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盘:去案场混日子,瞧购房百态

1.背景。

项目位于省城郊区,摇号楼盘,本次销售250余套,合计报名客户1200组,中签率约21%。

大部分是不足100平的小户型,平均总价约200万,合计货值5个亿。

摇号楼盘规则是根据抽签选出的号码,依次进去选房,每组客户一分钟。中部号码如150-250的是最难受的,意向房源被抢就得临时决策,弃选觉得可惜,瞎选又怕后悔,这是一场集智慧与勇气为一体的战斗。

工程部过来纯粹是充当小蜜蜂,只负责无脑引路帮忙。相比于工地的烈日与扬尘,在五星级酒店里引引路混混日子显然更爽,所以这次体验很棒,希望下次还来。

2.数据。

3个小时。

下午三点开盘,截至六点,除去一层几户大户型外,全部售罄。

在我撤场时,几个置业顾问坐在地上如苦口婆心的老母亲在给他的潜在客户打电话。

如果不出意外,今晚250套房子都会售罄,坐等明天早上甚至今天半夜的N开N罄的宣传海报。

即使没有售罄问题也不大,N开N捷的海报也已经就绪。

一字之差,套路深得很。

听闻某公司某项目首开去化率只有50%,仍毫无畏惧地打着热销红盘的旗号。

气势不能输。

晚上八点,在置业顾问的疯狂骚扰下,剩下几户一层房源也全部售罄。N开N罄的宣传海报如约而至,刷爆朋友圈。

15组

今天带了15组客户办理手续。

单身4组,已婚11组。

夫妻双方到场6组,女方掏卡刷定金6组,占比100%。

父子组合3组,母子组合2组,恋人1组(户主为女性),已婚独立女性1组。

繁杂的会场,签订意向书时仍认真研读每一份待签字的文件有2组。

业主年纪最大81年,最小96年。

3.故事。

96年的业主长得高高瘦瘦,稚气未脱的脸庞夹杂着些许社会的风霜。

他是我接待的第四组客户,估摸着号码应该在100以内。

穿着人字拖,只带了一张身份证、一张银行卡来的现场。我帮忙给他复印身份证时看到了他的年龄和家庭住址,96年生人,户籍所在地千岛湖——我熟悉的地方。

同行的还有他的老母亲。矮矮胖胖,戴着一副眼镜。和我说话时就像霍格沃茨的邓布利多教授,眼神从架在鼻梁上的眼镜上部档口穿出。

“什么时候要付首付啊?什么时候要办贷款啊?”

未黑屏的手机上显示着计算器。

我为这对母子感动开心。在政府严格限价以及周边二手房倒挂严重的背景下,无论如何,咬咬牙买下这套房,不会亏。

一位老父亲和儿子一起来挑房办手续。

儿子91年生人,已经结婚,老婆和老妈坐在场下照顾孩子。

挑房这种事情不见得人越多越好,父子俩就是一对不错的组合。

我去年买房的时候就是和老爹俩人,看了两个售楼部,和老爹蹲在未通车的柏油路中间,一根烟的功夫就敲定了房子交了定金,现在看来那个决策无与伦比的正确。

他们号码相对比较靠后,挑了顶层。

顶层和一层是最难卖的楼层,一层怕吵怕潮,顶层怕漏水。虽然销售标榜品质与质量,但是这个症结一时半会确实没法解决,做再多的屋面蓄水试验不过多几处打针注浆治渗漏。

他们是为数不多的认真研读文件的客户之一,还特意问我为什么顶层要加一个雨棚。

我用沙哑的嗓音解释了一通,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听清。

末了,老父亲问了我一个问题,“不用我们多掏钱吧?”

马大哈确实不少。

天选之子1号业主居然迟到了,四点多到达会场的时候已经报至100多号,看他骂骂咧咧的样子觉得大喜大悲不过如此。

5号业主带了一摞证件,但就是少一张自己名下的银行卡。

还有位业主撺着一张地方农村信用社的卡,POS机刷不出——可见,多办几张大行的卡的必要性。

大家心情都很好。

我在老东家经历过两次支援交付。收房的业主从办理第一道手续开始就抱怨。质量差,精装修不值这个价,周边少了什么配套,甚至今天忽然下雨的天气都怪垃圾无良开发商。

这次经历的开盘选房倒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氛围,业主们普遍都很开心。

一位90年的女性业主,一个人来选的房,从选房区出来就高兴地和素不相识的我说,“运气太好了,我想要的房子还在!”办手续过程中依次和老公、老爹、哥哥打了电话,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富婆没找着,没法咸鱼翻身了。

还没到会场时我和同事开玩笑说,不知道有没有单身富婆来挑房,勾搭一下少奋斗十几年。

结果——富婆一个都没有,全是年轻小姐姐。

贫富差距比我预料得要大。

但手握十万存款的狗嫂不这么认为。

200万的房子,首付三成就是60万。

狗嫂说,靠咱俩的工资和存款,家里再支持一点,好像三四年左右的时间也能付个首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