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从35无业“大叔”如何走上开挂人生?后世揭开鲜为人知的真相
公元643年的2月11日,大唐的长安城被一层悲痛的气氛所深深笼罩。
唐太宗李世民最重要的宰相魏征因病去世,享年63岁。对于魏征的去世,李世民悲痛至极,“拊之流涕”,罕见的五天罢朝,并对其身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为政者岂待尧、舜之君,龙益之佐,自我驱使魏徵,天下乂安,边境无事,时和岁稔,其忠益如此。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1】众所周知,魏征在历史上的文化标签就是“敢于直言”的著名“谏臣”,在他的不断劝谏下由此让李世民获得巨大成功,也为后人留下了君臣和谐的经典佳话。
魏征画像
抛开冰冷的历史,剥落魏征身上的历史尘埃,他的一生是如何成功的?早年出身贫寒,因心灰意冷出家做了道士,此后又再度谋求人生理想,却遭遇不断的“选择错误”,在强大的命运安排下,几经周折才遇到李世民,从而在大唐的气象下成就了一代名相。
一、人生坎坷,青年寂寞荒凉,理想迂回挫折,35他才走上创业道路,给后人以进取不为晚的正面启示。
幼年丧父,是魏征人生第一堂苦难的课程。其父魏长贤以博通经史、文才出众而闻名,曾在北齐王朝担任著作佐郎,掌管编纂国史工作,因性情耿直,上疏讥讽北齐皇帝,遭到贬谪处分时却“处之怡然”。父亲死后,家里顿时陷入了孤贫。也正因此,让魏征勤奋攻读儒家学问,几年后就到了“通贯书术”的程度。【2】魏征所处的这个年代由于隋末大乱,让学问优长的他失去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这对于满腹才华的他更觉得世道对他的残酷和沉重。多少个不眠的夜里,他常恨不能“一展襟抱”。三十五岁之前,无论对于哪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个年纪都已经不小,按照现在已经到了“大叔”级别。此时他因为无所事事而陷入了苦闷、徘徊,最后实在痛苦干脆出家做了道士,想要彻底与这个现实生活作出决裂。道士的生活是违心的,他因此更加彷徨无措,虽然“诡为道士”,却遮挡不住他强烈入世的心情。
隋朝版图
大隋帝国如同崩塌的山峦,碎石到处都是,他挡住了魏征的人生出路,却未能阻止机遇的到来,只不过这种机遇从另一角度来讲是开启他更为挫折、曲折的起点。在群雄俱起,天下角逐之势形成后,魏征果断选择出山,主动寻找机会。他在武阳郡郡丞的推荐下参加了李密的瓦岗军,并获得了李密的器重,让他担任元帅文学参军。如同诸葛亮的《隆中对》他也向李密提出自己的战略思维,为他谋划天下。李密看后表示欣赏,却未能付诸行动,李密的小河洼式的人生格局注定了与战略家的魏征势必不会协调。
瓦岗军开仓放粮
大业十四年,(618)当李密势头正盛时,魏征却对人说:“魏公虽骤胜而骁将锐卒死伤多矣,又军无府库,有功不赏。战士心惰,此二者难以应敌。”事后果然验证了魏征的预判。不久,他与李密一同归降李渊,在招降瓦岗军旧部时,为窦建德所俘获,不得已做了“起居舍人”,由此也让魏征身上多了一层被当时人指责的“污点”,这也解释了为何二度归唐“久不见知”不被重视的原因。
武德四年(621),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王世充请求窦建德支援。五月,李世民围攻窦建德大胜,并将窦建德活捉,由此魏征因此得以再次入唐,验证了老子的“祸兮,福之所伏”的真理,而魏征从此开始了仕途的稳定发展。
二、魏征的曲线仕途,在执着与刚强中坚守原则获得了李世民的由衷佩服和信任,由此将魏征的仕途吹到了青云之上。
魏征归唐后,并未受到李世民的重视,相反他成了李建成的幕僚,并在皇储争夺中为李建成出谋划策。“见太宗勋业日隆,每劝建成早为之所。”【3】并提出早日找到机会立功,树立威望,扩大影响,结纳“英俊”。【4】然而魏征再次遇到了未能懂他的主人。
李渊画像
武德九年(626年)的六月,虽然天气炎热,大唐却刚刚经历了令人颤抖的“玄武门之变”。老皇帝李渊作为这个亲情悲剧的最大冲击者,开始变得心灰意冷,在事变的第三天,李渊还没来得及擦干老泪,就被迫选择退位,正式向天下发布李世民为皇太子的诏书。“皇太子世民夙禀生知,识量明允,文德武功,平一宇内。朕付托得人,义同释负。”最后一句话全面表明李渊的时代结束了:“自今后军机兵杖仓粮,凡厥庶政,事无大小,悉委皇太子断决,然后闻奏。”【5】几天后,李渊正式提出“朕当加尊号为太上皇。”以此正式完成了父子的权力过渡。
相关影视画面
李世民自己回忆这段往事时说:“武德六年以后,高祖有废立之心而未定,我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6】正是在李渊父爱泛滥的的反复犹豫下,导致了事态进一步失控,最终酿成人伦惨剧,血腥的气息喷洒到了史书之上,让人掩鼻不忍去闻。事件发生的3天后,李世民召见魏征,厉声斥责说:“汝何为离间我兄弟!”当时“众为之危惧”,魏征却“举止自若”地回答:“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从此李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由此君臣二人开始走上盛唐之路。【7】
三、明君、名臣联袂烘托出大唐盛世气象,而魏征的风度也成了贞观之治的最大软实力。
李世民成就大唐贞观之治绝非偶然。二十七岁那年,当他执掌帝国之始便谦逊地对臣下说:“朕少不学问,唯好弓马,至于起义,即有大功,即封为王,偏蒙偏爱,理道政术,都不留心。”【8】担心现在做了皇上,日理万机 “恐独见不明,致有所失。”【9】表明了这位年轻皇帝好学谦逊的作风,同时迫切希望能够遇到相互砥砺的臣下,“善相扶弼”。此后不久,李世民提升魏征做谏议大夫,魏征也因此成了李世民身边最大的软实力。
李世民画像
由于年轻上的马背青年,李世民难免缺少治国经验,他不无担忧地说:“现在处于大乱之后,天下恐怕很难治理。”魏征鼓励他说:“大乱之后容易治理,如同饥饿的人容易接受食物一样。”在魏征的不断襄助下,李世民处理政务越来越顺手。然而魏征刚步入仕途快车道时便遭到了诬告。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魏征升迁上疏左丞时,有人造谣说他“阿党亲戚”,由此魏征对唐太宗说出了一段经典的为臣之道。他对李世民说:“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并举出上古的稷、契、咎陶是良臣,而龙逢和比干是忠臣。做良臣不仅自己身获美名,而且皇帝也能得到赞誉。
魏征影视形象
忠臣身受诛夷,让明君陷入大恶,家国并丧。【10】此后李世民对魏征愈加喜欢,甚至此后怎么看魏征怎么都觉得欣赏,一次与众人讨论魏征行事风格时,李世民笑着说:“人言魏征举动疏慢,我但觉妩媚。”然而魏征还是引起了许多人的妒忌,甚至在魏征出任秘书监时,竟然“告征谋反”,李世民断然地说:“魏征,过去与我有仇,那只是因为忠于他的职责,现在我大力使用他,你们怎么敢这样造谣陷害!”此事都未向魏征通报 “竟不问征,遽斩所告者。”【11】直接把告状者杀了。
相关影视画面
魏征给后人留下的感观是不论什么场合和情况都敢直言,其实大错特错,魏征的谏言是基于对大唐的责任感出发,同时极其讲求方法,并非一味蛮谏。他对李世民说:“臣之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谏,岂敢数犯龙鳞?”【12】魏征的谏言是有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其风格大体为一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二是引经据典,标树楷模;三是大讲隋鉴,以备记取;四是用事实说话,以证据服人;五是旁敲侧击,暗示讽喻。
对于魏征的谏言,李世民有时转不过弯来,难免产生急躁情绪,也是人之常情。贞观六年,李世民退朝回宫“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皇后问要杀谁?李世民说:“魏征每廷辱我。”皇后退回竟然穿着朝服出来,李世民惊问其故。皇后说:“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李世民听后非常高兴,由此更加器重魏征。
相关画面
魏征先后进谏二百余事,涉及到大唐治理的多个方面,多是“论治道”到“论教化”,站在历史高度,警示大唐要长治久安务必借鉴隋朝的兴衰教训。对于魏征的贡献,李世民用良工、良匠来比喻:“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公以枢要之职,见朕是非,未尝不谏。”最后并总结魏征是良工如同锻造金银为器,这样金子才有了价值,并且认为自己是金子,而魏征则是让金子成为宝贝的良匠。【13】贞观十二年,大唐的盛世气象越来越光鲜,李世民对此感叹说:“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给予魏征生前最高评价。
唐代官员
魏征病重时,李世民 “悲懑”到“拊之流涕”,魏征逝世后,李世民“临哭,为之恸,罢朝五日”,并“作文于碑”。此后李世民陷入对魏征的深深思念之情,“思不已,登凌烟阁观画像,赋诗悼痛。”【14】可知君臣二人的感情深厚程度。在多年后,李世民征辽失败,更加思念魏征,觉得“魏征若在”,断不会“有此行”。
凌烟阁魏征石刻
这也让人联想到曹操赤壁之败后,在几次危亡境地都不曾落泪,到了许昌后却痛哭流涕,旁人不解问他,丞相深陷绝境都神情自若,为何脱离险境却大声嚎哭?曹操更为感伤地说:“如果奉孝(郭嘉)活着,我安有此败?”以此可知,胸怀高远的历史大人物,无不从重视人才开始,也因魏征的离世,让李世民在大唐辉煌后陷入了巨大的孤独,或许,也只有凌烟阁的魏征遗像成了李世民最大的精神寄托。
注释:
【1】《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一 》。
【2】《旧唐书·魏征传》卷七十一,中华书局。
【3】旧唐书·魏征传》卷七十三,中华书局。
【4】《高祖二十二子列传》卷四。
【5】《册府元龟》卷二五九。
【6】《资治通鉴》卷一七四。
【7】《资治通鉴·唐纪七》。
【8】《魏郑公谏录校对》卷五。
【9】《政要》卷三,《君臣鉴戒》。
【10】《旧唐书·魏征传》卷八十二,中华书局。
【11】《贞观政要·杜谗邪第二十三》。
【12】《《旧唐书·魏征传》卷八十,中华书局。
【13】《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14】《新唐书·魏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