是我持有最久的一只股票,也是我仓位占比最大的一只股,清仓前的持仓占比为30.5%。我大致在4-5月份,经过几次大幅的调仓换股,实现了平安的减仓、乃至最终的清仓。其中主要的换股动作是从大平安换到小平安。
那么为什么我没有在平安遇到困难时陪它一起度过难关,一起走过风雨,一起迎来明天的彩虹呢?这里面的核心原因只有一点。
无论是高管离职,还是寿险改革不顺,及股价低迷,这都不是我清仓平安的核心原因。我清仓平安的核心原因是因为我不认同平安在资产端的投资策略。
我们知道保险公司为了避免利润大幅波动,他们非常注重股息的收益。往往会选择一些高股息的公司。这个想法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我认为平安的投资团队没有与时俱进。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及降速,很多企业的资产质量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往往股息率高的公司,资产质量并不高。他们的高股息往往不是由于高分红导致的,而是市场不认可,给了极低的估值才形成了高股息。持有这种企业去收息,从长远看无论是股息还是资金安全都有问题。
我看了平安的股票持仓,相当多公司都是我不会选择的公司。既然我不会投资这些公司,那么我为什么投资平安呢。
当时汇丰出现问题时,我表达了这么一个观点,平安在汇丰踩雷,这不是个案,这是平安投资策略下的必然结果,即使汇丰不出事,也会有其他公司。结果不到一年,平安在华夏幸福又踩雷了。
那么针对这个情况,有什么药方呢?我的建议是这样的:拿出一部分资产去投资高分红(注意是分红不是股息)的成长型公司。这种公司由于市场看好,短期估值不低。但是考虑成长性,几年以后,他的股息会比买入低分红高股息公司还高。这是长期投资的思路,投资低分红高股息公司是一种比较短视的行为。
当然我的这个建议在2020上半年去实施会好一点,在2021年,这个好公司估值很高的时候,实施的时间窗并不是很好。这里我首先强调的是策略的改变,合适的时机需要等到。
为什么我要强调拿一部分资产去投资高分红的成长型公司,我其实是兼顾了保险公司的长期利益及短期对于股息收益的追求,我的这个建议是比较温和的操作方式。平安可以采用蚂蚁搬家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去切换到优质资产。
这次清仓后很多人问我什么时候再进入?虽然考虑到国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保险公司的收益会提升;后疫情时代复产复工,保单收益会提升;流动性宽松可能会导致股价提升,进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提升(关于这一点也可能存在牛市结束,股权收益下降)。但是由于对于平安投资策略的不认同,短期内我不会再次投资平安。除非看到平安投资策略的进化。
对于平安,对于马总,我还是怀有深深的敬意,期待平安持续不断的进化,让我再次认同平安,买入平安。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