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校友录⑼《也说绽放》
原创|校友录⑼《也说绽放》
文/欢爸
时间/2018-08-04 09:18
【引言】《辞海》中有关于旗袍的注解:“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糅合具象,在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义。
【正文】原创|校友录⑼《也说绽放》
早读《马尔》,在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故事里,找寻一些皖北小城的情愫来,品味一番之后开始一天的日子。
昨日马老师推的是《上海之夜的几张老照片》,我写了好长的一段帖子却没有发,总觉得会扫了大家的兴,只是跟了句:不知说啥,且问个早吧...
文化沙漠化之说并非上海才有、今日才有,所以也不能全让上海背锅,只是今天的上海给人的感觉更明显和无奈一些,快节奏、高强度的都市生活,让人们无暇去关注文化对内心的丰富和情感的滋养。为了生活,行色匆匆地穿梭于林立的摩天楼宇之间,大而无神、大而无魂的上海,与《马尔》所写的小城那些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上海和小城之间情感和文化的纠结历来都是那么复杂,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小城曾经被当年的上海知青称之为安徽的西伯利亚,文革之后大批的知青进入小城的工矿企业和商业、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又给小城的发展带来过荣耀和繁盛,那时的小城被称之为“小上海”。知青带去的海派文化和当地的徐淮文化是如此和谐地植根于小城人的心中,既有与时代同步的时尚感、又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厚重感,由此萌发于心的自信和自豪,更让很多生活在一二线大都市的人都心生艳羡。
一地之文化的荒芜,再好看的景致也无法掩饰内心的空虚,而文化的自信和内心的充盈,即便在穷山恶水之间也能绽放出人文的光彩和力量,也必将带给人们绽放的惊艳。
今早的《马尔》便以《绽放⑴》为题,讲述了小城旗袍研究会代表队7月24日在《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交流大会(香港·亚博)》上斩获两项大奖的故事,这故事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小城文化积淀之功呢。
小城旗袍和汉服的热闹了有些年头了,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绝非为了交流大会才准备的,我也是去年筹备毕业30周年聚会的时候才深切感受到的。聚会前的两个月,印童鞋提出建议,聚会仪式上展示一下旗袍走秀和给老师献花,我还组了个旗袍秀小群便于报名的女生交流和分头训练,人气之旺出乎预料。有见过为了聚会排练的,有谁见过打着横幅训练和彩排的么?参与度和热情之高,超乎想象,恐怕只有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赛前训练时才会有如此的声势吧。
【注】王宇浩、李媛媛、魏雪雁、张红梅、马永恒、万雨梅、蒋骏玫、吴存、马丽、王毓华、张梅。
为了毕业三十年后对母校、对恩师的那深深一个鞠躬,她们伴着相同的背景音乐在各自生活的城市每天训练,坚持了一个多月,又在聚会的前两天,汇集到小城合成训练和彩排,聚会前一天现场彩排一遍又一遍地改动、调整,不厌其烦、精益求精,一直到晚上8点多还不肯离开。直到我说外地回来的同学都在酒店等着她们一起喝接风酒,她们不到就不开席,这才作罢。
【注】列队迎宾的旗袍佳丽们,由左至右分别是汪洪燕、汪姐、万雨梅、李媛媛、魏雪雁、王宇浩、王春、王毓华、孙宏侠、吴存、马颖、张红梅、王九红、张梅、何政红。
【注】列队迎宾的旗袍佳丽们,由左至右分别是王宇浩、王春、李媛媛、孙宏侠、汤玉、李红梅、马永恒、张印、万雨梅、蒋骏玫、张红梅、吴存、王九红、魏雪雁、王毓华、何政红、张梅。
【注】一姐风采,淮北一中现任校长马颖。
【注】淮北一中87届高中毕业30年聚会上,旗袍队代表全体同学给老师献花,旗袍佳丽中不乏中学教师、政府官员、国企高管和大学教授等大咖,由远至近分别是:李媛媛、汤玉、王宇浩、张梅、孙宏侠、张红梅、马永恒、蒋骏玫、吴存、王九红、王春、王毓华、刘爱云、李红梅。
旗袍之于上海有着很深的年代印记,对于有着“小上海”美誉的小城,如今又将旗袍文化加入了新的元素和内涵。获奖自然是高兴的事儿,即便不拿奖,小城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学习和传承文化,也是大众的事儿,也是个人的事儿。人多为众,起码的尊重和礼让表现的是文化的修为,各抒己见体现的是文化的宽容,与时俱进展示的是文化的创新,如此,不一而足。
绽放,之于花朵是惊艳的绽开和怒放,之于人生是成长的巅峰和辉煌。
无怪乎网友“林深见鹿”在《绽放⑴》文末跟帖说:
读此美文(指马尔的《绽放⑴》),三点感触:
一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二是各线大小城市众多,相城娟秀在旗袍展示上落落大方,不输四方,一举夺魁,隐隐彰显着知青岁月“小上海”时代留给相城的审美等级;
三是相城精英对于美,依稀保有领先时代的审美能力,从服装设计到姿态编排,甚至不落后于一线城市,加上马老师的笔触,证明既有创作者又有解读者,使相城大地依然保有较高的审美等级。
古有相土烈烈开疆破土,近有龙城画派一脉相承,今有东篱书院众咖前赴后继,小城文化从容而不喧嚣、丰富而不炫耀,根植于沃土、枝繁于徐淮、叶茂于神州、花绽于四海,未来可期、绽放常在。
相关文章链接:
资源持续更新中......
【欢言趣语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