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乐的发展,需要这些年轻人——【清华笛协&竹笛吧】
11年百度搜索“民乐的传承与发展”1w多条信息,18年的今天,则已经到达160w个搜索量。互联网和流行乐的发展,让传播度相对少的民乐在“偷偷”发育,虽然和某些国家在整体上还有一定差距,但我相信,有了这些爱民乐的人,弘扬民乐,创新民乐就在今天!!!
今天就跟随我们的视角,走进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清华大学学生笛子协会
看了以上的视频,不知道你会有多少感触。爱乐之人,已经习惯把民乐当做一个爱好,甚至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或许你现在还没到达那个程度,但没关系。跟上我们,一起加油吧!小笛子带你一起接力民乐!(欢迎其余高校社团与小笛子分享你们的民乐故事哦!)
同时,作为学霸的小笛子,哦不~学渣的小笛子,也有些问题想问一下学霸!(仰视)请问各位学霸!有没有借此去和(gou da~)北大妹子交流?咳~说错了。
Q1:请问学霸们都是什么专业的,社团大部分是零基础么?
专业分布颇为广泛,比如我是工程物理系的,现在负责宣传的同学来自数学系和热能系,甚至还有马来西亚的友人。目前社团大部分社员都是零基础的,不过骨干都是有以前学习过笛子的。
Q2: 怎么看待民乐的发展与传承?
先说传承吧。个人感觉笛子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文化意境或者说是一种美的象征。“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只要人们还觉得这些诗词是很美的,那自然就有源源不断的人尝试着去复现这种意境,那学笛子吹笛子的人自然就不会少,传承也就不会断。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历史断档的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意味着独特的文化,思想和审美观念,其中民族音乐可以说是东方审美的代表。目前来看,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重视度是逐渐升高的(至少我们学校是这样)。这种情况下传承自然不会是什么问题。
之后是发展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将学习或者说关注民乐的人分为4类。第一类是普通观众,就是觉得哪种乐器很好听,欣赏的比较多的。第二类是业余的学习者,会吹一点,但是又不是很好,大概各个学校的社团都是这样的情况。第三类是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准备把音乐当成职业。第四类则是演奏家们。这四类人的人数基本呈金字塔形分布。
由于音乐学习自身的特点,前两类人和后两类人的交互是非常少的。因此民乐的发展需要同时兼顾这两类人的需求。对于后者我没有什么好的看法。对于前者个人感觉最要好能有平台能够提供充足的谱子和伴奏,特别是一些合奏曲的谱子和伴奏,最好能将一些近期流行的电影配乐或者音乐歌曲改编成适合民乐演奏的版本。毕竟大多数人听得更多的还是这一类的曲子,比如火了一时的《权御天下》。
Q3:怎么来分配学习时间和笛子练习时间?
有时间就去练练呗,合理的安排一下总会有时间的,如果其他社工不多的话每周应该能腾出8~9个小时来练习或者进行相关活动。
Q4: 作为清华学子,对于学笛子有没有什么黑科技?
功夫到了,自然吹得一曲好笛,并不会有什么捷径2333. 唯一的感受是一定要耐下性子去练习基本功和练习曲,算得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滑动查看更多-
作为民乐的传承,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当然有义务去传承发展。有力出力,有学问出学问!有想法就交流!那么,如果你在学笛吹笛方面有什么想说的话!请在下方留言。我们将精选100条入选至竹笛吧2018年有声简谱书中。
谢谢你,把你的青春,留在竹笛吧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