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忠臣:论中国画与西方画的共同点
绘画,艺术风格都是多样的,并有各种派别,如中国画中有“南北宗”说,南派董源、巨然、米芾创造了平淡天真、气象温润之美,而北派的荆浩、关仝、范宽创造了雄浑壮厚、崇高刚劲之美。董其昌却“抑北扬南”。明代有浙派、吴派、松江派,清代则有金陵派、新安派、姑苏派、娄东派、虞,山派、京口派,各有所长。在西方绘画中则有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巴比松画派、巡回展览画派、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等。齐白石称赞石涛是“绝后空前”,德拉克洛瓦大胆向保守的学院派宣战,塞尚被誉为“现代绘画之父”,刘海粟认为:“石涛之画与后印象派完全契合;沈石田之画,熟中见生,拙而出秀,与凡高如出一辙”;“倪瓒是山水音乐家,凡·高是太阳之诗人。”即便是对同一画派的评价也不相同,如中国近代绘画中的“长安画派”(赵望云、石鲁等人)在北京举办画展,有人赞其画风新颖,有人则责其“离经叛道”。在西方绘画中,对德拉克洛瓦、罗丹、米勒、塞尚、凡·高等人的评价也是各派不一。凡是绘画,不论中西,都不是绝对封闭的,埃及艺术则影响到古希腊的绘画和雕刻,而古希腊的雕刻则征服了罗马人,英国人请佛兰德斯的大画家凡·代克到英国当宫廷画师,美国人惠斯勒竞当上了英国美术家协会的主席,美国的许多画家都到德国去留学,俄国的列宾到法国学习印象派绘画和理论,回国后促进了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有人说:西方画家重视写生,中国画家不重视写生。这不对,著名美术史学家俞剑华先生早在30年代就指出:“写生乃中国山水画之根本方法,不特古已有之,而且发源甚早也”,“王维的《山川诀》,论尽了写生的规律”。中国画家讲“外师造化”达·芬奇则说:“自然是画家最好的老师。”而略微不同的是西方画家更注重客观性、自然性、科学性,而中国画家更重视主观性,表现性、程式化,庆幸的是,西方绘画走到塞尚,从后印象派开始,也进入到“以表现为主,以再现为轴”的艺术,使中西绘画出现融合趋势。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无论东西方绘画,都有保守者,也都有革新者。中国山水画中的“四王”比较保守,而西画中安格尔也比较保守;中国画中的石涛、八大山人、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李可染等人则是革新者,西画中的伦勃朗、米勒、柯罗、塞尚、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人也是勇敢的革新者。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中国绘画非常讲“气韵生动”,这是中国绘画美学中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范畴,也是中国画家追求的重要目标,谢赫将其放在“六法”之首,不无道理。其实,西洋绘画同样可以用“气韵生动”来评价,外国画家追求“生命力”、“能量”、“张力”、“内在力”,虽然用词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拉斐尔、提香、伦勃朗、委拉斯贵支、鲁本斯、莫奈、凡·高、列宾等大师的画都达到了“气韵生动”的标准。无论中西方绘画,凡高明者,都反对自然主义,强调情感的表达,强调主观精神。中国画家讲“形神兼备”“妙合天趣”,其实外国画家也不局限在写实上。对西画很有研究的中央美院教授钟涵说:“尽管西画立足于实,但并没有停止在这里面以神似为目的,大量的业绩表明,画家们也总是主动地从自然中作他们的审美选择。”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搞中国画的多是封建贵族或文人,搞西画者也多出身富裕或比较富裕的家庭,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等,否则他们无法到外国去求学也无钱购买绘画材料。但是不论中西绘画,凡优秀的大师,都热爱艺术,勤奋刻苦,视艺术为第一生命。石涛、八大山人、郑板桥隐居山林,以画为乐。巴比丛画派的画家长期居住巴黎郊外,面向自然,对景写生,伦勃朗宁可穷死,也不向世俗艺术低头,他说过一句名言:“比金钱更重要的是名誉,比名誉更重要的是自由。”为了自由地作画,许多画家舍弃了金钱、名誉、地位。凡·高为艺术献身,高更离开温暖舒适的巴黎之家,远涉重洋,到塔希提岛上与当地土人一起生活,搞自己的艺术,真正优秀的艺术家是完全一致的。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有人曾批评中国绘画中的文学性是一种弊病和落后的标志,其实,世界各国的艺术都与文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希腊绘画中的神话,文艺复兴绘画中的圣经故事,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大师藉里柯和德拉克洛瓦绘画中的纪实性、情节性,英国皇家画院根据莎士比亚戏剧所创作的大量优秀铜版画……都充满了文学性,所不同的是中国绘画与文学的密切联系主要是与诗词的联系,中国画十分讲究“诗情画意”。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有人认为:对光的应用是西画的专利。这种说法也不符合实际,李可染的山水画中就融进去了对光的塑造,他爱用侧逆光,背后是浓重的密林或大山,前面是很有光感的树木。由此可见,国画也可以表现风雨阴晴、时间光感。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有人讲: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没有了笔墨,也就没有了中国画。正因为如此,张仃先生写文章呼吁:要“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笔墨。其实外国画也讲笔触、笔法,你看荷兰画家哈尔斯的《吉普赛女郎》,你看伦勃朗的油画作品,再看莫奈、塞尚、凡·高的油画,他们十分讲究笔触和笔法,油画里的笔法有点、扫、压、勾、刮等多种手法。笔墨要随时代,笔墨必须不断地革新创造,否则,只会导致表现力的衰弱和僵死。从技法的角度讲,无论中西方,画法都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画中有青绿、水墨、浅绛、没骨、工笔、写意等,西画中也有透明画法、厚涂画法,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写意,还可以装饰化,既可以用古典主义,也可以用印象派、表现派、甚至现代诸流派。钟涵先生曾指出:“印象派是西方绘画从写实到写意的过渡,中央美院韦启美教授也说:“中国山水画与后印象派主义在艺术观念上本有共通之处。”
△成忠臣书法作品
有人说:中国画没有西洋画科学。这是不对的,中国画虽然不是建立在素描基础上的,但也是科学的,中国画自成体系,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美学体系,有自己的美学范畴,不是自然主义的直观的科学,而是形而上的,辩证的,更高层次上的科学。正像不能说中医不科学一样,西医西药无法根治的许多疑难病,甚至被西医宣判为“死刑”的病人,中医中药却有自己独特的办法,这是无数事实已证明了的事实。还有人认为:“西方绘画高级,功夫深”,认为东方绘画落后,已到“穷途末路”,这也不对。如上所述,东西方美术是开放在世界画坛上不同地域的两朵绚丽的鲜花,各有异彩和清香,都放射着无比的美妙和光辉。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有人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这对西方绘画来讲是可行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可是对中国画就不适用。石鲁先生讲:“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中国画强调书法用笔,书画同源,以书入画,自有高妙之处。西画讲究先整体,后局部,可是蒋兆和先生画人像先从一个眼睛开始……最后到整体,非常传神生动。就绘画的终极目的来说,中西方绘画是完全一致的。
△成忠臣作品(真材实料)
有人还讲:“中华文化属于阴性文化,阴盛阳衰。”这也不符合实际,唐以前的中华文化精神是上升的,充满活力的,称之为汉魏风骨”,“大唐雄风”,特点是雄浑壮阔,气势磅礴,高亢苦烈,刚强悲壮,有傲居世界之王气,只是到了南宋之后才日渐靡弱,但不乏积极进取,大胆革新之士。难道西方绘画中就没有阴柔之气吗?巴洛克绘画,特别是罗可可绘画,以及大量的宫廷绘画都充满了甜俗、矫揉、造作、无聊、烦琐之风。由此可见,中西方绘画都不是铁板一块,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作品,具体画家,进行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