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才的成长
一个人才的成长
盛世
华科毕业生肖伟,读完研究生在光谷就业,月收入有2万元,父母开心,亲朋赞美。
肖伟生于1987年十月,父亲读过高中,母亲一字不识,上面两个姐姐读了初中就回家劳动。他个性像个女孩,话语很少,小时候没有上过幼儿园,玩到7岁入学,读书就是班级的优等生。
我采访过孩子的父母,他们没有什么高招。让孩子玩开心,读书后反复叮嘱“你要用心啊!不能马虎读书。”
肖伟的娘病过一次,请过马脚下马,他的母亲没有吃药,病却好了。父亲常年不在家,是建筑工地的一名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儿子的学习、成长过问多,辅导没有。
小学升学考试,肖伟的总分名列前茅。中考出现一点失误,上孝感高中差3分,他家不愿意掏3万元去那所学校,选择市一中,结果出人意料,高考顺利,总分过了华科录取分数线。
肖伟成绩好,高中阶段有一位小学同窗对他示爱,女孩子读的二本大学,结果大学毕业后成为了夫妻。
农民的儿子上了华科,在地方是头条新闻。这个孩子没有参加课外辅导班学习,没要父母陪伴读书。完全靠自己刻苦努力,才完成个人理想的。
寒门出俊才。我熟悉的肖伟同学,与我的儿子同岁,是一起的小学、初中同学。现在差异很大,我自感惭愧,是遗传基因,还是个人秉性存在差异,还是我与他的父亲教导方法有差异?
说起我的儿子,从小读书怕吃苦,懒惰习惯突出。初中成绩占中游,毕业那年听课不专心,完成作业靠抄袭。他逃学了,我安排他去学一门美容美发手艺,一年后他想读书,3年中专学习磨具设计,结果就业很艰苦,上夜班难熬,他去昆山富士康工作满两年,辞职不干了。干一行怨一行,结果一行也不中意。儿子读书不优秀,长大了常与我顶嘴,我只能自食其果。
一样的社会环境,成长结果不一样。是学校教育存在问题,还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是社会风气影响了孩子读书,还是我的家庭负担重影响了孩子学习?我始终思考不出一个合理的答案。我的儿子不够优秀,但儿子上面的两个姑娘优秀,通过读书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肖伟的成长告诉我,孩子的抚养依靠父母,成才依靠自己。我不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我不抱怨妻子对他时常溺爱。我的身边有个孩子陪伴,生活还是很有乐趣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父母花钱也没有用。
我从小喜爱读书,读书也没要父母督促、辅导,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优秀。我坚信:读书靠个人努力,不靠课外辅导。我的儿子不欣赏父亲的习惯,也许是当老师待遇低,让他从小不羡慕读书人,而羡慕出门挣大钱的人。我搞不清楚儿子的内心世界,但知道他会关心自己,懂得享乐。
肖伟离开家乡,在武汉工作,妻子辞去本地工作,随夫在光谷工作,他们拿房贷买了一套高价商品房。父母跟随他一起生活,给他带小孩,父母还要在小区打工挣钱。
肖伟与我的儿子是一起穿破裆裤长大的,由于他们读书存在差异,成年后境况大不相同。这是人与人的差别,我只有面对,不能责怪自己的孩子。
研究生毕业的肖伟,是国家人才。我的儿子中专毕业,称不上人才。妻子嘲笑我“亏你还是一个教师,把别人的孩子教成了大学生,怎么对自己的儿子不负责呢?”
儿子不如老子,与我有责任,我无法改变儿子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