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二商(三)家和万事兴,大家小家都如此

(书接上回)

0
1
原文

二商忿诉邑宰。盗首逃窜,莫可缉获。盗粟者百余人,皆里中贫民,州守亦莫如何。

大商死了,这边没有主事的了。二商替嫂子报警了。这次的损失太大,可抢了钱的强盗头早就跑没影,不知道跑哪去了。

过去又没监控,而且大商家又这么遭人恨,也没人提供线索,更没地方抓人去了。倒是能抓到好些抢米的,可那有什么用呢,也都是村里的穷人。

抓上百个抢米的能干啥?最多把米还给你,还能把这几百人都关起来啊。估计县官要真把这几百人都抓起来,这几百人能造了反。

0
2
原文

大商遗幼子,才五岁,家既贫,往往自投叔所,数日不归;送之归,则啼不止。二商妇颇不加青眼。

这回大商家一贫如洗了,大商家还留下一个儿子,才五岁。跟着那嫂子一起过日子呗。

可看平时嫂子那所作所为,哪是个会过日子的人。这孩子经常来找二商,几天也不回家,一送回去,就哭个不停。

孩子知道什么呢,也是,回去跟着那么个妈,也够受罪的,那妈也没饭吃呢,有饭还自己吃呢,光剩拿孩子撒气了。

可这孩子,在二商这儿也没好待遇。因为之前大商家的做法,让二商的老婆很是寒心,所以气都撒在这个孩子身上,对这孩子没有好脸色。

0
3
原文

二商曰:“渠父不义,其子何罪?”因市蒸饼数枚,自送之。过数日,又避妻子,阴负斗粟于嫂,使养儿。如此以为常。

二商跟他老婆说:他爸他妈不对,跟这孩子有什么关系,这孩子有什么错呢?

这个二商挺疼这个侄子,去外面买了几个烧饼,领着孩子给送回嫂子家了。过了几天,又偷着买了一斗米给嫂子送去,让她好养这个孩子。如此的生活,就习以为常了。

这里就没说这嫂子什么想法,反过来受兄弟的接济就这么心安理得,就不想想自己当初是怎么对人家的,这个饭也吃得下去。

0
4
原文

又数年,大商卖其田宅,母得直,足自给,二商乃不复至。后岁大饥,道殣相望,二商食指益繁,不能他顾。侄年十五,荏弱不能操业,使携篮从兄货胡饼。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大商的老婆把房子给卖了,这回嫂子有钱了,可以自给自足了,这样二商才不再去嫂子家。

这嫂子也是个没骨气的,白吃了兄弟这么多年才想起来卖房,估计是吃不惯这难吃的东西。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又赶上大灾年。一到这样的年头,要饭的就多,都没饭吃,二商这边就忙得不行,他不光救济自己家亲戚,还救济别人呢。就顾不上自己侄子了。

这年,这侄子十五岁,身体很弱,不能工作。也是,跟着那样的妈一起长大,能独立才怪了,他妈都不能独立,怎么教孩子。不过还好,这孩子没学得像他妈那样尖酸刻薄。

二商就让这个侄子跟着自己的孩子,上街去卖烧饼。也算是有个小营生,能挣口饭吃。

0
5
原文

一夜,梦兄至,颜色惨戚曰:“余惑于妇言,遂失手足之义。弟不念前嫌,增我汗羞。所卖故宅,今尚空闲,宜僦居之。屋后篷颗下,藏有窖金,发之,可以小阜。

这天晚上,二商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哥哥大商来了。脸色不太好,一脸惨相,跟二商说:我之前活着的时候,因为听我老婆的话,以至于丢了手足之情,而你又不计前嫌,这让我没脸见你啊。

你当初卖给我的房子,现在空着呢,你去住去吧,后院里埋着钱呢,你去取出来,虽然钱不多,也可以发个小财,过了上康生活了。

这大商也不干啥去了,过了十年,才来告诉弟弟,好在二商也没指着外财活着,一直自己努力,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0
6
原文

使丑儿相从;长舌妇余甚恨之,勿顾也。”既醒,异之。以重直啖第主,始得就,果发得五百金。从此弃贱业,使兄弟设肆廛间。

让我的儿子跟着你吧,我那个长舌妇的老婆,我最恨她,你别管她了。说完这话,二商就醒了,觉得这梦挺奇怪的。

自己就弄了点钱,把原来自己住的那他院子给租了下来,果然在后院,挖出来五百金,就是五百两银子。

这下有钱了,就不用跟武大郎当同行,上街卖烧饼了,就在街上租了个门面房,开了个店铺。

0
7
原文

侄颇慧,记算无讹;又诚悫,凡出入,一锱铢必告。二商益爱之。一日,泣为母请粟。商妻欲勿与;二商念其孝,按月廪给之。数年家益富。大商妇病死,二商亦老,乃析侄,家赀割半与之。

开了这个店铺,就让这个小侄子管理,当账房先生。这侄子还挺有天赋,管账没错过,而且还特别诚实。就算一点小账,进出账一点,也跟二商说,二商特别喜欢这个侄子。

这一天,侄子来找二商,哭着跟二商说,要给自己妈点粮食,那边没饭吃了。按说不至于,当初卖房,而且当初卖房不是卖一间,是大商和二商两个人的房子,这么快就吃完了。这娘们儿也够能造的。再不对也是亲妈,不能不管,跟二商一说,二商的老婆就不同意。二商其实要听他哥哥的,也不该给。

可二商觉得这个孩子挺孝顺的,也不在乎这一口饭,从这天起,按月给嫂子送米。这算是嫂子有退休金了。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家里更富裕了。大商的老婆病死了。蒲松龄也不干什么了,让这么个祸害,活了这么久。

这个时候二商也老了,就跟侄子把家给分了,毕竟那是他哥哥那一支的,要延续他哥哥的香火,就把家产分了一半给侄子。

0
8
原文

异氏曰:“闻大商一介不轻取与,亦狷洁自好者也。然妇言是听,愦愦不置一词,恝情骨肉,卒以吝死。呜呼!亦何怪哉!

蒲松龄说:听说大商一家从没随便拿别人一点东西,也不随便给别人一点东西。这也算洁身自好。

可他这么听老婆的话,以至于什么都听,头脑昏成这样,对自己的亲兄弟都这样漠不关心,以至于最后就这么死了,这又能怪谁呢?

0
9
原文

二商以贫始,以素封终。为人何所长?但不甚遵阃教耳。呜呼!一行不同,而人品遂异。

二商一开始很穷,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奋斗,以富户告终。他为人有什么长处吗?

只不过他不那么听老婆的话罢了。就这么一种行为不一样,两个人的品德就有这么大的差异啊。

故事讲的是个听不听老婆话的问题。其实无所谓听不听老婆的,这个无论是谁,听谁的。对的就听,不对就不听,人都有自己辩别是非的能力。

古人说: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当然,在家里居家过日子,很多事情多听老婆话,是有好处的,起码两个人少打架。

晚上吃什么饭啊,明天去哪玩去啊,哪件衣服漂亮啊。这种事多听老婆的是没错的,这样就能家庭和睦,晚上能睡个好觉。这种话多听,绝对是保护自己。听我的,没错。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土豆

“聊斋土豆说”是土豆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一点感悟,纯属土豆个人观点。

公众号ID:聊斋土豆说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