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这养生,怎一个“补”字了得?
这是一个全民养生的时代,当各类养生节目、养生产品、养生观点纷至沓来时,您是否真的了解什么才是养生?
“养生就是大家一起喝绿豆汤、吃海参虫草、泡澡洗脚、吞个六味地黄丸?答案绝非如此!”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在“第三届岐黄论坛——中医养生康复论坛”上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养生主张:养生不在养,养生不在补,养生不在同。
养生不在养,而在知己、乐己
无论是中国古代还是西方医学,都曾有学者提出,人类寿命的上限应当在100-120岁。且不论这个数字是否准确,现实中人类的普遍寿命和这个数字的距离不可谓不大。“养生的目的之一就是延长生命,提升生命质量,但是养生的途径却并不重在一个'养’字。”王琦说。
《庄子·达生篇》说: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而鞭之。意思是,养生就像放羊一样,牧羊人会跟在羊群后面,哪只羊落后或偏离队伍,就鞭打它。养生亦如此,哪个环节做得不好,就纠正、弥补它。换句话说,养生要有针对性,针对不足有的放矢。
此外,王琦还强调“养身先养心”的观点。他说:“所谓'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长寿是一种积极追求生命的状态,有目标、心态积极向上的人,往往能够长寿。没有目标,心态消极的人,患病和自杀的机率则高得多。”是否有目标,决定人的心态,甚至生理。
王琦指出,养生绝不仅仅只是研究吃喝等某一方面,而是结合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去探究总结。无论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还是遗传、医疗都只是养生的一个方面。
养生不在补,而在平衡、畅通
把进补与养生划等号,可以说是现代人对养生最普遍的误区。中医认为,身体健康与否在于阴阳是否平衡。缺什么补什么是阴阳平衡的关键,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短板,一味进补,反而会破坏平衡,导致疾病发生。
除了平衡,王琦强调,正确的养生方式还应当包括“畅通”:气血通畅,胃肠通利。通畅有多重要?清代乾隆皇帝每天都要吃几粒大黄养生,不是为了让自己拉肚子,而是为了推陈出新,促进代谢。
演讲中,王琦将不久前刚刚仙逝的国医大师干祖望先生的养生八字决送给了在座听众:童心、猴行、龟欲、蚁食。如孩童般快乐无忧;如猴子般蹦跳运动;如乌龟般无欲无求;如蚂蚁般杂食少吃。
养生不在同,而在辨体、精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王琦指出,养生也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换言之,应当对各人的体质进行辨别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养生策略,即辨体养生。
从辨体角度出发,王琦介绍了经多年研究分析出的九种人体体质:除了一种平和性体质——平和质以外;其余八种均为偏颇性: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和特禀质。
不同体质对应不同特性,也应有不同的养生方法。王琦说,一拥而上那是跟风,不是养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状况,制定精确方案。
辨体养生与精确医学由个体化连接
中医养生看似传统、久远,但却有不少理念与如今前沿、尖端的医疗健康理念不谋而合。
早在2009年香山科学会议上,王琦就提出了“个体化医疗”概念,倡导基于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充分注重个体差异性,进行个体医疗设计,采取优化的、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措施,使之更有效、更安全,进而实现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化。这与今年年初被美国总统奥巴马炒得火热的“精准医学”概念有相通之处。
精准医学有其重大的医学、经济、社会意义,但王琦也指出,对于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来说,要想利用基因测序手段全面实现个体化养生还不太现实,九体养生或能解个体化养生之困。
“不仅只是应用于养生范畴,整个九体医学理念还能策应个体化健康评估管理,促使慢病防治关口前移,缓解即将全面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疾病防治压力。”王琦教授说,“未来,我们将通过传统和现代的理念方法的更多结合,拓展中医养生的服务空间和服务内容,让更多老百姓受益。”