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到底能赛出什么?
亲,公众号平台改变推送规则,
若您与订阅号没有互动,
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你熟悉的刀,就可能沉到水底了。
若不想错过"刀说话”的推送,
请把我设为“星标”吧!
每篇都点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击
也能保证永不失联的哦
赛课只能赛出明星,但赛不出名师,更赛不出明师
前段时间,某小友参加全市赛课,得了一等奖。喜孜孜跟我报告后说:我要努力成为名师。祝贺、鼓励之余,我泼了一点小冷水:“赛课只能赛出明星,但赛不出名师,更赛不出明师。”
虽是随口而出的戏言,但似乎,也包含着我的一些思考和主张。
对赛课,我一直很谨慎。十年前,写过一篇《对公开课的公开批判》,我曾谈到:“过于强调展现,有意忽视暴露,过于强调表演,有意忽视生成,公开课的价值仅限于努力展示最美好的一面,最精彩的一面,刻意回避执教者的缺陷和不足,遮掩淡化课堂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
现在看,公开课的表演意味,与赛课相比,只算是大巫面前的小巫。公开课既名“公开”,多少还有些研究、探讨的实质;而赛课重在比赛,尽管也有“以赛促研”的说辞,但往往,无论组织者还是参与者,更看重的都是最终的结果。在功利化的教育背景里,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获奖,甚至获最高奖。僧多粥少,要把仅有的奖项拿到手,自然要费不少心力。
更要命的是,组织者往往习惯于把他人之获奖与自己的得失挂勾,将个体之获奖与团队建设乃至区域荣誉挂勾,所以,每遇赛事,无论级别高低,都不免“用力过猛”的操作——
首先是,精挑细选确定选手。所谓“精挑细选”,往往伴随着一系列“配套”比赛——省级赛课,与之匹配的,自然是市级的、县区级的、片区级的、校级的;市级赛课,与之对应的,往往是县区级的、片区级的、学校级、甚至年级级的……
为确保所谓的严肃和公正,有时还会如竞技体育一般,分预赛、初赛和决赛。如此一层层选拔,一级级比对,最终确定的能够登台亮相的选手,自然不会太差:长相要过得去,普通话要说得溜,表演能力要比较强——简而言之,擅长表演的“竞技型选手”,往往更容易“出线”,成为“代表”,参加最后的角逐。
当然,人情社会里,也脱不开背景、关系的影响。有关领导总期望自己喜欢或欣赏的人上台,有关部门总期望打造自己喜欢或欣赏的队伍——这样的逻辑链条下,最终出场的,不一定就是真爱学科、真懂教学,或者说真正优秀的。
然后是,组建团队研课磨课。团队的规模,往往与最终比赛的级别成正比。比赛层次越高,团队越强大越剽悍:区域内的顶级大咖、区域外的名流耆宿,要是能邀来更上级的权威,或更有名望的泰斗,那阵容简直就堪称豪华或奢华。
团队既建,研课磨课也便正式开始。一次次解读文本,一次次设计推敲,一次次听课评课,一次次演示展示——“研课磨课”的关键,在“研”在“磨”。最大的麻烦,也就在这两个字里:上课原本是教师自己的事,教师理应是“我的课堂我作主”,但团队的意思,集体的决定,哪个敢不听从?权威的主张,大咖的见解,导师的指点,哪个老师敢不执行?
所以,最终“定板”的课,几乎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框架是集体定的,结构是集体定的,细节是集体定的,开课和结课是集体定的,问题的设计是集体定的,连起承转合的台词,执教时的体态、手势、语气、语速、语调,都是集体研究决定的,甚至被反复指导和演练过的。
(图文无关)
在我看来,这样的“研磨”,最终的结果就是:研出了团队的水平,但磨掉了教师的想法;最终的登台执教者,与其说是上课,不如说是演课——不是演绎,而是表演:像一个提线木偶,被有形或无形的手操控着,既难走心,也难走肾,因为那“被研磨”的课里,很少有自己的情感与态度,很少有自己的思考与主张。
这样的“赛课”模式下,表演出色的,自然更容易成为“明星”,但是这样的比赛,能赛出“名师”和“明师”吗?
“名师”,或许有可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我们所知或所见的“名师”,大多是评选或打造的。既是评选,就有标准,倘若标准由专业人士制订,或许会好些,若是被颟顸的官员操纵,结果可想而知。据说,有不少地方,把评选当成“福利”,甚至当成“牟利”的手段——如此暗箱或“明箱”操作,最终评选出来的“名师”,到底有多少真才实学,鬼知道。
所谓的“打造”,更是滑稽。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成长更是慢的,要靠时光的积累,靠经验的积淀,真正的“名师”哪里是一时间打造得出来的?现在倒好,把“名师”培养搞成轰轰烈烈的运动,搞成拔苗助长的政绩,既有违教育的本质规律,也有背教师的成长节律——既是人为的“打造”,则免不了人工的“打磨”,免不了血淋淋的切割删削,就像那个“削足适履”的成语所示。
这样的教育语境里,赛课往往成为“打造名师”的重要方式,而赛课的结果,也大多成为“名师评选”的量标。
不得不说,林林总总的赛课里,的确有“一赛成名”的,但是,那些“表演型”的选手,因为缺乏扎实的学识和素养,缺少真切的经验和感悟,缺失赛课后持续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往往在“一赛成名”后,很快就“泯然众人矣”。至于那些“一赛成名”后,就忘乎所以,不思进取的,极有可能,除那堂“获奖课”有点出彩外,其他所有课,都会让人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毕竟,一个教师,终其一生,要独自面对成百上千学生,要独立执教成千上万堂课,仅凭那样一堂被过度指导和设计、过度修饰和包装的“获奖课”,能见出多少“真章”?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不断修炼,不断精进。没有哪个教师,能够仅凭着一堂“获奖课”,就成为真正的“名师”,更没有哪个教师,能够仅凭着一堂“获奖课”,就成为真正的“明师”。
谈到“明师”时,我曾有过“三明主义”的说法:好教师,应该是明白之师、明亮之师、明天之师。而对“明白之师”,我的理解,起码应当“明白自己,明白学生,明白什么是教育,明白应该如何去教育,明白怎样的教育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成长”。
何谓“明白”?以赛课为例,至少应当清楚如下基本事实:
第一,对教育而言,赛课并非必须品,对教师而言,获奖只算奢侈品。能参赛固然是好事,但名次和所谓的荣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和经历,是真正有助于成长的体验和收获。
第二,研课磨课时,当然要听取他人意见,但接受和消化,是自己的事,要运用自己的眼光和脑髓。对教材和文本,不能放弃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不能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第三,永远记住,课堂是自己的,是学生的,而不是导师和评委的。就算是赛课,也应该明白:课是为自己上的,是上给学生的,而不是为导师和评委上的,更不是为台下听课的老师表演。
第四,比赛都是“变态”的,赛课也是如此。“常态”情况下,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的学情、学态,应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不可能死记硬背既定的教案,更不可能照搬照套他人的设计。
第五,赛课或可表演,但教育不能表演。真正的课堂,每次都是“现场直播”。就算演出,也是朴素、本色的,一堂又一堂的。技巧和花招或可管用一时,真能支撑课堂的,是你内在的功力。
想清楚这些,弄明白这些,或许才有可能成为“明师”——我一直觉得,不是每个老师都有机会登台表演,成为“明星”,也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幸运地被评选或被打造,成为“名师”,但是,每个老师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真正的“明师”。
显然,我并非要否定赛课这一形式,事实上我也否定不了。我只是担心,目前赛课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和弊端,可能会破坏教育的生态,败坏教师的心态——过度的研磨和演练,过度的设计和算计,过度的修饰和包装,不仅会研掉教师的思想,磨损教师的激情,更会扼杀教师的个性,泯灭教师的风格。
毫无疑问,这既有违比赛的初衷,也有背教育的本质。说严重点,简直就是对教育的作孽和犯罪。
2020.12.
也许有人会问:你发这些有什么用?
能改变什么?我会告诉他:
也许没什么用,也不能改变什么,
我只是觉得,应该让更多人,
看到这些文章,听到这些声音
而这样做,是有意义的。
关注即能长伴
刀说话
刀哥小号“家校会”,长按关注——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