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亮灯”到底有几个意思?

来这里,随时“看刀”

“刀说话”出品

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即使不再“亮灯”,教育的天空,教师的心地,也会是光明的,亮堂的。

不解决这些问题,哪怕天天亮灯,哪怕把“老师,您好”刻在每个人额头上,可能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为教师亮灯”到底有几个意思?

01

亮灯还是不亮灯,这是一个问题

开学前就有消息说,今年教师节,依然会“为教师亮灯”——9月10日晚8点到9点,全国各地的地标性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将会通过LED大屏幕,滚动播放“老师,您好”等字样。

想来,够盛大,够壮观,够风光。

这活动其实并不新鲜,去年就有了。虽称公益,却由教育部教师司和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发起。按他们的初衷,是要“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让社会“感念师恩,礼敬教师”。

消息还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覆盖面更广、形式更丰富,去年只有28个省,今年将有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

消息出来后,最兴奋、最热闹的,是媒体和自媒体。转发、响应、评论,肯定、欢呼、赞许,简直就是“喜大普奔”。

有人说:“为教师亮灯”,是一种行动,是一种姿势,让尊师重教不停留在口头上,又不浮躁于形式上,是对广大教师长年辛苦付出的认可和尊重。
有人说:“为教师亮灯”,能够让教育之光,燃亮在神州的夜空,对无私奉献的老师们来说,绝对是莫大的“荣耀”。
有人说:“为教师亮灯”,点亮的是民族希望之灯,也应该成为全社会每个人尊师重教的一盏心灯。

不过,与这样的欢欣鼓舞相对的,那些真正“受益”的教师,却大多茫然、淡然,无所谓的样子。

有人说:别亮了,我害羞。
有人说:亮灯一个小时?为什么不亮几个晚上呀?
有人说:不亮灯了吧,节约点电费,给老师发补贴好不?
有人说:无论你亮多少灯,不解决实际问题都是无用功。
有人说:忙活一年了,亮个灯就非让俺说幸福?还是只有1小时的幸福。
还有人说:“请不要为我亮灯”,因为“这一天为我亮灯感觉在为我送行”。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个网友说——

我觉得:应该为中国的教师节关灯一小时。
1.可以节约不少电费,浪费是可耻的;
2.广大群众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想想这个社会有没有重视教师;
3.教师们可以放下作业和备课笔记,闭上眼休息一会。
当所有人睁开眼的时候,会觉得光明是美好的。

这样的状态,或许很能体现教师的心态:所谓的过节,所谓的亮灯,都是些不切实际的“形式”。

形式固然必不可少,就像仪式之于人生,多少有些意义和意味。但毫无疑问,比起内容的兑现,形式上的取巧,要容易得多。

因此,在内容难以落实时,人们大多喜欢搞些务虚的形式,走些形式大于内容的“过场”。

“过场”走多了,自然容易麻木。就像福楼拜所说:“每一个微笑背后都有一个厌倦的呵欠。”

假都不放的节日,很容易让教师觉得,自己过了一个“假节”。

02

“亮灯问好”和教师幸福,不能直接划等号

也许,被“亮灯问好”,而且是,被全国上下一起“亮灯问好”,多少算得一种安慰。

不管怎么说,灯火通明,总比黑灯瞎火好吧?热热闹闹,总比冷冷清清好吧。

教育部不是有“要出真招、实招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荣誉感”的庄重承诺吗?“亮灯问好”,或许也算是一招吧。

不过,安慰,也只是安慰。就像安慰剂,到底不是治病的真方和良方。

亮灯,能让教师因此而自豪,而骄傲,而激情洋溢,而热血沸腾吗?或者,如活动发起者所期望的,举国上下都能由此“感念师恩、礼敬教师”吗?

恐怕不能。“亮灯问好”和教师幸福之间,不可能直接划等号。“亮灯问好”和“尊师重教”之间,也不可能直接划等号。

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有关部门会有“亮灯”这样清新脱俗的创意和举动?

是因为,教师一直被视为蜡烛,所以要用“亮灯”的方式进行比喻、肯定和赞美?

是因为,教师一直在为孩子们“点灯”,所以现在要为教师“点灯”,以感恩教师的付出与辛劳?

在我看来,除营造一点“节日氛围”外,“亮灯问好”的最大意义,是让教师知道,尽管过节时不能放假,但有人为自己亮灯。

说实话,“亮灯”并非多好的创意——就语言表述来说,尽管灯意味着温暖和光明,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但是,创意者或许忘记了,灯,是与黑夜相对的。

什么时候需要灯?当然是没有灯的夜晚。大白天的,谁会需要灯?

什么样的人需要亮灯?身在黑夜,或在黑暗中摸索的人。黎明在望的时候,谁还会需要亮灯?

也许想得太远了。那想近一些——今年9月10日,是星期二,晚上8点到9点,很多老师要上晚自习,他们在教室里能看到那些为自已而亮的灯吗?

尽管有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但,亮灯仅限于“各地的地标性建筑、公共交通设施”,那么,广大的农村教师,他们在偏远的乡野里能看到为自已而亮的灯吗?

如果教师们的“专属”灯光,不能让所有教师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又有多大意义呢?

03

为什么是“亮灯”,而不是“点灯”?

我想到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不说“点灯”,而说“亮灯”?

点灯,即“把灯点着”,有“点”的动作,还有“着”的努力——毕竟,不是任何时候,都能顺利“把灯点着”的。

而“亮灯”多直接,只需动下嘴巴,摸下开关——信息时代了,开关可能都不需要摸,键盘敲下,鼠标点下,灯就刷地亮了。

简直就是:避重就轻,轻而易举,举而不坚,坚而不久。

只不过,点灯,很容易让人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不太和谐社会。

据说,在佛教里,灯象征着智慧和力量。点灯寓意着,去除众生烦恼,驱走人世阴暗。所以,信徒们到寺庙,烧香拜佛外,多会花钱点灯,平安灯、光明灯、长寿灯之类,各有祈盼。

而在广东,据说有“上灯节”,因为“灯”通“丁”,而生男孩被称为添丁,即“添灯”。所以,春节期间,头年生男孩的,都要在自家祠堂“点灯”,即“上灯”:抱孩子参拜祖宗和长辈,长辈给“利是”,然后摆下酒席,请全村男人“吃灯酒”。

不过,看到亮灯、点灯,我最先想到的,其实是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按电影里陈府的规矩,陈老爷要到哪房姨太处过夜,该姨太房门前,就会高高挂起一个大红灯笼,这就是所谓的“点灯”。像皇上的“翻牌”,点灯或亮灯,意味着受到恩宠。

与此相应,倘若犯错,或得罪了老爷,就会被“封灯”,用黑布套包上红灯笼,同样高高挂起,表示不再被恩宠。

因此,整个电影里,尽管陈老爷始终没有露面,但他的四房妻妾,都为那大红灯笼,为那被宠幸的优越感和幸福感,而争风吃醋,而尔虞我诈,无所不用其极。

我记得,电影中,女主角颂莲的一段台词:

“点灯,灭灯,封灯,我真的无所谓。我就是不明白,在这院里,人算个什么东西?像狗、像猫、像耗子,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我担心的是,有“亮灯”的时候,就会有“灭灯”的时候,“为教师亮灯”只有一小时,“对教师灭灯”呢?

感念师恩、礼敬教师,不应该只有“亮灯”这一刻。就像,教师的光鲜和荣耀,不应该只在教师节这一天。

04

解决“心病”,远比“点亮心灯”重要

有人说,“为教师亮灯”能换来整个社会的尊师重教,纯粹是扯淡。

所谓“换来”,是说原本没有,要通过某种方式获得。

但我们早就被告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源远流长。每年教师节,从街道办到国务院,这句话出现的频繁,绝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后的余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样的话语,挂得到处都是,谁敢说不重视教育?从一年365天里专门拿出整整一天,安排“教师节”,一节就是35年,谁能说不尊重教师?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其实也是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毕竟,孩子接受教育,是义务;毕竟,孩子的教育,要由教师完成。尽管的确有些家长,对教师不够尊重,时不时弄出些辱师、骂师、打师、杀师的新闻,但毕竟是少数,主流,仍是好的。

我想说的是,如果社会普遍尊师重教,根本就不需要通过“亮灯”的方式去换取。

如果社会普遍不尊师重教,就算是天天亮灯,恐怕都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

所以,在灯亮起来后,我们更关注随“亮灯”这一形式而来的内容,那些公开承诺过的“真招、实招”。

比如,按“官宣”所说:“研究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的联动机制,启动完善教师的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和内部分配办法”,以及“增加教师工资,保障教师工资绝对不能低于公务员工资,限期整改,必须问责”。

这样的东西,才会让教师有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毕竟,谁都不会喜欢“口惠而实不至”的虚头巴脑。

除此之外,教师们所期盼的,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下面这些“操作性”更强,更容易实施和兑现的——

能不能不要总是在道德层面把教师捧得很高,实际上却是“你给他讲权利,他给你谈付出,你给他讲压力,他给你谈责任,你给他讲收入,他给你讲奉献”

能不能不要总是在文字上“尊师重教”,实际上却是“要付出,教师上;有责任,教师担;出问题,教师挨”,弄得教师义务无穷,责任无限,甚至,谁都可以对教师的工作指手画脚?

能不能别当那么多“冤大头”,请些所谓的“国际生”撑门面,而彻底改进目前的“免费师范生”制度,将所有师范生都变成“公费师范生”,以此吸引真正热爱教育、喜欢教书的优秀“本土学生”进入师范院校?

能不能在配齐配足教师的前提下,适当放松编制,让学校的人手稍微充足点,不要让每个学校都“一个萝卜一个坑”,弄得教师每次外出学习,都得自己调课、自己换课,两头受累?

能不能真正减少一些没完没了的检查、评估、考核,能不能不让老师们为了迎接检查、考核、评估而加班加点、熬更守夜弄材料,直把自己弄成“表哥”“表叔”,甚至“婊子”,不得不满怀愧疚地跟学生一起弄虚作假?

能不能改变职称评选制度,放开各级职称的比例限制,不让老师们为了一个破职称弄得彼此都跟乌眼鸡一样?能不能干脆取消“职称评聘”,参照公务员晋升的方式,到一定年限就自动晋级晋档,让教师能够安心从教、专心施教?

能不能少搞一些乱七八糟的“进校园”,哗众取宠的“小手拉大手”?什么都“从娃娃抓起”,其实就是什么都“从老师抓起”,教师不是“钢铁侠”,被太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缠身分神,哪有精力和心思用于教育教学?

也许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既是教师的“心声”,也是很多教师的“心病”。而且,已经一病不起。

倾听教师的“心声”,远比“为教师亮灯”重要。

解决教师的“心病”,远比“点亮教师的心灯”重要。

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即使不再“亮灯”,教育的天空,教师的心地,也会是光明的,亮堂的。

不解决这些问题,哪怕天天亮灯,哪怕把“老师,您好”刻在每个人额头上,可能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在这一切没有真正解决和落实之前,还是别玩“为教师亮灯”之类劳民伤财的虚活了,省点电费,补贴到落后地区的教育上吧。

降落

也许你会喜欢——

这届专家教授

整个世界都是中国的

让教育更美好

绝笔信老师

三台最烂路

有关哪吒的影评

据说,转发的人,

不仅手有余香,而且心有亮光

刀哥小号“家校会”,长按关注——

我知道你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