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好的期望,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有一次,来新智注意力训练的一个小学员突然说了句:我怎么能行呢?我不行。后来,老师们对这个宝贝格外注意,发现“我做不到”、“我很笨”这些话是孩子的口头禅。后来,新智注意力的老师们特地内部沟通了一下,决定所有的老师都对这个孩子采取积极的“期望效应”,即便是积极地过了头也在所不惜。从此,老师们只要有机会和这个小学员说话,就会有意无意地说这样的话:“呦呵,牛啊”,“这方面老师比不过你,不过我会自己联系的”,“呀,最近进步蛮大的啊”。

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 · 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发现并以他起名的。

在发现期望效应之前,罗森塔尔做过什么研究工作呢?他先是发现了「实验者效应」(experimenter effect),即心理学研究者做实验的时候,实验者内心的信念或者预期会影响受试者的表现。(所以此后心理学研究都会避免让真正参与实验的实验员知晓实验目的,俗称「双盲实验」。)

罗森塔尔找来一些研究生做老鼠实验,那个年代很流行让老鼠们跑迷宫,根据它们跑迷宫的成绩来断定一只老鼠的智商。

罗森塔尔给研究生们分配老鼠,他告诉一些研究生:你们拿到的这些老鼠是在专门的环境中培养的「学霸鼠」,下面几天你们要照顾它们,测试它们跑迷宫

他告诉另外的研究生:你们拿到的是随随便便培养的「学渣鼠」,下面几天你们要照顾它们,测试它们跑迷宫

事实上,这些老鼠都是来自相同的背景,没有哪只是真的是按照学霸或学渣去培养的。然而测试的结果却显示,学霸鼠跑迷宫的表现比学渣鼠出色多了!

罗森塔尔推测,是研究生们对老鼠抱有的期待导致了迷宫测试的差异。试想你被分到了一只「学霸鼠」,你觉得它简直是鼠中豪杰,一定能跑出优异的成绩,就会在平时多摸摸它的毛,好生待它,在他跑迷宫的时候也像老母亲一般给它加油鼓劲。

研究生养老鼠、给老鼠做测试的情景,让罗森塔尔联想到了学校中的老师和学生。于是,他下一步就去到一所小学,看看期望效应会不会借由老师发生在孩子身上。

罗森塔尔带着一份非言语智商测验(TOGA,用来测试阅读和推理能力)来到这所小学,但他编造说自己带来的是一套「能预测未来学业发展的测试」,请这所小学六个年级的 18 个班级的老师都给学生做了测试,共有 300 多个小学生参加。

测验后,罗森塔尔悄咪咪地从每个班随机挑选了 20% 的学生,把他们的名单拉出来给老师们看:喏,这是你们班很有潜力的一批学生,将来的学业表现肯定牛哄哄的。

在这个实验中,罗森塔尔没有跟学生接触,他只是在老师们的头脑中种下了一个信念。

8 个月后,罗森塔尔又回到这所小学校,让所有学生又参加了一次测试。通过比较两次测试的成绩进步,罗森塔尔发现,随机挑选出来的实验组学生就像动物实验中的「学霸鼠」,进步幅度远高于控制组学生,这个效应在一二年级的孩子身上很清晰。

实验结果表中,M 是两次测试的差值(意味着 8 个月时间里孩子进步了多少)。统计检验显示,一二年级的实验组孩子比控制组有显著更大的进步

是老师们在第二次测试的时候给实验组的学生「特殊照顾」了吗?并不是。罗森塔尔请来外校的老师给一二年级的孩子又做了测试,发现测试结果并没有变化,这 20% 被贴了「学霸」标签的实验组孩子,智商的的确确提高了

罗森塔尔认为,孩子们的进步来自于一种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的机制——当学霸组的孩子发现老师真诚地认可、赞赏他的能力的时候,他也相信自己真的很出色,于是也更愿意努力,更有自信,智商得到了提高。

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运作机制

可以说,老师是平日一直在给他们心目中的学霸「特殊照顾」,比如关心他们的学业,给予更多的鼓励(口头的或是目光动作的),在他们犯错时更有耐心等等。

老师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孩子们对自己的看法,进而改变了他们的智商和学业表现。之后,就是一个正向循环。

在罗森塔尔的研究中,来自大人的正面期望在孩子身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是负面的期望,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可能会让孩子陷入恶性循环,就像我在父母的暗示下变得邋遢一样。

还记得吗?老师的期待在年龄更小的孩子身上起了更大的作用,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期待,让孩子头脑中建立起正面的信念,在生活、在学业中有更好的表现。

你可以怎么做呢?

 用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孩子

首先,咱们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不要总盯着孩子当下的不良表现。

对孩子的身体、大脑、心理的发展规律有基本了解,理解不同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大局思维,而不是因为孩子的一点小问题或是不达标而焦虑

有一次看到妈妈群里有人问:孩子 9 个多月了还不太会爬,是不是有发育障碍啊?

许多大孩子的妈妈纷纷跑出来安慰她——

▶ 没事啊,我家娃 10 个月才会爬,然后居然 11 个月就会走了;
▶ 我闺女是 8 个月会爬的,但是孩子之间差异很大,9 个月还不会属于正常范围;
▶ 呃,我儿子也是一直没爬,谁知道后来就直接走路了,我查资料说没啥问题!

有时候孩子能力不达标,或者没能像隔壁同龄孩子一样自己吃饭,其中有很多个性化的表现和原因,不见得就是真的「落后」「表现差」。

孩子的大脑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开始都是中性的,看到的就是行为本身。是我们大人给各种行为赋予含义,孩子才慢慢学会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好是坏,是否合适。

想想我们容易纠结的孩子「调皮多动」、「害羞」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积极的角度去解释:调皮多动的孩子,其实是有活力、有创造力、运动能力好;孩子害羞?他可能只是在专注而已!

 关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第二,咱们要多关注宝宝的优点和进步,看到孩子闪光的地方。

毕竟是自己家的孩子,看到他有好的表现,一定要把他哪里做得好说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很出色、做得比上次好,不然怎么通过自我实现的预言让孩子越来越聪明呢?

当你给予孩子真诚的夸奖和鼓励,他得到你的认可,就更愿意在这些优势方面继续投入努力

我曾经参观了一个充满创造力气息的家庭,爸爸给女儿专门留出一面墙,用来悬挂她的各种画作、手工制作等等,还给每个作品做了记录,比如「妞妞画的猫」「妞妞画得太阳越来越像了」等等。

他说:「妞妞从小就很有创造天分,两岁就拿彩笔涂鸦,能画出很特别的图案。你看,她每次都能越做越好!」

从他的目光和言语,以及这一面实实在在的作品墙中,我都能看出爸爸对女儿的欣赏和鼓励。妞妞也真的一直在儿童绘画班里表现突出,总是很有自信。

对此,我还有一个(利用期望效应的)小技巧与你分享:逢人就说自家娃的优点,千万别谦虚,这样让别人也对娃形成好印象、好期望,形成多重期望效应

 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刚才说到,孩子是借由大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行为,进而形成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我们总是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那就会不小心把孩子塑形成我们常说的那个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给孩子贴上了坏的标签:

▶ 哎呀,笨手笨脚的,还不如我来收拾;
▶ 这孩子太怕生了一出来就哭!;
▶ 怎么男孩子连滑梯都不敢玩,看看那个弟弟!

结果你发现,孩子越来越笨手笨脚、越来越怕生、越来越胆小……

因为,来自大人的负面评价(责怪,冷漠,贴标签等)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当他觉得「我就是这样子」「妈妈觉得我做不到」时,他也不会再去尝试,没有条件再练习我们想要让他学会的事情。

那么,面对孩子犯错,或是做得不够好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或者要换个说法,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

很简单,我们要帮孩子增强这方面的能力。《儿童技能教养法》一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孩子们不是故意犯错,只是能力还不足。

我们大人该做的,就是帮孩子增强能力、练习技能,耐心地帮助孩子获得进步。请给孩子多一些时间和信心,绝大多数的宝宝,只要你肯等等他,把该学的技能掰碎了好好教给他,宝宝很快就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养育孩子,就像一个单盲实验(你知道目的,孩子却不知道),但你可以决定给他正面积极的鼓励,还是负面消极的暗示。

我们这么辛辛苦苦地养娃,当然是希望他能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够快乐、自信地应对自己的生活

本文中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公益性宣传育儿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