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转圈,就要警惕自闭症?这个误会有点大……
作者:石霖
图片:Unsplash
有段时间,我家小朋友特别喜欢转圈圈。
在家里玩时自己转,绕着桌子转,还喜欢大人拉着或抱着转。
在外面也喜欢转,站在原地旋转,坐在秋千上转,坐到旋转木马上就不想下来。
看到店铺前旋转的广告投影灯,他会跟着图案一起转。
我怕他晕喊他停下,他坚持说自己不晕……实际上一会儿就晕了。
我觉得挺好玩,想了解下孩子为什么喜欢转圈,结果网上一查吓坏了!
网上说,孩子特别喜欢转圈圈,家长一定要重视。
如果久转不晕,可能是前庭失调,甚至可能是自闭症!
网上还说,前庭失调是感统失调的一种,是很多自闭症孩子的症状。感统失调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是剖腹产,因为出生时对胎儿的前庭部位刺激不足。
我家小朋友就是剖腹产啊,还曾经被诊断为脑缺氧。
我继续查感统失调的表现,结果发现孩子符合的特别多,比如:
对转动的东西格外感兴趣;
喜欢边走边跳但平衡力差,容易摔倒;
在人多的地方会迷失方向;
注意力不集中……
我越看越纳闷,不过是喜欢转圈,怎么就变成自闭症了?
说一点儿也不慌是不可能的,
但我知道孩子没问题,更不会是自闭症。
那是我的孩子呀,他的一举一动我再清楚不过!
他运动能力不太好,可能有点感统失调。他需要的只是更多的训练、陪伴和关爱,但绝对不是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不放心的我又去国外网站查了资料,看了不少育儿书,确认所有的孩子都会喜欢转圈,但喜欢转圈绝对不意味着就有自闭症!
孩子为什么喜欢转圈?
有18年教育经验的Meghan Fitzgerald认为,
孩子喜欢转圈,是一种单纯的学习过程。
婴儿时期,孩子的大脑是混乱的。他们需要重复的行动,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去开发大脑,这是幼儿早期学习的原理。
孩子们重复的行为模式,教育专家称之为“图式”。
最早提出“图式”的是心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
“动作图式是协调知觉和运动的系统,它构成了任何可以重复且能够.被应用于新的情境中的基本行为,例如,抓取、移动、摇动。”
孩子喜欢的游戏中,有很多种都是在探索“图式”。在《认识婴幼儿的游戏图式:图式背后的秘密》一书中,作者将图式归结为8大类:轨迹、定向、连接、旋转、围合、包裹、定位和搬运。
理解了图式,就很容易理解孩子喜欢玩的游戏。比如:
孩子喜欢将东西排成一行,那是因为他在探索“轨迹”图式;
孩子喜欢固定地排在队伍某个位置,是在体验“定向”;
孩子喜欢将物品拿来拿去,是“搬运”图式在起作用……
而那个喜欢转圈的孩子,正是在感知和探索“旋转”图式!
旋转图式不需要教,到了一定年龄,孩子自然会发现。
他会突然对旋转的事物感兴趣,比如风车、车轮、风扇、旋转木马。
他会发现绕着桌子转圈很好玩,自己转圈很好玩,被人抱着转圈很好玩,在地面上滚着也很好玩……
通过不断的观察和重复这些旋转的动作,他最终会形成这样一个概念:“哦,这就是旋转!”这时,他的大脑比之前更强大,对世界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转圈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幼儿教育专家玛格达·格伯有句名言:
“多观察孩子,少做些什么(Observe more,Do less.)”,
美国教育家约翰·霍尔特也说:
“相信孩子(Trust children.)”。
当孩子热衷于转圈时,这些教育理念同样适用。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放手,让他尽可能有机会参与到感兴趣的图式中。
如果他喜欢转圈,就让他转吧,当他感觉晕的时候,我们再轻轻抱住他;
如果他喜欢打滚,就找个安全的地方,容他在童年的地上打个滚吧;
他喜欢看旋转的液体,不妨做饭时教他搅鸡蛋或面糊;
拿个童车倒过来,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对着旋转的轮子惊叹;
买个风车或者陀螺,这样的旋转足够孩子兴奋一段时间……
当孩子对“旋转图式”感兴趣时,能够参与旋转的机会越多越好。事实上,即使只是原地转圈,对孩子也有许多好处:
1.增强身体平衡能力
根据美国儿童感统训练专家Kawar &Frick 的研究,孩子在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会激活内耳充满液体的空腔,而后传感器将告诉大脑如何保持平衡。
孩子重复转圈时,大脑会积极调节眼、手、腿等各个部位,在旋转中尽力保持身体平衡,因此孩子的平衡能力能够提高,同时触觉、感觉等感官也得到综合发展。
2.促进前庭平衡,提高注意力
孩子旋转过程中,眼前变化的景象会不断刺激大脑中的前庭觉。为了不摔倒在地,前庭觉需要及时过滤信息并传入大脑,左右脑同时使用以保持身体处于平衡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前庭平衡得以改善,同时会提高注意力。
3.强化动觉意识,获得肌肉记忆
动觉意识是我们对自身运动的感知,比如像走路、吃饭、刷牙等行为,我们不需要特别去思考,但潜意识知道该怎么做。
旋转也一样。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孩子会获得肌肉记忆,从而通过感觉就能判断出如何避免摔倒。
4.理解速度与力量,提升做决策的技巧
转圈的时候,孩子能够体验到速度、力量、运动方向的综合作用,同时他的大脑也必须积极思考,决定自己能够转多少圈,什么时候停下来还能保持身体平衡。
这也有助于训练孩子做决策的速度和技巧。
转圈、感统失调和自闭症?
我们说了这么多转圈的好处,那么转圈与感统失调或自闭症是不是没有一点儿关系呢?也不是的!
从孩子转圈的情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在《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一书中,作者曾这样说旋转与感统失调的关系:
“当儿童做原地旋转的动作时,
其前庭体系中的网状组织会迅速发挥其调节作用,
使大脑一直保持一种适度清醒和警觉的状态,
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摔倒的情况。
当儿童的前庭体系发展失调时,
大脑的调节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这类儿童大多做不了转圈的动作。”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做不了转圈的动作,或者转圈时特别容易眩晕,那么有可能是前庭功能失调,也就是感统失调,需要找专业机构进行评测。
那么,有感统失调的孩子,是否就是自闭症呢?答案当然是否!
美国心理学家J·Ayres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孩子都存在一些感统失调症状,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孩子能够达到完美的感觉统合。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做的是提供尽量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孩子运动和成长的各种需要。当然,严重的感统失调,也需要找专门的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我们再来说下自闭症孩子的转圈。
自闭症孩子的转圈与普通孩子明显不同,他怎么旋转也不会感觉晕,甚至不觉得累,同时伴随有身体摇晃、嘴巴嘟囔、接收不到外界信息等不协调行为。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中是这样描述的:
“在前庭觉上,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如喜欢看旋转物体、长时间做旋转类活动且无眩晕现象;这类儿童运动能力虽强,但本体感觉发展不完善,运动企划能力也明显不足。”
自闭症儿童喜欢转圈,但对他们来说,这不是学习,而是一种刻板的缓解情绪的异常行为。
自闭症近年来得到了大家的重视,这是件好事。
因为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公布的数据来看,儿童自闭症患病率有上升趋势,2014年的患病率高达1:68。
而自闭症的及早发现,对于科学干预和治疗有积极意义。
但是,我们也不能过于风声鹤唳。
就比如孩子喜欢转圈这事儿,其实与自闭症关系真的不大。不能因为它是自闭症的一个特征,就开始怀疑家里那个喜欢转圈的孩子。
毕竟,所有的孩子都很喜欢转圈!除了1:68的概率可能是自闭症,更多的时候,孩子只是在学习和感知这个世界,千万别再刻意去打断和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