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歆冤死,谈刘秀的人性弱点,及其暗含的政治因素

写了很多关于刘秀的文章,似乎刘秀是一个完人,或者说是神。其实不然,从人性角度看,刘秀也是个普通人,他的身上既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光辉,也有普通人常有的弱点,甚至让人不敢恭维的毛病。

我们就从大司徒韩歆的冤死谈起,将刘秀拉下神坛。

刘秀不可触碰的三个雷区

  • 刘秀的雷区之一:忠言逆耳

建武十五年,刚刚就任大司徒(丞相)一年多的韩歆,给刘秀上了一道奏疏:

“歆又证岁将饥凶,指天画地,言甚刚切,坐免归田里。帝犹不释,复遣使宣诏责之。”

字面意思是,韩歆引证,来年国家将遇到大饥荒,陈述过程中情绪很激动,言辞很激烈,结果惹得龙颜大怒,被罢官夺职,遣归乡里。韩歆上路后,刘秀还觉得不解气,又派使臣追上去对韩歆以诏书切责。

韩歆的“证”,其实是当时流行的“谶纬”,拿天象说事,而不是现在的气象预测报告,很不科学。刘秀受不了了,因为天象示警,在古代还有一个含义:皇帝有失德的地方!也就是说韩歆的这段话,其实是在批评刘秀,不光是简单做预测。

盛怒之下的刘秀“宣召责之”,包含一个潜规则:令被责问的官员自杀!就这样,韩歆和他的儿子走在半路上,被刘秀一道诏书逼得自杀了!

谶纬在古代就是科学,刘秀本人对此就迷信得无以复加,退一万步,至少韩歆的出发点是好的,刘秀为何冤杀韩歆呢?

原来韩歆此人:“好直言,无隐讳,帝每不能容。”为人太耿直,好进谏,又不会用委婉的方式,每次都直不楞登,搞得刘秀很不爽!

韩歆的冤死弄得满朝哗然,刘秀也意识到自己错得有点离谱,赶紧弥补,他下令以大司徒之礼安葬韩歆,并抚恤韩家。

韩歆的遭遇不是个案,有个叫申屠刚的尚书令,也因为“以数切谏失旨”,被刘秀贬到地方当了个小县令。

有一次,刘秀准备出宫巡游,申屠刚拦住车驾说,天下还没统一,陛下不应该贪图享乐。刘秀不听,申屠刚竟然用头顶着刘秀的马车,坚决不让出门。那一次刘秀虽然没有发作,但梁子算结下了,终于找了个借口将申屠刚一脚踢出了京城。

忠言逆耳,人性使然,刘秀在这一点远远不如李世民。

  • 刘秀的雷区之二:更始皇帝

刘秀帐下有很多从更始政权改换门庭过来的官员,有一些官员,对更始帝刘玄表现得过于忠诚,得罪了刘秀,因此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最典型的就是鲍永和冯衍。

鲍永是世家大族子弟,当世名儒。更始政权成立后,刘玄派鲍永以大将军身份,出巡河朔及并州地区。刘玄死后,刘秀招降鲍永,鲍永在不能判断刘玄生死的情况下,囚禁了刘秀的使者,派人到长安探听消息。

当确认刘玄已死,更始政权已经灭亡后,鲍永为刘玄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然后解散了军队,封存大将军印绶,穿布衣率领少数亲随,去投了刘秀。

鲍永的举动让刘秀很不爽!多年后,鲍永路过刘玄的陵墓,他不顾众人劝阻,前往跪拜哭祭刘玄。这件事让刘秀“意不平”,若不是有人劝解,恐怕鲍永凶多吉少。

刘秀下令切责韩歆时,鲍永竭力劝阻,终于惹翻了刘秀,他下旨贬鲍永为东海相,赶出中央。

与鲍永同样,冯衍也是因为坚持效忠刘玄,遭到不公正待遇。对此冯衍觉得很无辜,他还讲了个故事给自己辩解:

古代有个人隔壁老王,调戏邻居的两个妻子,其中年纪大的女子竭力反抗,年纪轻的顺从了。后来邻居意外死了,隔壁老王就娶了那个年长的女子,而不肯娶年轻的那位。别人表示不理解,老王说:以前他们是别人的,总希望她们顺从我,现在要变成我的了,当然希望她能为我拒绝别人!

冯衍还说,这就是“臣道”,我就像那个年长的女子,坚守臣道,难道不应该受到表彰吗?

可惜刘秀不这么想,刘玄就像他的禁区,触碰不得,冯衍一辈子都没得翻身,早早结束政治生涯,回家做学问去了。

  • 刘秀的雷区之三:谶纬信仰

相对于以上几位,桓谭比他们都要冤!

桓谭在西汉末年就是名噪一时的大学者,跟主流的谶纬俗儒不一样,他坚决反对云山雾罩的谶纬学说,他的思想以今天的视角看,很切中时弊。可惜刘秀是谶纬主义者,桓谭触碰了刘秀的精神信仰。

桓谭每每上疏奏言,劝刘秀以“仁义正道为本”,不要相信“奇怪虚诞之事”,刘秀每次都是“愈不悦”,桓谭的建议也从来没有得到过采纳。

刘秀为了方便观察天象,下令召开建造灵台的讨论会,桓谭奉命出席。刘秀问桓谭:“我想通过谶纬决策国家大事,你认为如何?”

桓谭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从来不读谶纬。”

刘秀追问,你为何不读谶纬?桓谭再次表示:“谶纬不是经书。”刘秀大怒,下令立刻处斩桓谭!

桓谭吓得叩头,磕得头破血流,才被饶过一死,但是被刘秀贬为六安郡郡丞。七十多岁的老人家,忧愤之下,病逝于路途!

且不论谶纬的荒诞无稽,即便是学术认知的差异,桓谭也不该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还有一位叫郑兴的顶级大学者,也因为说了句“不懂谶纬”,弄得刘秀当场翻脸,郑兴吓得赶紧解释说:“臣才疏学浅,没有读过谶纬,但不代表谶书不对。”这才躲过了一灾。

三个雷区不光是刘秀的人性弱点,更是政治

刘秀是历史上有名的宽仁之君,但是为何对以上三类文官,表现得如此苛刻呢?这三个雷区,何以成为刘秀不能触碰的部分呢?

  • 忠言逆耳,是刘秀的性格特点

忠言逆耳是人性的弱点,刘秀其实算不上过分,只是远没有李世民胸怀博大而已。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刘秀除了书读得不好,要说能力,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治国才能,都远胜于时人,他鹤立鸡群一般傲立于世。

所以,刘秀有理由自信,乃至自负!翻看《后汉书》,刘秀对大臣们的进谏置之不理的比比皆是。

他不怕你进谏,就怕你跟他顶杠,也就是所谓的“切谏”,以极端的手段,逼迫他接受。

刘秀年轻时候的经历,把自己培养成了“江湖书生”,外表一副文质彬彬,骨子里其实充满江湖的侠气和傲骨,甚至某些时候还有几分霸道。这样的人,你想靠强硬手段逼迫他就范,那怎么可能?当刘秀跟大臣们做足了“文质彬彬”后,再出手的话就必然伤筋动骨!

人常说,明君身边只有能臣,昏君身边才有忠臣,偏偏这一条对刘秀不成立,比如韩歆含冤而死,算是忠臣吧?谁敢说刘秀是昏君?估计要是把海瑞让刘秀身边,即便被杀,也溅不起多大的浪花。

  • 刘玄是刘秀检验大臣忠诚度的工具

有个叫郭丹的官员,更始政权败亡后,别人都投降了,他还守着平氏县城抵抗刘秀。后来郭丹穿重孝为刘玄发丧,又冒着被捕的危险,像乞丐一样,满世界寻找刘玄的妻子。找到刘玄妻子后,恭恭敬敬地交还了自己的印绶,然后才回乡隐居。十一年后,郭丹竟然被刘秀起复为并州牧,后来官至大司徒。

同样效忠刘玄,郭丹怎么就比鲍永和冯衍要命好呢?难道郭丹装了避雷针?

其实正如冯衍所言,忠于旧主没毛病,毛病就在于,旧主已经死了,你对新主的忠诚要大于对旧主的怀念,只有这样,你才算真正归心了,才可以被接纳。

鲍永的问题不在于前期不投降,而是得知刘玄已经死亡后,非要解散军队,拿一份打了折扣的诚心献给刘秀。多年后依然哭祭刘玄,就像一位改嫁的女人,念念不忘前夫,刘秀会怎么想?傻瓜才会一点心理阴影都没有!

人家郭丹就不这么做,尽忠后回家当白丁,让时间消化旧主的存在感,也让旧主的痕迹在自己身上淡化。

说白了,郭丹只有旧主,没有利益,是真正的忠诚;鲍永和冯衍是在旧主与新主之间抉择,脱不开个人利益,这样的忠诚不纯粹!

这才是真雷区!

  • 谶纬不光是刘秀的信仰,更是他皇位合法性的论据

刘秀迷信谶纬不假,但是刘秀不可能看不出来,谶纬这东西并不靠谱。基于谶纬所做出的各种预测,大多不能应验,这个事实刘秀不可能看不到。基于谶纬事件过后的解释,吹得再天花乱坠,也掩盖不了事后诸葛亮的本质。

所以,如果说刘秀对谶纬的忠诚有多纯洁,打死我也不信!

但是,刘秀又“不能不信”,因为他的皇位得来,谶纬功不可没。刘秀登基前,一道《赤伏符》帮他验证了他就是天命所归,民间一直传得沸沸扬扬的“刘秀为天子”谶语,也为他赢得了不少选票。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谶纬,刘秀称帝的难度将放大数倍,至少他的死对头隗嚣肯定会称帝,而不是被他牵着鼻子走。

现在桓谭等人让刘秀放弃谶纬信仰,可能吗?装也要装作谶纬的信徒!

所以,刘秀的三个雷区,折射的不单纯是刘秀个人的人性弱点,说穿了政治因素才是主要的!

请下神坛的刘秀更真实也更可贵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为刘秀洗白,否认他犯下的错误。无论如何,踩进三大雷区的大臣们都是无辜的,都不应该受到这种待遇,尤其是韩歆的冤死,给刘秀留下了抹不掉的污点。

本人虽不同意神话刘秀,但是也无意抹黑刘秀,我们需要看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刘秀,而不是神一样虚幻的面孔。

刘秀跟常人一样,犯下过很多错误,所以,他取得的成就绝非天助,而是脚踏实地的努力结果,他的成功因此也更可贵,更有借鉴意义。

(0)

相关推荐

  • 合作型太阴

    ​太阴:八神兽之一 八神: 直符.腾蛇. 太阴.六合. 勾陈(阴遁为白虎). 朱雀(阴遁为玄武). 九 地.九天 太阴: 禀西方金,荫佑之神,性阴匿暗昧 太阴之方,可以闭城,藏兵.避难 紫微主星: 太 ...

  • 解读真实的刘秀13:出抚河北,招降?送死?

    更始帝迁都洛阳后,实际势力所及,只有河南及长安.南阳等地,各地大多是充斥着各种旗号的割据武装.越来越忌讳刘秀的更始帝,竟派遣他出抚河北,也就是让他去招降各地武装.他这次给刘秀出的这道难题,简直是让刘秀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六》(六)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二十九年癸丑 春,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世祖光武皇帝下建武三十年甲寅 春,二月,车驾东巡.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建议光武帝封禅泰山)"诏曰:&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八)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 (八) 真定王杨(刘杨)造谶(制造谶文)记曰:"赤九之后,瘿(音:英,瘤子)杨为主."杨病瘿,欲以惑众:与绵曼(地名)贼交通(勾结).帝遣骑 ...

  • 解读真实的刘秀9:王莽被灭后,更始帝给刘秀出了两道难题……

    公元23年9月,"三辅豪杰共诛王莽",新朝覆灭. 这应就是刘秀一直在等的变数,因灭莽是大局,大局若定,刘秀将不可能再安于现状.对刘秀早不安好心的更始帝,也不可能真正与刘秀相安无事. ...

  • 他多才多艺,见解独到,辅佐三朝帝王,却为何从未被重用

    文:秋果 01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父成帝时为太乐令.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瑟.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学,数从刘歆.杨雄辨析疑异.性嗜倡乐, ...

  • 解读真实的刘秀10:被阴险的更始帝派去兵荒马乱的洛阳打前站

    新朝一覆灭,更始帝便想迁都洛阳,他任命已无兵权的刘秀为"司隶校尉",也就是地方的监察官,去洛阳打前站,为他扫清障碍.此时的洛阳正一片混乱,危机四伏,更始帝此举显然是有意为难刘秀,若 ...

  • 解读真实的刘秀12:更始帝进城,闹了个大笑话……

    当一切准备就绪,更始帝带诸将进城时,却闹了个大笑话,原来他们都不懂汉朝的服饰礼仪,却又想东施效颦,结果反穿得不伦不类,让人笑话.

  • 解读真实的刘秀8:刘秀的“大婚”之忍,是喜?是悲?

    更始帝对刘秀还心存芥蒂,直到他决定把自己的梦中情人阴丽华迎娶进门,更始帝才完全放心,因对一个兄长大丧刚过就举办大婚的人,如此没心没肺,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

  • 与阴就书/冯衍

    衍闻神龙骧首,幽云景蒸,明圣修德,志士思名.是以意同情合,声比相应也.伏见君侯忠孝之性,慈仁殷勤,论义周密,思虑深远.顾以微贱,数蒙圣恩,被侯大惠.衍年老被病,恐一旦无禄,命先犬马,怀抱不报,赍恨入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