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哥论道】老师,别求完美
完美,是很多人都期望达到的境界。人的天性,不仅希望美好,而且期求完满,即所谓的“美满”。但是,据心理学家研究,过分追求美满,凡事不达完美则不罢休,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心理学上有“完美主义者”症状:对人对事,标准都定得很高,并且以这样的标准,要求乃至强迫自己或他人达到。
有则故事,说某个人一直在找寻、找寻,70岁时,还在找寻——他说:“我要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做太太。”有人问他:“七十年过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他说:“我能怎么样呢?没有一个完美的太太,你怎么会快乐?”那个人又问他:“但是你找了这么久,难道就没有找到一个吗?”他说:“是的,有一次我的确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那你怎么不跟她结婚?”他伤心地说:“因为她也在找寻一个完美的先生!”
这故事或许夸张,但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却时常可见:一方面,他们对自己要求严谨,自施压力,因而时常都有挫败感,闷闷不乐。另一方面,他们总是对身边人要求严苛,总是挑剔、抱怨,总是不满、指责,甚至到了“鸡蛋里面挑骨头”的程度。因此,他们总是弄得大家苦不堪言,不胜重负,而自己也时常感觉生活不如意,他人即地狱。
更可怕的是,很多老师,也以这样的心念,去看待学生、要求学生。考试成绩98分了,他仍要追究,为什么不是100分。写评语时,列举优点后,总要再说一两个缺点,或不足。跟家长交流,先是夸奖孩子,然后再说这点、那点不够好,还要改进——仿佛改了就是完美。但孩子是未成年的,未成熟的,他的身心尚且是不完整的,又怎么可能完美?
有这样的完美心态,他们很容易对学生沮丧,失望,甚至暴躁,绝望。一点很小的问题,可能被放大到非常可怕的状况。一些偶尔的错误,也可能被当成“预言”未来的征兆。
有这样三个孩子:第一个,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遭遇过退学的命运;第二个,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眼里,也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考了三次艺术学院,都以失败告终,他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第三个,经常遭到父亲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老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难成大事。
但这三个孩子,最终分别成了:爱因斯坦、罗丹、达尔文。
这样的答案,显然大出我们的意外,但是,做这种傻事、下这种“断语”的老师,大有人在。回想教育路上,当年那些被我们“预言”不成器的学生中,虽然尚未有非常著名的,但活得滋润、幸福的,事业小有成就的,多得甚至要让我们懊悔曾经的“预言”。
米兰·昆德拉有句话,我非常喜欢:“生活是一棵长满各种可能的树。”其实,孩子也是如此。事实上,正因孩子是不完整的,才有完整的可能;正因孩子是不完美的,才有走向完美的可能。每个成长中的生命,都有无限多的“可能”,问题只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引领,让他们把潜在的变成显在的,把可能的变成现实的。
就是我们教师,谁又能说自己就是完美的?
我曾参与过一些老师的公开课。课前所有的准备,似乎都可以用“磨”来概括:反复地备课、说课、讲课,反复地增删、修改、调整,再反复地演练、评说、提高,总之是,把一堂课“打磨”得非常光鲜,非常完美。尽管这样,课上下来,依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依然有或大或小的缺陷,总之就是:不完美。上课的老师,因此感觉惶恐,满心不安。遇上有评课的人,更会在指明优点后,来一个“但是”的转折,列举一二三的缺点或缺憾。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就像舞台艺术,而舞台艺术,因为是在线性的时间之流里,一次性完成的,所以,注定会充满遗憾——它不像绘画或雕塑,可以反复修改、琢饰,最后再呈现期望的结果。所以,有人说舞台艺术,就是充满遗憾的艺术——这既是它的缺陷,也是它充满魅力的地方。正因为有这次的不完美,才会有下次更完美的追求和期待。
真正的教学,总是充满遗憾,永远也不可能完美的。真正的教育,也是如此。我曾经说过,完美是“完美的陷阱”。我也曾说过,教育的最大麻烦和困境在于,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对孩子所做的一切,究竟是真正的爱,还是真正的害。我们甚至可能时常出错,在面对学生时,无论态度还是方法,我们都可能出格——而往往,正是这样的出错和出格,让我们知道了自己不够好,还需要进步,需要成长,从而让我们有了走向完美的可能。
生命的意义,其实正在于从不完整开始,去努力追求完整,从不完美开始,去努力追求完美——不是为着那个“目的”,而是为着这个“过程”,为着这个过程中的奋斗、拼搏,为着过程中丰富多样的经历和体验。这才是最美好的。就像奥林匹克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倘若换成“最快、最高、最强”,那会怎么样呢?所以,无论对教育,还是对人生,我更赞同“做更好的自己”,而对“做最好的自己”始终保持敬畏和警惕。
教育,永远都只有“更好”,而没有“最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走在通往完美的路上”,而不是掉进“完美”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